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样囊肿皮脂腺囊肿及其他


看到有“超声专家”又在煞有介事地介绍“表皮样囊肿”和“皮脂腺囊肿”的鉴别,觉得有必要再把这些概念厘清一下。

表皮样囊肿是角质囊肿的一种。角质囊肿有两种类型:表皮样型(90%)和毛根鞘型(10%),病理上分别称为表皮样囊肿和毛跟鞘囊肿。多年来,角质囊肿一直被认为是皮脂腺囊肿,这实际上是因为对囊内容物肉眼判断不准确导致的用词错误。角质囊肿的内容物为脱落软化的上皮角质,肉眼观十分类似皮脂腺分泌的脂质,所以,多年来,临床上都将其称为“皮脂腺囊肿”,实际上是一个被误用的词。既往临床医师常用的“粉瘤”和“皮脂腺囊肿”实际上就是角质囊肿,这其中绝大部分是表皮样囊肿。角质囊肿的内衬是角化上皮,表皮样囊肿和毛跟鞘囊肿两型的角化特点有所不同,后者呈毛根鞘型角化。角质囊肿的囊壁上没有皮脂腺细胞!

因此,表皮样囊肿和皮脂腺囊肿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病!只不过后者是一个被误用多年的词(当然所谓的“皮脂腺囊肿”还包括一小部分是毛根鞘囊肿)。医院病理科已经摒弃“皮脂腺囊肿”这个不准确的词语,但由于习惯的原因,很多的临床大夫还在使用皮脂腺囊肿这个被误用的词。

临床上所谓的皮脂腺囊肿实际上几乎都是表皮样囊肿,极小的一部分是毛根鞘囊肿,而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皮脂腺囊肿是极其罕见的。因此通常所说的皮脂腺囊肿几乎就等同于表皮样囊肿,但却是个被误用的词。

表皮样囊肿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尽管来源于皮肤的表皮样囊肿可能与外伤有关,但现在大部分的观点都支持表皮样囊肿可能是一种单胚层源性的真性良性肿瘤。

表皮样囊肿、表皮囊肿、表皮包含性囊肿、漏斗样囊肿、角质囊肿、皮脂腺囊肿几个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所指的本质含义是差不多的,但实际上各个名词所包含的外延是略有不同的。临床上应该尽可能地与病理同步,使用病理上明确的词汇。

如果把来源于皮肤的所有的这些囊肿放在一起的话,从病理上分:表皮样囊肿占90%,毛根鞘囊肿占6-7%,真正的皮脂腺囊肿占0.1%,皮样囊肿占1%,其他的囊肿2-3%。所以,如果看到皮肤的囊肿就直接报表皮样囊肿的话,十次有九次你是对的。

表皮样囊肿与皮样囊肿的区别在囊壁,后者囊壁上除了角质上皮外还有各种皮肤附属器。皮样囊肿毫无疑问是一种特殊的成熟畸胎瘤。

超声图像上,表皮样囊肿的诊断要点:一看位置,表皮样囊肿起源于皮肤表皮层,我们可以看到包块的局部与表皮层联系紧密,局部真皮层变薄甚至缺如;二看边界,边界十分清晰(感染和破裂这另论);三看内容,表皮样囊肿内容物为软化程度不同的角化上皮,超声上显示为细密的腺体样强回声并伴裂隙样低回声;四看血流,CDI无血流。(以下图片来自微博好友“所思所想的日子”和“医院超声科”特此感谢!)

相对于表皮样囊肿,皮肤源性皮样囊肿要少见的多,一般情况下满足以下2个条件的可诊断为皮样囊肿,否则都诊断为表皮样囊肿:1,位于中线或其他胚胎闭合线附近;2,囊内有典型的脂液分层现象。

除了皮肤,睾丸也是表皮样囊肿的好发部位之一。睾丸表皮样囊肿约占睾丸肿瘤的1%,是发生在睾丸单胚层真性肿瘤。纯粹的表皮样囊肿属良性,但可能有恶变的倾向。特点为睾丸实质内的囊性肿物,囊内充以大量角化屑或无定形物质。声像图:肿物界清,内呈强弱回声交替分布的层状结构,即“洋葱皮”样改变,常见钙化,内部无血流信号(见下图)。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中药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zlsd/1024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