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6岁女童全身皮肤一摸就掉,仅因为她
炎炎夏日
每天出门都像烤猪肉一样!
“运动2分钟,出汗两小时”
怎一个热字了得呢
热的时候高温直逼30度
即便下雨
在屋里还是闷热难忍
这样的天气最好的解暑方式
当然就是去游泳啦!
而且正值暑期来临
玩水就成了孩子们的一大乐事
游泳似乎成了大多数人的消暑活动
可是有个女孩游完泳后
身上却一层层的掉皮.......
▽
在广西,一名6岁的女孩小雅和家人去小区里的游泳池游泳。但到第二天下午,小雅的妈妈用手摸了下她的嘴边,皮肤掉落一大片。
医生猜测是游泳池的水不干净诱发的,确诊为“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这是一种罕见的皮肤病,起病急,进展快,若不及时治疗易并发肺炎、肾炎、败血症等,婴幼儿病死率为3%-4%。
这种病由于不常见,很多家长误以为是“烫伤”,往往会被误诊而延误最佳治疗时间。
▼
游泳有风险,下水需谨慎!
谁会想到
这样随便一跳也能惹出一身病呢?
接触性皮炎
夏天游泳池里的水含氯等化学消毒成分,如果氯浓度过高,一些敏感皮肤人群就会出现皮肤瘙痒等不适症状。医生提醒游泳者,如果本身有皮肤病如足癣、皮疹、湿疹等,游泳会加重病情。
建议:如果游泳出来之后,洗澡只是冲了一下,并没有用洗护产品认真清洗,就可能会发现身上会痒,这跟消毒剂的残留有关系。
耳闷耳痛、中耳炎
平时在游泳,洗澡时前清理耳屎, 耳屎多,遇到水就会被泡起来,这样就会引起耳道的肿胀。耳屎一膨胀没有地方去了,就把外耳道堵满了,外耳道皮肤很薄,脏东西往外挤又很硬,水泡的皮肤很薄,破了后就容易继发感染。
建议:如果耳朵进水,想将水排出,可以使用细棉签轻轻探入外耳道把水吸出,另外还可以选择“单足跳跃法”将水控出。
急性结膜炎
没有及时清洁的水池内,细菌或病毒感染会造成急性传染病。比如眼部“急性结膜炎”,这类眼病发病急、传染性强、传播快。所以在游泳过程中,也一定要做好防护。
建议:大家在游泳时记得佩戴游泳眼镜,另外,在游泳之后,一旦发现眼部有任何的不适感,可用消炎眼水或者0.25%氯霉素眼液进行预防。
鼻窦炎
很多人喜欢从跳台上往水里蹦,入水一时爽,可是很容易呛水。如果呛入鼻窦的水质很差,容易引起急性鼻窦炎。呛水入鼻内,可能出现鼻塞、鼻痛、鼻流粘涕或头疼等现象。
建议:为避免呛水入鼻,小朋友最好不要玩跳水。池水呛入鼻后,不可用手捏紧两鼻孔使劲擤,而应指压单侧鼻孔逐一轻轻擤,或内吸后自口中吐出。
那游泳池究竟有多脏?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每逢游泳的旺季
人多的泳池水=水+消毒粉+口水+尿液+
眼屎耳屎+鼻涕+头发+头屑+小虫子
这是近来游泳圈中流传的一句感慨
▽
据中国青年报去年7月的一份报道,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益派咨询,对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入池前不冲淋(59.3%)、在泳池小解(57.1%)、游泳不戴泳帽(55.6%)、入池前不浸脚(55.4%)是受访者最常遇到的4种不文明行为。
除此之外,受访者在泳池游泳时遇到过的其他不文明行为还包括:向泳池吐痰(46.9%)、在泳池里搓澡(39.9%)、携带易传染的疾病入池(27.8%)。
▼
选择游泳池的小窍门!
那如何辨别水质?
“望闻问切”四招教你辨别水质
一望:
进入泳池前首先要看水的颜色和透明度,在水质较好的游泳池中,如果铺有白色瓷砖,会呈现出明亮的淡蓝色;如果铺有浅蓝瓷砖,则是深蓝色的效果;而池水一定要满足清澈见底的条件,要看水面有无颗粒漂浮,池底有无沉淀,池水的泡沫能否在15秒内消散。
二闻:贴近水面时可以闻到淡淡的氯气味道,说明余氯的含量基本合格。如感觉到味道刺鼻,难以适应,则说明余氯的含量已经超标,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三问:询问工作人员该游泳池池水的更换时间频率及检测结果,以及日常维护措施。
四切:用手感觉池水是否有皮肤不适感,经常游泳的人都能感受到水的“软”和“硬”,感觉“软”表明水质优良,感觉“硬”、涩,甚至有瘙痒、疼痛的感觉,水质可能较差。
“炎炎夏日,只有游泳才能感到清凉”
但是安全、健康问题同样不能忽视哦~
北京治疗白癜风价格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hlzs/1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