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术后早期活动
(1)术后6小时后多翻身、活动四肢
妈妈们在术后容易出现腹胀,其出现腹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
①术前不当饮食:术前孕妇增加高蛋白高热量食物的进量,如糖、鸡蛋、牛奶等造成了胃容量的增加;
②气体吞咽:术后6小时内因按压子宫或伤口疼痛呻吟、叫喊,吸进大量空气,造成胃内积气;
③麻醉、手术创伤:由于麻醉、手术创伤使术中肠管受到激惹,肠蠕动减少;麻醉后肠管暂时性麻痹,使过多气体积聚于肠腔不能从肛门排出;
④腹肌力量减弱:术后产妇因为创口疼痛造成腹肌力量减弱;
⑤长期卧床:产妇由于害怕疼痛不愿早期床上活动,使肠蠕动恢复减慢,肛门排气时间延长;
⑥胃肠道准备不充分:急诊剖宫产产妇术前未禁食或禁食时间短,术后肠蠕动减弱,肠腔内积聚食物产气不能排出导致腹胀。
因此,妈妈们在术后18~24小时会有不同程度的肠胀气,会感到腹胀。术后6小时产妇应在床上多做翻身活动,多进行肢体活动,术后早期活动不仅利于恶露的排出,促进胃肠蠕动,提早肛门排气,并促进产妇体力的恢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
(2)术后6小时后宜取半卧位
①妈妈们剖宫产后身体恢复较慢,不能像自然分娩的妈妈一样,在产后24小时就可起床活动。因此,恶露相对不易排出,采取半卧位(即适当将床头抬高),配合多翻身,则利于恶露的排出,避免恶露淤积在子宫腔内,促进子宫的复旧。
②采取半坐卧可松弛腹肌,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缓解疼痛,促进舒适,有利于子宫切口的愈合。
2.术后饮食护理
术后6小时后妈妈们可进食自己喜好的流质,如鱼汤、鸡汤,蛋汤、米汤,肛门排气后进食半流食物,如粥、汤面、混沌等,宜富有营养且容易消化,然后过渡为普食,多摄取鱼、鸡、肉类高蛋白质食物,并多食用含铁质食物,可以补血和促进组织修复。
肛门未排气前,均不食用肠道易产气的食物,如牛奶、豆浆、糖水;忌油腻、生冷、辛辣刺激等食物,不食用发酵食物以免肠胀气;多进食通乳食物,如鲫鱼汤、木瓜排骨汤、猪脚花生汤、鸡汤。此外,妈妈们饮食以荤素搭配,可进含高纤维蔬菜水果等,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3.及时排尿,防尿路感染
为了手术方便,通常在剖腹产术前要放置导尿管。术后24~48小时(一般在剖腹产后第二天下午),麻醉药物的影响消失,膀胱肌肉才恢复排尿功能,这时可拔掉导尿管,拔除尿管后妈妈们应多喝水,2小时内应尽快自行解小便,达到自然冲洗尿路的目的,降低导尿管保留时间过长而引起尿道细菌感染的危险性。
然而,因为害怕触动腹部伤口而导致疼痛或者伤口开裂,很多妈妈都不愿意下床大小便宁愿躺在床上不吃不喝,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剖腹产后,由于伤口疼痛使腹部不敢用力,大小便不能顺利排泄,易造成尿潴留和便秘,如果有痔疮,情况将会变得更加严重,所以剖腹产后,妈妈们应按平时习惯及时大小便。注意的是,由于妈妈们卧床时间较长,可能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迅速起身容易引起头晕。所以,妈妈们第一次下床时动作一定要缓慢,可以先坐起来,然后再慢慢下床,以防晕倒。
4.注意产褥期个人卫生
(1)正常恶露一般持续时间为4~6周,有血腥味,但无臭味,总量可达~毫升。若子宫复旧不全、胎盘或胎膜残留或感染,可使恶露时间延长,并有臭味,提示有宫腔感染的可能。
因此,产妇应注意观察恶露的颜色、气味和量,同时应注意保持外阴的清洁,勤换卫生垫,每天清洗会阴,防止逆行感染。
血性恶露
浆液性恶露
白色恶露
持续时间
产后最初3天
产后4~14天
产后14天以后
颜色
红色
淡红色
白色
内容物
大量血液、少量胎膜、坏死蜕膜组织
少量血液、坏死蜕膜、宫颈黏液、细菌
坏死退化蜕膜、表皮细胞、大量白细胞和细菌
(2)产后褥汗:产后1周内,产妇在孕期潴留的水分主要通过皮肤排泄,在夜间睡眠和初醒时尤为明显,产妇醒来满头大汗,习称“褥汗”。产后褥汗是一种生理现象,一般不予处理。产妇应改变传统习俗观念,过分“捂”的不良习俗是不科学的,使汗液不能蒸发,影响体内散热。
因此,妈妈们衣物厚薄应合适,房间每日应合理通风,避免褥汗过多;夜间如有热醒汗湿,应及时更换衣物,避免着凉感冒。
5.产后性生活指导
(1)产褥期内,绝对禁止房事。因为坐月子是妈妈身体恢复到妊娠以前状态的重要时期。子宫一般到产后6周才恢复到接近妊娠以前的大小,而子宫腔内胎盘附着部位的子宫内膜,在正常情况下需要6-8周才能完全恢复。
(2)若是恶露尚未干净时性交,就会把男性生殖器和妈妈们会阴部的细菌带入阴道,引起子宫或子宫附近组织的炎症,有时还可能引起腹膜炎或败血症,严重地影响妈妈们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3)一般在手术2个月后,妈妈们恶露已经干净,可以逐渐恢复性生活,但要采取适当的避孕措施,防止再次怀孕做人流术,对妈妈们身体造成危害。常用的避孕方法可以是工具避孕。对于药物避孕,如果妈妈们尚在哺乳,要慎用,以免影响宝宝,最好请教专业医生后再使用。
北京白癜风手术需要多少钱北京治疗白癜风最佳药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zlsd/5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