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报道CPA区脉络丛乳头状瘤一例


患者简介

患者:女,44岁,因“头晕1年,左耳听力下降伴头痛1月”入院。

查体:左耳听力较右侧下降,闭目难立征阳性。共济运动正常,双眼眼球各向运动充分,面神经功能正常,无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无面部麻木。

头颅MRI:左CPA区见一分叶状肿物,最大截面约2.4×2.7cm,边界尚清,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增强扫描较明显欠均匀强化;脑桥及脑干略受压改变;脑室系统明显扩张,尚对称(图1)。

手术所见:肿瘤位于左CPA区,直径约2cm,粉红色,表面呈桑葚样,质地脆软,血供丰富,源于第四脑室外侧孔脉络丛,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将面听神经推向前方、将后组颅神经推向下方、将展神经推向内侧。分块全切除肿瘤,出血不多。

术后CT:肿瘤切除满意,未见明显异常(图2)。

病理结果:镜下示肿瘤组织大部分呈乳头状结构,乳头被覆单层立方上皮细胞或复层柱状上皮细胞,乳头轴心为疏松的结缔组织和小血管。免疫组化结果:AE1/AE3(2+),EMA(-)、CKpan(+)、Vim(+)、CD34(-)、GFAP(1+)、Ki-67(+<2%)、P53(-)、PAX8(-)、S(2+)、Syn(2+)、TG(1+)、TTF1(-)、Vim(3+)。

病理诊断:脉络丛乳头状瘤(图3)。

图1.患者头颅MRI。

图2.患者术后CT。

图3.病理诊断:脉络丛乳头状瘤。

讨论

脉络膜丛乳头状瘤是起源于脉络膜丛上皮的良性新生物,十分少见,在成人所有脑肿瘤中约占不到1%,在儿童中可达1.5%~4%。大多数脉络丛乳头状瘤位于脑室系统内,成人多位于第四脑室,儿童患者多位于侧脑室;位于桥小脑角者非常少见。桥小脑角的脉络丛乳头状瘤属良性肿瘤,起源于第四脑室外侧隐窝或第四脑室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常缓慢发生,包括头痛、共济失调、吞咽困难、患侧第V~Ⅷ颅神经麻痹等。定位诊断依赖于CT及MRI等检查,明确诊断依赖于病理检查。

鉴别诊断主要与发生于桥小脑角区的听神经瘤、脑膜瘤、表皮样囊肿相鉴别。听神经瘤以内听道为中心生长,伴内听道的扩大,大多边界光滑清楚,钙化少见。脑膜瘤TIWI/T2WI常呈均匀的等信号,与岩骨硬膜呈广泛连接,MRI增强扫描可出现“硬膜尾征”。表皮样囊肿多呈T1低信号、T2高信号,也可因囊液成分不同而信号各异,增强后无强化,易于鉴别。此外,还应与其他少见的CPA区肿瘤鉴别,如三叉神经瘤、室管膜瘤、皮样囊肿、骨软骨瘤等。

电生理监测下显微外科手术全切除肿瘤是治疗该肿瘤最好、最有效的方法。预后良好。

(安徽医院周先申整理,中医院万经海教授审校)

参考文献

1.王忠诚,于春江,等.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戚荣丰,张宗军,卢光明,等.1例桥小脑角区脉络膜丛乳头状瘤的诊治[J].医学研究生学报,,9(23):3-4.

3.SharifiG,JahanbakhshiA,SabetiS.Alargechoroidplexuspapillomaremovedbythecerebellomedullaryfissureapproach[J].TurkNeurosurg,,18(3):-.

4.AndersonM,BabingtonP,TaheriR,etal.UniquePresentationofcerebellopontineAngleChoroidPlexusPapillomas:CaseReportandCerebellopontineAngleChoroidPlexusPapillomas:CaseReportandReviewoftheLiterature.JNeurolSurgRep;75:e27–e32.

《神外资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希望转载,请联系“神外助手”。请各







































白癜风初期
急性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zlsd/1037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