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丁香神经肌病时间”学术交流会昨日顺利闭幕,现将大家关心的病例讨论环节总结如下:
医院的鲁明教授给大家带来了一例主诉“进行性双下肢麻木1年”的病例,了解病史后,参会者就患者的诊断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其中赵重波教授和刘明生教授从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方面抽丝剥茧,分析了各自的观点。其后鲁明教授揭晓答案,借助基因检查、抗体检测等手段将诊断锁定在“抗NFIgG4阳性的CIDP”,并就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及辅助检查特点、治疗方法等内容做了详尽的介绍。
年度“神经肌病时间”病例讨论(1)
第二例病例由医院的罗苏姗医生提供。这是一例“进行性四肢无力伴疲劳感3年余”的患者,罗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肌肉活检病理特点等,初步考虑该患者为α-dystroglycanopathy,并通过基因检测确定为GMPPB基因突变,进一步通过细胞模型验证了突变致病性,得到最终诊断——“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T伴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最后罗医生与参会者就该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等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探讨。
年度“神经肌病时间”病例讨论(2)
医院神经内科的蒋海山医生提供,主诉“迅速进展性四肢无力数月”。蒋医生完善病史简介、查体:患者为34岁男性,主诉“四肢无力6月,加重伴吞咽困难2月”,患者无肌跳、晨轻暮重、感觉障碍等,查体阳性体征颅神经有舌肌纤颤,运动系统可见全身多处骨容量减少,肌无力以近端为主,反射双侧巴式征阳性等,家族史:母亲及哥哥肌无力且早逝等,之后蒋医生就定性、定位诊断等提出问题,拟诊FALS,鉴别诊断迅速进展性四肢无力、spinalmuscularatrophy(SMA)、kennedydisease(KD)等,并在继续完善神经超声、基因检查、肌肉活检等后诊断ALS,基因定位FUSP.RC,最后讨论基因筛查策略及临床表型对基因定位的提示意义等。病例汇报结束,赵玉英教授主持病例讨论,会上多名学者交流发言,其中刘明胜教授就肌电图报告做出提问和讲解,胡静教授认为辅助检查尤其是基因诊断的选择尤需慎重。
年度“神经肌病时间”病例讨论(3)
医院神经内科曹立教授代栾兴华医生为我们带来第四例病例----“X连锁远端性肌病和无精综合征”。曹立教授完善病史及查体后发现该家系中男性发病5人,其中4人均为远端肌无力伴肌萎缩且不育,完善全基因组测序后发现患者携带PLP2+CCDC22基因突变,两者与远端肌病表现关联较弱,最后就二者基因相关性及基因功能探索提问。病例汇报结束,吴士文教授主持讨论,吴士文教授首先指出全基因组测序覆盖度有限,最大约80%,该病致病基因可能在全基因组测序中遗漏;赵重波教授建议对累及多系统肌病需白癜风有治好的吗皮肤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hlzs/5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