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丙酮尿症合并肾病综合征治验


自我检查病情情况 http://www.bdfyy999.com/bdf/yufangbaojian/ziwozhenduan/m/7179.html
苯丙酮尿症合并肾病综合征治验

苏某某,男,17岁,兰州市城关区盐场堡人,门诊号:。

初诊(年8月23日):家属代诉:患者有“苯丙酮尿症”病史。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浮肿,在兰大二院查尿常规示:PRO3+,BLD+-,镜检白细胞1~2/HP,镜检粘液丝(1+);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2.2*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0.88%,淋巴细胞比率0.12%,红细胞计数5.60*10^12/L,血红蛋白g/L,平均血红蛋白量32.1pg,血小板*10^9/L,血小板压积0.32;生化示:ALTU/L,ASTU/L,尿酸12.11mmol/L,总胆固醇5.58mmol/L,高密度脂蛋白8.21mmol/L,低密度脂蛋白6.62mmol/L。诊为“肾病综合征”,予以“激素”及输液治疗,因烦躁不能配合,未果。遂来请中医诊治。时见双下肢浮肿,烦躁,不时击打自己,有时大喊大叫,纳差,小便量少,大便正常,观其舌质淡,苔薄白腻,脉沉缓。此乃土虚木旺,不能制水,法当扶土抑木,理中汤合来复汤、苓桂术甘汤加减。

泽泻24g白术24g龙骨24g(先煎)

炙甘草12g党参15g茯苓24g

牡蛎24g(先煎)乌梅12g干姜24g

肉桂3g山萸肉24g

3付,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二诊(年8月26日):述双下肢浮肿明显减轻,纳食较前增加,小便量增多,大便如常,烦躁依然,舌质淡,苔薄白腻,脉沉缓。效不更方,仍以前方继服六剂。

三诊(年9月3日):双下肢浮肿消失,纳食正常,烦躁较前减轻,在家属安慰下能配合诊疗,疲乏,舌脉同前。尿常规示:蛋白质(+-)微白蛋白mg/L。前方加党参至24g继服六剂。

四诊(年9月24日):述无特殊不适,饮食及二便均正常,偶烦躁打骂,舌脉同前。尿检正常。前方山萸肉加至60g继服。

五诊(年10月8日):患者较前安静许多,仍疲乏喜坐,纳食及二便如常,舌脉同前。尿常规:正常。调方如下以巩固疗效。

泽泻24g白术24g龙骨24g(先煎)

炙甘草12g党参24g茯苓24g

牡蛎24g(先煎)乌梅15g干姜12g

肉桂3g(后下)山萸肉45g仙鹤草30g

7付,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上方服至11月停药,随访至年3月无异常,临床痊愈。

按: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简称PKU)是先天代谢性疾病的一种,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肝脏中苯丙氨酸羟化酶(PAH)缺陷从而引起苯丙氨酸(Phe)代谢障碍所致,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患者肝脏中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使得食物中的苯丙氨酸无法转化为酪氨酸,结果导致大脑内苯丙氨酸聚集,经转氨酶的作用转化为苯丙酮酸,从而影响患者的大脑发育,引起智力障碍和癫痫,并使患者出现皮肤白化、头发变黄、尿液有鼠臭味等症状。其发病率随地区和种族而异,美国约为1/,日本1/,中国1/。

本病临床无法治愈,本例患者又合并肾病综合征,给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笔者接诊时也无把握,但通过四诊分析,辨证为土虚木旺,不能制水。土虚不能制水,泛溢肌肤,流淫四肢,则见小便量少,双下肢浮肿;土虚则木旺,厥阴风木升发太过则烦躁;肝在志为怒,肝旺疏泄不能,肝在声为呼,故见不时击打自己,有时大喊大叫;脾虚不能运化则纳差;舌质淡,苔薄白腻,脉沉缓乃脾虚水湿内停之象。故治当扶土抑木,以理中汤合来复汤、苓桂术甘汤加减取效。本病效果之佳,出乎意料,在多数人眼里似乎不可能,但实际情况确实如此,细思之,惟归功于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之科学。

名家风采

马鸿斌主任医师。甘肃省名中医,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著名中医专家李可教授弟子,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现任甘医院肾内科主任,从事肾病专业近二十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糖尿病肾病、紫癜性肾炎、痛风性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并对男科病、风湿、重症肌无力、鼻炎、胃痛、顽固性咳嗽、顽固性口腔溃疡等各种疑难杂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图片均来自网络

本文处方仅供参考,非专业人士指导不能服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zzbx/1095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