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农药市场信息
吡唑醚菌酯为是新一代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新型杀菌剂,具有更宽的杀菌谱和更高的杀菌活性。同时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对瓜果霜霉病、香蕉黑星病、叶斑病等病害具有较强的防治效果。
熔点:63.7~65.2℃
作用机理: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在细胞色素合成中阻止电子转移,从而使能量合成反应中断,细胞饥饿而死。
吡唑醚菌酯原药和25%乳油均属中等毒。毒性均略高于国内合成制剂38%恶霜嘧铜菌酯。该制剂对鱼剧毒,在产品标签上注明药械不得在池塘等水源和水体中洗涤,施药残液不得倒入水源和水体中。
1.快速、持久
吡唑在施药仅几分钟后即可穿透到叶片中去。有效成分在叶片组织内扩散,并且在上表皮蜡质层形成沉降药膜,预防作用非常好。在叶片上形成的沉降药膜与蜡质层粘连紧密,这确保了由于蒸发和雨水冲刷所造成的有效成分流失最少。而且,在施药几个星期后仍然持续有效。
2.强效、可靠
吡唑直接破坏线粒体呼吸链,起效迅速,作用强。和其他甲氧基丙烯酸酯杀菌剂相比,活性更高。即使作物受到真菌感染后,仍能控制病原菌。例如,它能阻止叶斑病原菌的发展以及作物受到感染而导致的组织坏死。兼具预防作用的,给作物提供了空前程度的可靠保护。
3.杀菌谱广、适用作物广泛
国外使用经验表明,吡唑在60多种作物上体现出广谱特性,能非常有效地控制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纲病原物引起的大多数植物病害。除之外,吡唑能改善作物生理机能,帮助增强作物的抗逆性,从而会在产量和品质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例如在干旱条件下,可以抑制乙烯的产生,防止谷物早熟,确保最佳的成熟度。还可以通过改善氮的利用增加产量。在受到病毒袭击时,持续加速抗逆蛋白的形成,制止感染。因此,吡唑是实现作物稳产、高产、优质的理想杀菌剂。
吡唑除了具有优异杀菌活性外、还能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帮助农户增产增收。表现出良好的植物健康作用,具体表现在:
1.刺激叶绿素的合成,使得作物叶片更绿、更厚实,提高光合效率;
2.调解激素平衡,促进花芽分化,改善作物生长季节,弱化不利的气候条件影响;
3.作物根系更发达,生长更有活力;
4.提高作物养分的吸收,增加座果率和果实大小;
5.使得农产品产量更高、品质更好。
注意事项:
1.梨树上使用时,从开花始期到落花后20天左右的时间为防止药害尽量避免施用。
2.在作物幼苗三叶以下,要注意使用浓度。
3.本剂对蚕有影响,对附近有桑原地区使用时应严防飘移。
1.吡唑悬浮剂的化学稳定性对PH值有一定要求,尤其是在水基悬浮剂环境中,很容易分解。
2.吡国产原药本身熔点比较低,而悬浮剂的砂磨容易产生高温,原药溶解,无法砂磨,且热储时容易膏化。
3.吡唑醚菌酯的水中化学稳定性不是很好,容易光解。
4.防腐剂也是成为制剂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是杀菌剂,但是它对水中细菌含量很敏感。
5.原药晶型越高,越稳定,反之不稳定,助剂选择困难。
盖百霖副作用白癜风有好的治疗方法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zlsd/9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