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1日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携手防艾,重在预防”,艾滋病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并且引起社会的极大重视。从年艾滋病传入我国,截止到年10月底,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例,其中艾滋病病人例,报告死亡例。为了提高同学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增强防范意识,唤起同学们对艾滋病患者同情和理解,特举办“关爱生命,向零艾滋迈进”的主题宣传活动。
本次宣传活动由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团委,医学院红十字会联合淮南市疾控中心主办,于12月1日上午在仁苑2号前设点宣传,通过发放宣传单,条幅签字,填写调查问卷,发放礼品的形式来进行宣传,老师,同学,保安大叔,宿管阿姨等也会成为防艾志愿者,持手卡全面宣传艾滋病知识,消除艾滋病发病的可能性。同学们可以用便利贴写上自己对于“携手防艾,重在预防”的看法,为防治艾滋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HIV偶尔也存在于其他体液中,如眼泪、唾液和汗液中,但是一般情况下存在的数量很少,不足以导致HIV的传播。所以,在社交场合偶尔接触,诸如握手、公用设备或卫生间、一起进餐、打喷嚏、拥抱和礼节性接吻,一般不会传染HIV.
蚊子会传播艾滋病吗?
据研究表明,艾滋病病毒在蚊子体内既不发育也不繁殖,所以不可能通过生物性的方式进行传播。而机械的传播方式,在蚊子身上也不可行。这是因为,蚊子在吸血前,先由唾液管吐出唾液(作为其润滑剂以便吸血),然后由食管吸入血液,而血液的吸入是单向的,吸入后不会再吐出。另外,蚊子嘴上残留的血液因其仅有0.毫升,要反复叮咬次后,才能引起HIV感染。而且,即使蚊子吸入了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艾滋病病毒在2~3天内即可被蚊子消化、破坏而完全消失。根据蚊子的生理特点,蚊子一旦吸饱血后,要待完全消化后才会再叮人吸血。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未发现蚊子或是昆虫叮咬而感染艾滋病的报道。因此可不必担心蚊子传播乙型肝炎和艾滋病。
唾液能否传播艾滋病?
唾液中的确可查到艾滋病病毒,但其中的病毒量是很少的。艾滋病病毒要达到一定量才能引起传播。有人推算过,如果要使唾液中的病毒达到致感染量,恐怕要一次吞下20毫升以上感染者的唾液。另外美国科学家发现,人的唾液中有一种“分泌性白细胞抑制蛋白酶”的蛋白质,这种蛋白在试管中可以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免疫细胞,所以一般性接吻、共同进餐、咳嗽或打喷嚏都不可能感染艾滋病的。目前的报道中也无经唾液感染的病例报告。但是热烈地深吻并伴有感染者口腔牙龈出血或发生溃疡;此外在一些性行为过程中,就有可能发生艾滋病毒通过口腔粘膜而进入血液的传播。
预防艾滋病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在现阶段,最现实、最有效的办法是针对其传播途径,通过健康教育和咨询来规范和改变人们的行为。通过规范行为,来阻断HIV经血、经性和母婴传播渠道。同时,在医疗卫生保健机构规范各项有关操作,防止医源性传播并做好自身保护。
怎样做好艾滋病的“自我防护”?
①了解艾滋病的由来和危害,熟悉它的传染方式和预防措施;
②严禁性乱;
③防止与他人共用可能被血液污染的用具,如牙刷、剃刀、注射针头等;
④注意性卫生和性安全;
⑤当配偶一方血清抗体阳性时,双方都要定期做有关检查,实行医疗监督,采取性安全的预防措施,应坚持使用避孕套;
⑥自己一旦感染上艾滋病时,要勇于与疾病作斗争,遵守有关预防艾滋病的规定,严防把病毒传染给他人;
⑦当别人患艾滋病时,不歧视,不排斥,尽量给予温暖,但交往中要注意自我防护。
#携手防艾,重在预防#艾滋病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它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有我们每个人都保护好自己,才能真正做到向零艾滋迈进!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安理天使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zzbx/11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