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已至,寒冷降临。低温除了使人感觉麻木,四肢僵硬之外,更会带来恼人的冻疮……
冻疮和冻伤是两回事
医学上所说的冻疮和冻伤并不是一回事。冰点(0℃)以下的低温对人体造成的才是冻伤,而0~10℃的低温对人体造成的则是非冻结性冷伤。冻疮就属于非冻结性冷伤。
气温骤变的换季时节是冻疮最爱的出击时间,潮湿的环境是它的帮凶。英国的气候让冻疮的发生率高达10%。中国南北方冻疮的发生率基本持平。冬春季时,虽然南方气温高于北方,但南方相对潮湿且缺乏室内供暖,故冻疮也很常见。
血液循环不好也导致是冻疮发生的另一重要因素。肢体末梢部位血液循环相对较差,故冻疮好发于肢体末梢部位以及头面部。另外,女性肢体末梢循环常较男性差,儿童末梢循环的调节能力较成人差,糖尿病、植物神经紊乱、营养不良,贫血等人群末梢循环较健康人群差,因此,这些群体更容易生冻疮。研究表明,冻疮患病与否与遗传也有关系。基因使得个体对寒冷和潮湿的反应存在差异,让某些人天生易感冻疮。同时,局部衣物过紧造成血液循环不畅的话,也会诱发冻疮。
温暖时反而更难受
冻疮虽是常见小病,但要赶走它却并不容易。冻疮有反复复发的恼人特性,往往连续几年都会在同一部位发作。更恼人的是,一旦进入温暖的环境,冻疮部位会变得红肿、刺痒,严重时还会疼痛、局部出现青紫团块甚至溃烂,此时很容易并发感染,久久不愈。
温暖之所以会让冻疮更折磨人,是因为低温使得皮肤小血管收缩,动脉血运不进营养与氧气,静脉血运不走代谢废物,导致细胞代谢障碍,而当进入温暖环境后,小动脉受热扩张,动脉血注入,但此时小静脉却没有相应响应,血液不能及时回流,导致局部循环产生淤血。淤血同时会伴血管通透性增加,就造成了皮肤组织发红水肿,而组织水肿又会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痒痛感。这就是为什么进入温暖环境后冻疮导致的痒痛才“发作”。反应较大的人在冻疮局部甚至会形成水泡、溃烂。
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
改善末梢血运是防治冻疮的重要环节。
当你进行长时间户外活动时,要特别注意手、脚、脸、耳部的保暖,防寒防水都要做到。可预防性涂抹凡士林等保护剂,千万不要以自己是否感觉到冷为依据。
穿衣宜宽松,不可过紧,避免末梢循环不良。
平日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耐寒能力。
小编有话说:还有一种寒冬时节容易复发的疾病——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常因受寒、冷风刺激等诱发。因此在寒冷天气下,一定要做好头面部保暖,出门穿戴足够的保护衣物、口罩、帽子等,避免冷空气刺激扳机点而诱发三叉神经痛!
医院,致力于三叉神经痛20余年,于国内首创并率先开展“机器人3D导航无痛介入技术”,治疗中可实现智能机器人规划治疗路径,预演治疗过程,并采取机器人全程精密操作,确保安全和疗效。治疗过程安全无痛,适合绝大部分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患者选择,疗效显著。
了解更多三叉神经痛,请点下方“阅读原文”,或拨打24小时服务--.
白癜风治疗有效的药物白癜风容易治疗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hlzs/6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