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已知存在种蛇,但只有种对人类有毒。在所有毒蛇中,90%属于以下3类:海蛇科、眼镜蛇科(包括眼镜蛇、窄头眼镜蛇以及银环蛇)和蝰蛇科。
在美国,95%以上的毒蛇咬伤都是属于蝰蛇科的响尾蛇或颊窝毒蛇。颊窝毒蛇有三角形的头,椭圆形的眼睛,在眼睛和鼻子之间都有个陷窝。美国的颊窝毒蛇包括响尾蛇、南美有毒水蛇和一种北美毒蛇。
其他美国本土的毒蛇有银环蛇,主要见于得克萨斯州级东南部的州,它也属于眼镜蛇科,其特点是体积小,有个小的圆头,宽黑红圆带,中间由较窄的黄带分开。有个描述此种蛇毒性的顺口溜为:黄底红,能杀人;黑底红,毒不行,这是用来鉴别长相类似但毒性很大的银环蛇和无毒的猩红大皇蛇。
银环蛇
猩红大皇蛇
每年世界上有近例蛇咬伤,其中只有例是被毒蛇咬伤,由于儿童体积小,所以对毒蛇咬伤反应剧烈,一半以上的死亡病例是儿童。
致病机理
蛇毒是多肽、溶蛋白酶和毒素的复杂混合物,其构成大多具有种属特异性。眼睛蛇和海蛇所产生的毒液主要是神经毒性作用。主要通过在神经肌肉接头处阻碍神经元的传导作用。死于这类蛇咬伤中毒的人主要是呼吸抑制,这一点具有典型性。响尾蛇科产生的毒液主要具有溶组织作用,可引起细胞坏死,血管通透性增加,溶血和凝血病。死于颊窝毒蛇咬伤中毒的人主要死于出血、休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和肾衰。
蛇咬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儿童在被毒蛇咬伤之后的病理以及生理过程可以按照蛇毒的性质和种类以及其对患者机体的作用分为以下的3类:
第一种是神经毒,神经毒主要是以金环蛇、银环蛇以及海蛇等为代表的毒蛇被咬伤的所中的毒,这种毒素对于患者的中枢神
经和神经肌肉的节点都具有选择性的毒性作用;
第2种是血液毒。它是以破竹叶青蛇,五步蛇以及蝰蛇为代表的蛇咬中之后所中的毒.这种毒素可以对患者的血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以及相关的组织系统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作用,同时还可能引起出血、溶血以及休克甚至是心力衰竭等现象的发生和出现;
最后一种混合毒素是以眼镜蛇,蝮蛇还有眼镜王蛇等为代表的蛇所咬伤之后所中的毒,中毒之后兼有神经以及血液毒素等2方面的特点。
临床表现
颊窝毒蛇咬伤通常在肢体,几分钟内引起烧灼痛和咬伤部分的肿胀,毒性液体随着淋巴管进入机体深部,受累肢体发生进行性水肿和瘀斑并出现区域性淋巴结肿大。严重病例局部体征包括受累肢体大疱形成和组织坏死。全身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大汗;口周、头皮和指(趾)麻木或麻刺感,以及肌肉自发性收缩。最严重的病例可出院全身水肿,休克,心律失常乃至死亡。颊窝毒蛇咬伤中毒经常发生凝血异常,主要由毒液的种类特异性成分的不同所致。这些构成成分可能导致血小板凝集、凝血蛋白酶激活和/或纤溶蛋白激活。
眼镜蛇,包括银环蛇,咬伤引起疼痛很小,因为眼镜蛇毒没有细胞毒性。但是没有速发症状不能误认为没有毒。银环蛇毒液主要是神经毒性,症状可以在几个小时内进展,从嗜睡到脑神经瘫痪、无力直至呼吸衰竭死亡。
毒蛇的鉴别:
治疗:
首要任务是确认是否被毒蛇咬伤,以及是否在咬伤后已经中毒,如果毒蛇已经被杀死,需要把它一起带到急诊鉴定是何种类。
在美国,每年无毒的蛇咬伤占80%以上。一般这些蛇咬伤无明显的毒牙,亦不引起局部剧痛或肿胀,只需要局部伤口处理就可以了。
处理毒蛇咬伤时,一定要注意毒液主要是通过淋巴管进入循环的。急救措施应是立即阻止淋巴管回流。病人应置于静息位置,局部上端加压且要静置受累肢体。中毒部位上端的施压可以阻断淋巴回流。应在中毒部位近端置止血带并扎紧止血带,以阻止浅表静脉和淋巴回流。止血带的加压程度,以能在带下轻松插入一手指为宜,以保证动脉血畅通。若肢体动脉供血中断,会因缺血加重局部组织反应。直接用冰或传统的十字切口和口吸法吸毒,可能会造成更多组织损伤,所以应该避免。
被蝮蛇咬伤后毒液侵入机体,沿淋巴循环或血液循环扩散,造成肢体肿胀、渗出、缺血、疼痛等中毒反应,若不及时救治,可使骨骼肌溶解坏死,引起骨筋膜室综合征、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造成肢体残废甚至危及生命。
蝮蛇的毒液为血循毒和神经毒,毒液中的凝血酶、抗凝血酶、磷脂酶A2和蛋白水解酶等作用下,引起凝血和血栓形成,使
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组织缺血水肿和出血坏死。
有报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蝮蛇咬伤可引起患者肢体组织间隙增宽积液、肌肉增厚,坏死组织呈囊实混合性包块,内部血流稀少,血液在深静脉系统大量淤积凝结。蛇毒的酶类能破坏红细胞引起溶血,产生血红蛋白尿,加上蛇毒对肾脏的直接作用可导致患儿急性’肾衰竭。儿童蝮蛇咬伤后症状的轻重,与注入蛇毒量的多少、患儿体质量、年龄及体质有关。蝮蛇咬伤患者因救治不当而引发骨筋膜室综合征,以小儿多见,伤后及时使用硫酸镁湿敷,可替代局部切开排毒等有创操作,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解决后期皮肤难以愈合及住院时间长等问题。
儿童蝮蛇咬伤使用综合治疗时:
1.局部尽早用50%硫酸镁湿敷,可尽快消肿,软化皮下硬结,减轻因中毒后肢体肿胀引起组织缺血性损伤而可能导致肢体障碍。
2.进入急诊室应建立静脉通道,送检血样。最初的血液检查应该包括血型和交叉配血,因为病人如果发展到进行性凝血,这些检查将无法进行。其他检查包括全血和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和促凝血酶原激活倍数,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产物,以及血尿素氮、肌酐和肌酐磷酸激酶的水平,这些检查常需重复多次,其间隔需视中毒的严重程度和病人情况而定。需连续监视生命征,观察受伤肢体的周径、瘀斑及应该划出水肿的范围以观察进展情况。伤口应该清洗干净,如果有必要可以使用破伤风类毒素。
3.是否使用抗毒素应视症状的严重程度和迅速进展情况而定。通常响尾蛇咬伤需要使用抗毒素,而铜斑蛇咬伤则不需要,水蝮蛇咬伤则介于两者之间。毒蛇咬伤分4个等级(见表-1)。
大多数颊窝毒蛇咬伤在2小时内可以出现症状,平均在6个小时出现,如果症状没有出现,可以假设为0等级蛇咬伤。等级1的咬伤只出现局部水肿,除了止痛及仔细观察外无须另外处理。不幸的是,由于儿童体积小,比较容易出现严重的症状,所以,75%的儿童都是属于等级2或3,这两个等级就需要抗毒素治疗。
咬伤4小时以内抗毒素最有效;咬伤12小时以上抗毒素效果很不明显。前面说过尽管抗毒素剂量用量很小,但是非常容易出现急性过敏反应,马血清来源的抗毒素较羊血清的更容易出现过敏反应。多价抗毒素(响尾蛇类)通常分装在5个小瓶,根据中和循环系统中毒素的需要重复使用,判定的方法包括血液凝结参数、受累肢体肿胀是否停止等。儿童通常比同样被咬伤的成人需要更多的抗毒素,因为他们的体积/毒素比例小。目前刚被批准的绵羊血淸抗毒素相对原来的抗毒素有过敏反应发生率低、血淸病的发病率低的优点,但是它的半衰期短,所以可能需要反复使用。对于选择何种抗毒素、如何快速给予抗毒素以及抗毒素的用量等最好咨询毒理学家。
如果是被银环蛇咬柺的病人需要预防性使用3?5瓶的抗毒素。在被银环蛇咬伤后,患者可能在最初几个小时没有症状,然后慢慢出现瘫痪和呼吸衰竭。抗毒素只在症状出现前有效,一旦出现症状将无法逆转。
4.抗感染:如果合并有明显的化脓性渗出物,则给予抗生素治疗。
5.给予季德胜蛇药炖服之后进行外敷,同时还要将季德胜的药物碾戍粉未之后再调成糊状之后整个敷于患肢的肿胀处,另外还要将入血点裸露,以便于实现和用于排毒,渗液的处理,处理频次一般为1日3次,直至肿胀状况消退之后再停止使用。
预后
尽管毒蛇咬伤有严重的症状,并且有致死的可能,但是如果能够早期合理地应用抗毒素就可以把这些危害减少到最低水平。即使是肢体严重组织坏死的,在水肿消除后也能够功能完全恢复,只有极少数需要今后皮肤移植。
长按儿童白癜风怎样治疗治疗皮肤病医院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hlzs/2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