点击上方“祁连盛丰农业”即可
一要合理选择钙肥品种
不同的钙肥具有不同的性质,棚室中土壤的pH值多为6.5~7.5,应施用碱性物质或中性肥料,如熟石灰、硝酸钙等,而少用酸性或生理酸性物质,石灰氮等肥料中含有钙养分,普通的磷肥如过磷酸钙、钙镁磷肥、重过磷酸钙也是重要的钙肥来源。骨粉、草木灰均含有一定量的钙,也是不可忽视的钙源,可根据情况选用。
推荐使用含钙的中微量营养元素水溶肥(含钙不少于g/L,含镁不少于20g/L,含锌不少于50g/L,含硼不少于3g/L),补钙的同时补充其他中微量元素,注意选用EC值(盐浓度)低的肥料,对作物更安全。
二施肥的时期
在蔬菜生长进入旺长期后,土壤钙营养才开始降低,同时叶片内的钙素开始减少,这时施用钙肥为最佳时期。因此,在生产上为防止蔬菜生长的前期缺钙,可采用基施。在连续多年种植的棚室中,一般亩施~公斤腐熟的有机肥,再加入过磷酸钙30~45公斤。
三施肥方法
对酸性较重的露地或棚室蔬菜,多采用重施基肥的方法,即每亩施草木灰公斤或熟石灰50公斤,可起到调节土壤酸碱度的作用。具体做法是将有机肥与熟石灰或草木灰撒匀,均匀地施于地表面,翻耕入地下。
对生长期中的蔬菜,特别是进入旺盛生长期后,可采用追肥的方法,补充钙营养,一般每亩用熟石灰40~60公斤,沙性土的石灰用量适当减少。不仅能补充钙质,而且有利于中和土壤酸性,提高pH值,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也可将80公斤熟石灰或50公斤草木灰,揭开膜的一端,开沟深10厘米,将肥料追施于沟底后浇水,将水下渗后覆土盖膜。或深耕并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方法,增强其保水保肥能力,保持土壤水分的相对稳定,减少钙的流失。也可结合防病喷药采用叶面追肥的方式补钙,追肥浓度一般以0.3%~0.5%为宜。一般可喷施0.1%~0.2%的硝酸钙或1%过磷酸钙,隔15天左右喷一次,连喷3~4次,效果较好。
根系不吸收,到底咋回事?
在保护地蔬菜栽培中,根系是主要的吸收器官,当吸收出现障碍的时候,地上部分会表现出较多的生长缓慢、失绿黄化、萎蔫等症状。而位于土壤中的根系,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吸收障碍,只不过目前菜农对根系吸收障碍的认识多集中于土传病害方面。
病虫伤根致吸收功能降低或消失
在土传病害中,一些有害真菌具有一定的主动侵染能力,而多数有害真菌则是通过伤口进行快速侵染。细菌则主要是通过伤口进行侵染。当有害菌侵染根系后,干扰或破坏细胞、组织及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使得细胞、组织变色、坏死,从而引发根系的吸收障碍。而根结线虫则具有主动侵染的能力,它能够刺破、进入根的表皮细胞,引发细胞变形,攫取营养物质,干扰根系正常的吸收和运输能力。
土传病害因深在土壤中,侵染前期不容易被发现,而地上表现症状以后多为发病中后期,因而防治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现在,无论是采取土壤处理还是药剂处理,亦或是使用有益菌来达到以菌抑菌,都能够很好地预防土传病害。预防效果的好坏多取决于预防技术是否合理,药剂、菌剂的使用是否正确等等。
肥、药使用不当导致吸收障碍
除土传病害以外,容易造成根系吸收障碍的另一大因素就是肥、药使用不当。肥料使用不当多表现在底施的有机肥和化肥当中,农药使用不当对根系造成的吸收障碍主要表现在穴施或沟施农药方面。在生产中,底施了未腐熟的有机肥,在蔬菜生长过程中随着有机肥的腐熟,会释放出较多的热量及矿质元素,造成根系周围局部温度过高或土壤溶液浓度过大。底施的化学肥料如果过量或集中,更会直接造成土壤容易浓度过高使得根细胞出现反渗透现象,根会逐步失水萎蔫、坏死,最终死亡。这就是常说的肥大烧根。
一方面是好的产品使用不当造成的吸收障碍,另一方面还存在使用劣质的肥料造成的吸收障碍,例如含氯、钠等肥料产品或重金属过量的肥料产品,这些对蔬菜生产的有害因素同样会造成根系吸收障碍。而在农药使用方面,一般来说,穴施或沟施的药剂造成根系吸收障碍的情况要多一些,是药三分毒,比如穴施的杀线虫剂,在抑制线虫的同时,如果使用量或使用距离出现失误,则会伤及根系。
土壤水气比例失调导致吸收障碍
在实际生产中,很多菜农多是通过观察地表的干湿程度或直接数天数来确定浇水时间,在浇水量上也有很多菜农摸索不出自己的经验来。例如在夏季高温季节,蒸发量很大,小水勤遛的方式虽然能够保持地表的土壤含水量,但是不足以补充土壤深层水分。在冬季低温季节,尤其是在连续阴天的情况下,多数菜农不会选择浇水,甚至在低温季节会达到30多天不浇水,那么受到土壤干旱的胁迫,根系的吸收能力将会降低。
与土壤缺水胁迫相反的是供水量过大,根系处于一种缺氧的环境当中,这会导致根系逐渐变色、坏死,导致新根难以发生,老根逐渐衰亡的情况,也就是沤根。在生产中,土壤水气比例失调导致吸收障碍的另一个因素是地膜的覆盖,即常说的地膜全棚贴地覆盖,阻挡了氧气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交换就会抑制根系的呼吸,进而影响根的吸收功能。
温度不适导致吸收障碍
热是土壤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也是保证根系良好生长的温床。蔬菜根系对土壤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一般土壤温度应保持在22-35℃,低于12℃或高于30℃时,根系便会出现发育迟缓甚至死亡的情况,那么在夏季高温季节,土壤温度很容易突破30℃,在冬季低温季节,在夜间或阴雨天气中,土壤温度达不到22℃左右,这都会导致根系出现吸收障碍。土壤温度除了对根系的影响较大,同时对于土壤中的微生物以及矿质元素的移动和吸收特性都会产生影响。
另外,浇水操作对土壤温度影响较大,若在近中午土壤温度高时浇水,就会产生较大的温差,从而出现常说的炸根情况。
绿色高效植保农业,长按识别图中古代白癜风偏方北京白癜风的权威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zlsd/9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