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突然发烧?发烧会不会烧坏脑子?为什么吃了退烧药还会再发烧?有没有办法不再持续发烧……
虽说,孩子发烧是再常见不过的症状。但是,孩子发烧时,即使很理智的父母,也会不知所措。窝窝现在2岁9个月了,经历了幼儿急疹病毒感染、呼吸道细菌感染高烧低烧数次,当中的焦虑担忧,窝妈也是心有体会,下面是窝妈对发烧护理的整理笔记,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发烧本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是人体在调动免疫系统来对抗感染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发烧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是人体在调动免疫系统来对抗感染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体温的高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成正比,个人的体质不同,体温调节的敏感度也会不同。有的人轻微感冒就能烧很高,有的人即使严重感染了也不见得有很高的体温。窝妈逛论坛的时候发现很多妈妈在孩子38度就开始不淡定,但是窝窝就是那种体温调节敏感度极高的,所以39度,甚至40度也试过。
什么引起发烧?原因是:
绝大多数情况下,发烧是由于感冒、耳朵感染或者支气管感染等引起的。这里说的“感染”可能是病毒感染,也可能是细菌等其它病原体感染。人体为了抵抗并杀灭它们,便采取了一种自我保护性质的反抗措施——发烧。实际上,发烧是一种好现象,说明孩子正在努力与病菌抗争,而且,这种能力会越来越强。
服用退烧药,是因为:
孩子大脑发育尚不成熟,过高的体温(超过39℃)可刺激大脑皮层,出现异常放电,即可出现惊厥。预防体温过高,避免出现高热惊厥,是服用退烧药的最基本的理由。但是服用退烧药只是缓解发烧这一症状,不能治疗引起发烧的感染本身,也就是“只治标不治本”,退烧的过程并不意味着疾病的好转过程。
比如普通病毒性感冒,吃退烧药就能退烧,几小时后体温又再次升高,这是正常现象,反复高热3-5天很常见。如果是感冒病毒引起的感染,病毒在人体内有个生命周期,一般5-7天左右身体会自主将病毒清除,不需要药物去对付病毒,也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可以使用。如果是细菌等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择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本”的治疗。
高热惊厥,不用太担心:
体温超过39℃可引起大脑皮层不稳定,但不是每个孩子都会出现惊厥。高热惊厥往往有遗传倾向,了解双方父母家族高热惊厥的历史,有助于预测孩子出现高热惊厥的可能性。不论孩子的基础体温如何,还是等孩子体温达到38.5℃以上,再给孩子口服或肛门内使用退烧药物。
高热惊厥的表现:
一般抽筋2-3分钟(超过90%以上的案例只抽1-2分钟),不超过15分钟,小孩可以是翻白眼不动,好像失去意识,又或者抖啊抖。这时,家长一定一定要镇定,然后马上按照以下方法处理:
1.精确记录抽筋时间(因为惊厥长短会有不同的结论,这是提供给医生非常好的信息,如果超过15分钟,就会怀疑是其它问题而不是简单的高热惊厥)
2.马上让小孩平躺,打开呼吸道、气道(即执行基础急救知识里面的ABC),保证小孩气道通畅可以呼吸,然后只能静静等待抽筋停止。
3.抽筋之后,小孩可能会小睡一下,让他睡,不要打搅小孩,只要保证呼吸顺畅即可。
务必注意:是平躺,不要垫枕头,否则容易塞住气道,同时不要放任何东西在嘴里,不要试图阻止孩子抽筋,让孩子抽,否则结果更糟。
医院药师冀连梅在其《中国人应该这样用药》一书中写到,有过一两次高热惊厥通常不会对宝宝大脑发育造成影响,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心,但反复高热惊厥对宝宝大脑多少会造成一些损伤,一部分会转变为复杂型高热惊厥或者癫痫,应该尽量避免。
物理降温的方法,有这些:
饮水饮水饮水,还有就是多排尿也可以促进降温
退热贴:可以使用,但实际没有退热效果,只会让宝宝感觉舒服些。
温水浴或擦:冬天不太建议用,怕着凉,冬天水温37度左右,夏天可考虑用,水温在34-35度。
散热:在保持室温18-26度时,可以脱些衣服适当散热,如果室温低,宁愿多穿衣服,但夏天开空调的话,一定要注意湿度调节,最好保持在40%-60%的湿度。
不要使用酒精擦拭,尤其是儿童,酒精容易透过儿童稚嫩的皮肤导致酒精中毒。
如何判断孩子饮水不足?
关键看孩子尿量的多少。半天只有1-2次尿,而且尿量极黄,说明孩子的饮水量已不足。
什么时候吃退烧药?
通常情况下,腋下温度超过37.2°C,耳温超过37.8°C,口腔温度超过37.5,肛门温度超过38.0°C定义为发烧。对于绝大多数3个月以上的宝宝以及成人而言,腋下温度38.5°C以下的患者,如果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好,玩耍、学习、工作等活动不受影响的话,没有必要使用药物去治疗发烧。腋下温度超过38.5°C的患者,推荐使用退烧药退烧。3个月内的宝宝发烧的,医院。
退烧应选用的退烧药,有哪种?
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的、经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老少皆宜、经济实惠、使用安全性高的退烧药是两种经典口服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1.宝宝退烧首选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儿童
宝宝发烧,首选退烧药是对乙酰氨基酚,儿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的日常每次最大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5毫克,每4小时1次,1天最多4次。
需要注意的是,对乙酰氨基酚合理剂量下使用安全性高,但超过最大剂量服用会造成肝损伤。常用的复方感冒药中,往往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如儿童用的氨酚烷胺颗粒、氨酚黄那敏颗粒、氨酚麻美糖浆、酚麻美敏混悬等,因此,如果家长在给宝宝服用退烧药的同时也在服用复方感冒药,则一定要看清楚成分,以防过量服用。
2.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
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烧无效的宝宝,可以考虑使用布洛芬退烧。如果宝宝有蚕豆病,则应避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但是可以使用布洛芬。儿童服用布洛芬的日常最大用量为每次每千克体重10毫克,每6小时1次,1天最多4次。
布洛芬退烧作用比较强,退烧过程中会导致人体大量出汗,因此布洛芬退烧不适用于有脱水症状及有哮喘的患者。此外,布洛芬通过肾脏排泄,肾脏功能不好的患者也要谨慎使用。
3.持续高烧不退可考虑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交替使用
如果宝宝持续高烧不退,可考虑对将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交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最小给药时间间隔是4小时,当对乙酰氨基酚用了最大剂量后两小时烧还没退下来,这时可交替使用布洛芬,因为这两种药交替使用的最小时间间隔是两小时。交替使用时,两药各自每天最多使用的次数不变。服用一种药物如果出现呕吐,应该选择另外一种药物。
和睦家泰诺林和美林用量表
看不清楚的,可以看这个整理表:
注:和睦家的剂量表比泰诺林和美林说明书上的剂量高,原因是泰诺林/美林的剂量为安全范围的低线,而和睦家的推荐剂量为安全范围的高线,因很多时用低线量的话对退烧作用不大反而延缓病情,建议使用和睦家推荐剂量。窝妈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滴剂很多时候会有残留,和睦家的用量一般会比标准量高些,但是就保证了量起码达到标准线,而不会低于标准。
退烧药有没有副作用?
“美国女孩服用布洛芬致盲,强生药厂被判赔偿万美元”这个消息很令人不安,但是否意味着布洛芬的安全性有问题?
医院临床药师陆浩介绍,布洛芬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体的药理作用是,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这个药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欧美上市的,八十年代变成了OTC(非处方药)。在初期的临床试验中,做了人的监控,只有1%的使用者会有皮肤相关的副作用,在这1%中,只有其中的20%属于必须停药的。
“而美国女孩致盲的直接原因,是因为一种叫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症(tens)的皮肤疾病。它是表皮上的细胞死亡,导致真皮与表皮分离,一般都是由于一种外界的刺激造成的,主要就是药物。”陆浩说,造成这种皮肤疾病的药物有上百种,在非甾体抗炎药里,也有大概十几种有可能造成这种疾病,而布洛芬实际上是这些药物里相对最安全的。
这个病有多罕见?陆浩说,根据美国波士顿大学一个流行病学教授提供的数据,发生这么严重的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大概是五百万分之一,“这个概念在现实中,就跟我们走在马路上,突然来个闪电,被雷劈中的概率是一样的。”
其实任何药物或多或少都会有副作用,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FDA仅推荐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作为安全有效的解热药在儿科使用。家长不要因担心副作用而弃之不用,导致孩子因高热出现惊厥。
退烧药怎么保存?
和睦家药师冀连梅:美林的分子结构很稳定,常温保存、避免太阳直射即可,没有必要放冰箱,但在冷藏环境中美林的分子结构也不会被破坏,所以放冰箱只是可能让人感觉比较放心而已。
退烧药栓剂比口服副作用小?
和睦家药师冀连梅:口服吸收进来的药和栓剂吸收的药要走相同的代谢途径,也就是说,通过栓剂吸收进来的药物最终也需要肝脏代谢解毒,因此超出剂量或者过量使用栓剂同样会伤肝。从安全性上讲,栓剂和口服的区别并不大,副作用差不多,严格按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都是安全的,超剂量使用都会伤肝。
临床上治疗儿童发烧,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常常是首选的剂型,只有当儿童由于恶心、呕吐、或者哭闹等原因不能口服药物时,才会使用栓剂作为替代。这是因为儿童使用退烧药常常需要根据体重精确计算给药量,口服溶液剂型可以精确量取药量,而栓剂常常是mg或者mg等固定的剂量,不太容易针对个体体重精确给药。
退烧药在哪买?
和睦家药师冀连梅:我看到不少妈妈从网络上海淘国外的退热栓,其实对乙酰氨基酚的栓剂国内有生产,可以在药店买到,不必海淘。我一直主张药品还是尽量在国内买,因为用药之前需要把药品说明书从头到尾看一遍,这也是对孩子负责。
北京哪有治疗白癜风的专家白癜风能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zlsd/4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