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身先养生治病于未病
国医大师倾力助阵权威科学的养生平台!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联合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浙江新闻频道共同推出
《养生大国医》,双平台多频次播出。大师级阵容强势亮相,为您“把脉”!
《养生大国医》每周一到五常规,周六精编版。
新闻频道首播:晚17:30-18:00
教育科技首播:当晚10:30-11:00
周六精编版:17:30-18:00.
本期嘉宾
专家:陈钦主任医师,医院肾病科
陈钦主任中医师,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肾脏风湿病临床研究工作20余年,目前是医院肾病风湿免疫科副主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乔治研究所访问学者,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肾病分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理事,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浙江省风湿病分会委员。对血尿、蛋白尿、肾病综合征、痛风性肾病、高血压性肾病及糖尿病性肾病、急性肾损伤等各类肾脏疾病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风湿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中西医循证医学研究,已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二十余篇;主持及参与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卫计委等各类科研项目多项,获浙江省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今天介绍的这个病在西方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帝王将相均患有,所以这个病又称为“帝王病”。其实这个帝王病大家都不陌生,叫“痛风”,但实际上与“风”并没有关系,倒是与吃有关系。
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它是由于单钠尿酸盐结晶(MSU)或尿酸在细胞外液形成超饱和状态,使其晶体在组织中沉积而造成的一组异源性疾病。本病以关节液和痛风石中可找到有双折光性的单水尿酸钠结晶为其特点。其临床特征为: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严重者见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常伴尿酸性尿路结石。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痛风的症状体征
关节疼痛急性发作是急性痛风的典型症状。疾病发作多在轻微损伤、饮食过量或相关疾病以后,特别好发于肢体远端关节,典型的症状发于足趾(足痛风),也可因尿酸盐结石引起肾绞痛。慢性痛风以破坏性关节变化为特征。
皮肤症状:约1/2的病例,有尿酸盐沉积于皮下,这些结节被称为痛风结节或痛风石。痛风石常呈白色或珍珠色结节(痛风珍珠),发生于游离弧形的皮肤边缘(如耳廓)。痛风石另外的特征性症状是指(趾)关节白色或黄色的结节。皮肤尿酸盐沉积。圆形结石可通过变薄的皮肤看到,它们可能破溃。关节附近的痛风结节有成群发生或融合的趋势。痛风石在急性发作后产生,无痛。如果皮肤破溃,可释放出白色石灰样物质,镜检示束状针样物质的致癌混合物,鉴定为尿酸钠。
痛风的病因是高尿酸血症,尿酸80%是由肾脏排出的,尿酸及其盐类沉积于肾脏则发生尿酸性肾病(或称痛风性肾病),可导致肾功能衰竭,而肾功能衰竭反过来又可引起血尿酸升高,形成恶性循环。减少外源性尿酸的形成和促进体内尿酸排出是防治痛风关键。因此痛风病的营养饮食总原则是采用低热量、低嘌呤饮食,多饮水。最主要的是低嘌呤饮食,即不用或禁用含嘌呤的食物。现将含嘌呤高、中等和很少的食物分为三类列于下表。
过去主张采用无嘌呤或严格限制嘌呤的食物,但这样同时也限制了蛋白质的摄取,长期食用会对痛风病人的营养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目前主张仅禁用含嘌呤高的食物,并根据不同的病情的程度和性质,决定膳食中的嘌呤的含量。
痛风的治疗原则
给予平衡膳食,适当放宽嘌呤摄入的限制,但仍建议每周两天,可以不连续,完全选用嘌呤含量很少或不含嘌呤的食物;其余五天食用低嘌呤膳食,每日膳食中嘌呤含量应限制~mg。坚持减肥,瘦肉煮沸去汤后与鸡蛋和牛奶交换使用;蛋白质的摄入不宜超过80g/d;限制脂肪摄入,防止过度饥饿;多用绿色蔬菜和黄色蔬菜,以提供充足的维生素及铁质。平时养成多饮水的习惯,少用食盐和酱油。建议每天洗热水浴,以促进尿酸排泄,减轻疼痛。
1.选择低嘌呤饮食:禁食含嘌呤较高的食物,即第一类和第二类食物;限量选用含嘌呤在75mg%以内的食物,即第三类食物;自由选用含嘌呤少的食物,即第四类食物。
2、限制热能:痛风病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等关系密切。故应降低体重、限制热能,体重最好能低于理想体重的10~15%;热能根据病情而定,一般每天给予6.28~7.53kJ(0~kcal),使体重维持在标准体重以下,切忌减重过快,应循序渐进;减重过快促进脂肪分解,易诱发痛风病的急性发作。
3、适量蛋白质和脂肪:标准体重时蛋白质可按0.8~1.0g供给,全天给予40~70g,以植物蛋白为主。动物蛋白可选用牛奶和鸡蛋,因牛奶和鸡蛋无细胞结构,不含核蛋白,可在蛋白质供给量允许范围内选用。尽量不用肉类、禽类和鱼类等,如一定要用,可将肉类,经煮沸弃汤后食用,但量要少;脂肪可减少尿酸正常排泄,应适当限制,要求控制在50g/d左右。
4、供给充足维生素,尤其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多供给蔬菜和水果等成碱性食物,因机体在碱性时能提高尿酸盐溶解度,有利于尿酸排出。再则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C,能促进组织内尿酸盐溶解。一般要求每天供给蔬菜、水果0g,水果4~5次。建议采用周期性生食植物饮食,如“黄瓜日”、“苹果日”、“西瓜日”、“生菜日”等。
5、矿物质:因痛风病病人易患高血压和高血脂症等,故应限制钠盐摄入,一般每天2~5g。
6、大量饮水:养成多喝水的习惯,或食用含水分多的水果和食品,液体量维持在ml/d以上,最好能达到ml/d,以保证尿酸的排出。肾功能不全时,应适当限制饮水。
7、禁用刺激性食品,不饮或少饮酒:禁用强烈香料及调味品,如酒和辛辣调味品。过去曾禁用咖啡、茶叶和可可,因它们分别含有咖啡碱、茶碱和可可碱等甲基嘌呤,但现在认为它们在体内代谢后并不产生尿酸盐,也不在痛风石里沉积,故可适量选用。
8、可用食物:鸡蛋、牛奶、去除含氮浸出物的瘦肉和禽肉、蔬菜、水果、谷类、植物油。
9、禁用食物:动物内赃、沙丁鱼、凤尾鱼、鲭鱼、小虾、扁豆、黄豆、肉汤及菌藻类等。
10、与饮食相辅相成的另一预防痛风的关键是适量运动。控制好饮食的同时切忌不要忘记这点。
痛风的饮食偏方
痛风自然食品:芦荟花宝A、地龙艾香、菌宝
芦荟花宝A,含芦荟、车前子、土茯苓、葎草等,性偏凉,有清利湿热、化痰祛瘀、增强肝肾排毒功能,适合痛风各阶段服用。地龙艾香,含地龙、丹参、艾草、杜仲等,性偏温,有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温肾补气,化血栓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适合间歇期及绵绵持续期服用。菌宝,含猴头菇、茯苓等主要成分,性偏温,有健脾化湿、增强消化系统消化分解代谢功能,增加免疫力。适合绵绵持续期及间歇期服用。
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药方?食字》中将“食疗”专立一科,提出“食”为健康之本,并主张“食疗”为治病之首选。因为药物虽能治病,但长期大量服用药物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更加令人担忧。痛风本为饮食不当所致之疾,当能用食疗之法医好。
萝卜对痛风患者的益处
萝卜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又名莱菔,其种子、鲜根、叶均可入药。萝卜味甘,白萝卜性平、青萝卜性微寒、红萝卜性微温,入肺、胃二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散瘀、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顺气、利便、生津止渴、补中、安五脏等功能。萝卜种类繁多,生吃以辣味少者为好。
萝卜属碱性食品,含有多量的水分和维生素,是一种基本上不含嘌呤的蔬菜。唐?孟诜说:萝卜“甚利关节”;《食性本草》认为萝卜能“行风气,去邪热,利大小便”;《随息居饮食谱》也说它能“御风寒”。萝卜生食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丰富的钾盐,这样就可起到碱化血液并有利尿作用。痛风一症,仍属于中医的“痹证”范畴,由此可见,萝卜适宜痛风患者食用。所以,痛风病人多吃萝卜有利康复。
樱桃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色素及维生素E等,均是很有效的抗氧化剂,它们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尿酸的排泄,能缓解因痛风、关节炎所引起的不适。特别是樱桃中的花青素,对消除肌肉酸痛和发炎十分有效。美国密西根大学研究发现,樱桃中的花青素,能降低发炎的几率,吃20粒樱桃比吃阿司斯匹林更有效。一般痛风或关节炎病人,食用樱桃几天之内能起到消肿、减轻疼痛的作用。长期面对电脑工作的人常常会有头痛、肌肉酸痛等毛病,多吃些樱桃也可以缓解或消除这些症状。
新鲜樱桃上市时间短,无法常食鲜果。不过,患者选择用樱桃泡酒服用,仍能起到活血止痛的效果。樱桃泡酒,宜选择低度的粮食发酵酒,像米酒、黄酒、高粱酒(40度左右)等。樱桃酒放在避光、阴凉地方贮存,一般可存放8个月至1年不会变质。每年出产樱桃时,患者可适量选择樱桃泡酒。
方法:樱桃与酒的比例一般为1∶10,即克樱桃用0毫升酒。樱桃入酒中泡1周即可饮用,可以早晚各饮20毫升;疼痛不太剧烈时,可以只在晚间饮25毫升。酒将饮完时,可适量添加酒再泡。
注意:樱桃酒虽对缓解关节痛有良效,但决不能代替必要的药物治疗。高血压者应慎用。
号外号外
小伙伴们期盼已久的
《养生大国医》北京什么白癜风医院好白癜风治得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zlsd/6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