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气温因素的影响,今年全省水稻播栽期普遍推迟7~10天,播栽期明显拉长,小秧龄、超秧龄苗移栽田块比例增加,移栽植伤加重、栽后活棵缓苗期拉长,叶龄和群体茎蘖数都较往年同期偏低。据全省作栽系统苗情调查,水稻平均叶龄比常年小0.5~1.5叶,平均每亩茎蘖数少1万~5万,叶片和分蘖增长速度明显差于往年。各地要针对当前苗情特点,加强因苗分类指导,加快苗情转化升级。
一、加强水位管理和叶龄措施!(这个前期有详解这里不重复)
二、加强化控措施、解药害促生长!(出现药害苗后,可以用生长调节剂+叶面肥+锌肥+有机硅喷雾1-2次,药害地方要重点喷雾。)
生长调节剂,促进生长后期植株的光合作用,制造出更多的同化产物并向籽粒运转与积累,最终达到增产,是水稻生产管理的主要目的。在水稻的中后期生产管理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科学运用也十分重要。可以应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有:S诱导素、赤霉素、复硝酚钠、芸苔素内酯、等等,这里除S诱导素对水稻各时期多年表现突出外!其它得特性也列出进行参考!
1、赤霉素
赤霉素是一种广谱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着天然的内源赤霉素,它是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激素之一,主要促进细胞的伸长,几乎不影响细胞分裂。外源赤霉素进入到植物体内,具有与内源赤霉素同样的生理功能。赤霉素主要经叶片、嫩枝、花、种子或果实进入到植株体内,然后传导到生长活跃的部位起作用。它能促进细胞、茎伸长,使叶片扩大,单性结实,果实生长,打破种子休眠,改变雌花雄花比率,影响开花时间,减少花、果的脱落。
在水稻有效分蘖终止期进行赤霉素喷施处理,20~50mg/L赤霉素可控制分蘖发生,减少无效分蘖,促进主茎和大分蘖生长,使每亩有效穗数和产量提高。
商品主要有85%结晶粉、4%乳油、20%~40%可溶性粉剂、40%可溶性片剂等。
2、芸苔素内酯
水稻的初花期喷施 0.~0.mg/L芸苔素内酯后,剑叶中的叶绿素、可溶性糖、淀粉含量提高,光合速率增强,灌浆速率增大,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加,增产10%~12%。明显延缓叶片中总核酸和RNA降低的速率,延缓衰老,并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
芸苔素内酯用于水稻生长调节剂的有效使用尝试范围较宽,推荐的尝试范围为0.~0.1mg/L,在水稻不同的生育期进行叶面喷雾1~3次。
由于芸苔素内酯生理活性很高,因此在生产上登记开发的芸苔素内酯制剂的有效成分含量很低,主要有0.1%可溶粉剂、0.1%可溶性液剂、0.01%乳油、0.15%乳油、0.%水剂和0.%水剂等。在水稻上进行了调节生长和增产等生理效果的农药登记,使用时可以参考产品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3、复硝酚钠
复硝酚钠的用途很广,在水稻上的应用除了可以用于种子浸种促进发芽和发根,消除休眠状态;还能用于秧田期苗床喷施培育壮苗,提高移栽后的成活率。在水稻的生长期叶面喷施,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并提早收获。在水稻幼穗形成期、齐穗期各喷一次,花穗期、花前后各喷一次1.8%复硝酚钠水剂~倍液,即15~30mL兑水30kg喷施,能调节水稻生长并提高产量。复硝酚钠登记的产品有0.7%,1.4%和1.8%水剂等。
三、中微量元素对水稻的生理作用,你该补叶面肥
水稻的整个生育期不仅需要氮、磷、钾大量元素,同时还需要很多种中微量元素,每一种元素对水稻都有着不同的生理作用:
硫:
水稻体内含硫(SO2)量约为0.2%-1.0%,水稻吸收利用的主要是硫酸盐,也可以吸收亚硫酸盐和部分含硫的氨基酸。水稻体内硫素和氮素代谢的关系非常密切。稻株缺硫可破坏蛋白质正常代谢,阻碍蛋白质的合成。
缺硫时植株矮小、叶小,初期色变淡。严重缺乏时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茎叶变黄甚至枯死,分蘖少。根系缺硫反映尤其敏感,当地上部还未明显呈现褐色斑点时根系生长已表现不正常。土壤中含硫过多时,在缺氧条件下转化成为硫化氢可毒害稻根,发生跟腐病。
钙:
水稻茎叶中含钙(CaO)量为0.3%-0.7%,穗中含量在成熟期下降至0.1%以下。钙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元素之一,约60%的钙集中于细胞壁。缺钙时稻株略矮,下部叶尖端变白,后转为黑褐色,叶子不能展开,生长点死亡,根短,根尖为褐色。
镁:
水稻茎叶中含镁(MgO)为0.5%-1.2%,穗部含量低。镁是叶绿素成分之一,缺镁叶绿素不能形成,镁是多种酶的活化剂。缺镁时叶片柔软呈波纹状,叶脉黄绿色,从叶尖先枯死,症状从老叶开始。孕穗期前保证充足的镁素营养特别重要。
铁:
水稻体内含铁较低,叶片中含量为-毫克/千克,老页比嫩页要高,其中相当部分是集中于叶绿体内。铁参与植物体内的呼吸作用,影响与能量有关的生理活动。缺铁叶绿素不能形成,出现失绿症,缺铁现象先从幼叶开始,而老叶仍属正常。在一般情况下土壤中不缺铁。在酸性和长期渍水土壤中铁多被还原成溶解度大的亚铁,如水稻大量吸收会发生亚铁中毒。
锰:
锰是水稻体内含量较多的一种微量元素,嫩叶中含毫克/千克,老叶可达毫克/千克。锰能促进水稻种子发芽和生长,并能增强淀粉酶的活力。叶绿素中虽不含有锰,但锰能影响叶绿素的形成。缺锰时,叶绿素合成受阻,光合强度显著受到抑制。正常生育的稻株体内铁和锰之间能保持一定平衡,缺锰则亚铁含量增高,引起亚铁中毒产生失绿现象。当体内含锰量高而亚铁浓度低时,也会由于缺铁产生失绿现象,缺锰植株矮,分蘖少,叶窄而短,严重退绿,先呈黄绿色,后出现深棕色斑点,继之坏死,嫩叶最重。
锌:
锌在生长素合成上是不可缺少的,并能催化叶绿素的合成。水稻叶干重的含锌量低限为15毫克/千克。缺锌时叶呈淡绿色,嫩叶基部变黄,叶尖较轻,严重时叶中脉变白稻株顶端受抑制,植株矮,分蘖少,出叶周期拖长,叶尖内卷,老叶下垂,最后枯死。在缺锌土壤上施锌,对水稻有明显增产效果,可以促进生长和提高有效分蘖数,并能提高叶绿素含量和防止早衰。
钼:
钼能促进蛋白质的形成,参加稻体内各种氧化还原过程,可消除酸性土壤中铝、锰离子的毒害作用,促进水稻土中自生固氮菌的活力。一般认为水稻植株含钼量最高界限在2毫克/千克以下。缺钼叶变黄绿色,部分叶片发生扭曲,老叶尖端褪绿,逐渐干枯,分蘖少,秕粒多,产量下降。
铜:
铜是一些氧化酶的成分,所以它能影响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稻株对铜的需要量极微。缺铜时嫩叶初成青绿色,以后叶尖褪绿,变成黄白色,继之形成棕色枯斑,新叶不能展开,生育推迟。
硼:
水稻对硼的需要量极少,硼对氮的代谢和吸收养分上哟促进作用。例如以0.01%硼溶液处理弱光下生长的稻株,测出硼有促进养分向穗部运送的作用,能减少空秕率,提高千粒重。缺硼时生长点细胞分化受阻,花粉发育不正常,影响受精能力,秕粒多,稻株矮小,叶呈深绿色叶中部或尖端处有黄白色斑点,严重时生长点死亡。
硅:
水稻是吸硅量最多的作物之一,茎叶中的含硅量可达到10%-20%,每生产千克稻谷稻株要吸收硅酸17-18千克。根部所吸收的硅随蒸腾上移,水分从叶面蒸发,而大部分硅酸却积累于表皮细胞的角质内,形成角质硅酸层,因硅酸不易透水,所以可降低蒸腾强度。充分吸收硅的水稻叶片伸出角度小,叶成直立型,叶片受光姿态好,可增强光合作用能力。硅酸的存在还能增强根部氧化力,能使可溶性的二价铁或锰在根表面氧化沉积,不至于因过量吸收而中毒。同时,促进对其他养分的吸收。施用硅酸,水稻同化作用旺盛,干物质积累量大,从而稀释植物体内氮的浓度,表现为增强耐氮性。施硅酸肥料还可以促使磷向穗部转移。
缺硅水稻体内的可溶性氮和糖类增加,容易诱致菌类寄生而减弱抗病能力。还有的研究认为,茎叶中的硅酸化合物能对病原菌呈现某种毒性而减少危害。水稻生殖生长期如不能满足硅酸的供应,则易降低每穗粒数和结实率,严重时变成白穗。
所以大家应喷施叶面肥等措施!齐齐哈尔市大疆无人机植保航喷服务、
欢迎各位白癜风治疗普查治白癜风海口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yyzn/9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