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科学公园获取更多有益的科学信息人体姿势平衡小测试
我们还是来个小测试:尽量标准地保持这个姿势,测试一下在睁眼和闭眼状态下,你分别可以维持多久?
根据笔者在有限人群的测试,多数人在睁眼状态下可以维持几十秒,很多可以超过1分钟;而闭眼时人们却只能维持几秒到十几秒时间。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人体姿势的维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视觉信息输入。睁眼与闭眼状态下维持时间差距越大,说明姿势维持对于视觉信息输入依赖程度越大。这与恐高症有什么关系呢?人体姿势稳定维持的视野依赖是恐高(症)发生的始动和主要因素——就是说,姿势维持越是依赖于视觉输入,你越有可能患上恐高症。
这首先需要从人体运动平衡系统说起。
人体平衡系统
人体运动首先需要良好的平衡系统保持姿势的平衡稳定状态,这个系统由一套复杂而精细的控制系统来调控,包括感觉输入,脑干、小脑和大脑皮层等中枢对输入信号的接收、整合,并向运动系统发出调控指令等过程。
姿势平衡、空间位置感觉和运动感觉输入是这个系统运行的基础,主要包括眼睛视觉、内耳前庭器官平衡感、肌肉关节本体感觉和皮肤感觉等四个来源:
一视觉信息输入系统
视觉可以给人提供最大量信息,大脑可以通过对视觉输入图像的静止还是运动的分析来感知到人体是处于运动还是静止状态。比如,你沿着一条街道前行,外周景物依次进入然后退出你的视野,大脑就可以分析出你是在前行。
二前庭输入系统
内耳前庭器官包括充满内淋巴液的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内感受器能够感受到重力(垂直方向)和直线方向运动;互相垂直排列的三个半规管内感受器则可以感知到头部旋转运动。这些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后由前庭神经传入大脑,感受到人体运动中人体位置和姿势的改变。
三肌肉和关节输入系统
肌肉和关节的本体感受器可以感知到位置和组织拉伸或压力信息。例如,我们闭上眼睛,也能知道身体各个部位的位置,我们经常玩的“指鼻子指眼”游戏就是这种感觉的体现。当身体失去平衡时,比如前倾时,下肢屈肌和躯干背部伸肌能感受到拉伸张力,相应关节则能感受到压力。其中脚踝和颈部关节肌肉的这些感受对于维持人体平衡最为重要。
四皮肤输入系统
皮肤感受器可以感知位置,而触觉感受器通过感知外界接触物的变化来告知大脑人体的运动信息,比如,身体不同部位皮肤感受空气阻力(即风向)或接触到外物表面感受到某些运动信息。
感觉系统不同感受器感知到的信息通过相应神经输入脑干、小脑、大脑,经过对这些信息的整合就能完整的感知到人体运动、平衡和空间位置定向。人体的运动尤其是突然加速的被动运动,实质上就是对人体原有平衡的破坏,身体失衡信息传入大脑,大脑需要向肌肉运动系统发出指令,做出相应肌肉的收缩舒张改变来达到一种新的平衡,来维持姿势和运动平衡。
不同个体各种感觉、整合和运动系统机能是不相同的。就信息输入系统而言,有的人更依赖于视觉信息,而有的人内耳前庭平衡系统功能更强大。
恐高反应(症)是如何发生的?
对于一些可以造成伤害和危险的对象产生恐惧,并带来焦虑情绪来强化这种恐惧,从而警示人们远离这些危险,是人进化而来的一种生存本能。
如果没有这种生存本能的保护,人就会身处危险尚不自知,那么危险和死亡必将如影随形。例如,日前媒体报道四川4岁男童看《西游记》后模仿孙悟空跳下6楼(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ysjk/11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