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明同学最近得了一种怪病,左半边脸不停地抽动,好似一直挤眉弄眼,说话、吃饭也受影响,就连睡觉时候也停不下来。所见之人总投来异样的目光,对他议论纷纷,他很苦恼。
他怎么啦?
现在,就让我们看看,小明同学的怪病到底是怎么回事?
半面痉挛(Hemifacialspasm,HSF),也叫作面肌抽搐,是一种外周性肌张力障碍疾病,其发病与性别无关,其发病率约为10/10万。主要表现为以一侧面神经所支配肌群的渐进性、无规律、不自主、阵发的强直或阵挛性收缩为特征,常起始于眼轮匝肌,随即波及到口轮匝肌,严重者累及颈阔肌,双侧受累者罕见。简单说来,可以描述为持续性的挤眉弄眼、眉飞色舞。
面肌痉挛常有损患、社交形象,影响患者生活、工作,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
我们面部之所以表情丰富,主要在于面部肌肉发达、多样。而面部的很大一部分主要由面神经支配。就好比提线木偶,在根根细线多拉动下做出多样的动作,我们大部分面部肌肉就是在面神经的“拉动”下摆出表情。大脑是我们的中央指挥部,面神经的根源就从大脑发出,面神经走形途中,遇到一些“绊脚石”,我们的表情就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样子了。半面痉挛就是典型的例子。
目前已知大约有80%—90%的面肌痉挛是由于面神经出脑干区存在血管压迫所致。换句话说就是面神经走出大脑时被一根血管“绊了一跤”,面神经受伤了,于是不能灵活指挥表情肌运动了。同样的道理,面神经也可以被其他东西绊倒,比如肿瘤等占位性病变。以上是比较常见的病因。也有研究表明,面神经核,就是中央指挥部发生病变,如慢性炎症、压迫等造成指挥不灵,肌肉不听使唤了。
还有哪些疾病让我们的面部肌肉不听使唤呢?
1.功能性眼睑痉挛:发生于老年妇女,常双侧性,无下半部面肌抽搐。
2.习惯性面肌抽动症: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年,常为较明显的肌肉收缩,与精神因素有关。
3.Meige综合征也称为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综合征,表现两侧睑痉挛,伴口舌、面肌下颌、喉和颈肌肌张力障碍,老年妇女多发。
4.神经精神抑制剂引起面肌运动障碍:有新近服用奋乃静、三氟拉嗪、氟哌啶醇等强安定剂或甲氧氯普胺的病史,表现为口的强迫性张大或闭合,不随意舌外伸或卷缩等。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对于发病初期和症状轻微的患者可酌情选用药物治疗。
主要包括卡马西平、抗胆碱能类药物、巴氯芬、氯硝安定、氟哌啶醇等。
但长期疗效欠佳且有较多副作用,尤其是老年患者容易出现嗜睡、眩晕、共济失调、无力等副作用。
A型肉毒杆菌毒素
局部注射治疗抑制刺激性及自发性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产生一种化学去神经作用。在欧美国家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已成为面肌痉挛的首选对症治疗手段。病程长短、痉挛程度、药物剂量、注射部位、以及患者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均为影响疗效的因素,其中正确的注射部位和合适的注射剂量最为重要。
主要的副作用有眼干、睑下垂、复视、流泪等,但发生率低且程度轻。
物理治疗
用电刺激器产生脉冲电方法,刺激面肌痉挛的最强运动点,一般是面神经分支支配眼、口区域。
其机理可能是电刺激抑制了过多的神经冲动,同时有规律的间断刺激矫正了不规律兴奋冲动的传导。
治疗6~12周,疗效较好。操作简单、可反复进行,一般无严重并发症。
面神经梳理术基本原理是分隔开面神经纤维,减少因责任血管在长期压迫下发生脱髓鞘变性所致的神经轴索间异常电位蓄积和发放,从而抑制面肌痉挛。
其优点为适应症广、并发症少且操作相对安全可靠,缺点为破坏了神经的完整性,术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面瘫,复发率较高。
微血管减压术MVD
近30年来由于采用MVD治疗HFS取得较好的疗效,能保留神经的完整性,不易导致术后面神经麻痹,MVD已逐渐成为治疗HFS的首选外科治疗手段。
术后听力障碍是MVD治疗HFS的主要并发症,术后耳聋发生率为8.3%。
针灸治疗
我国传统医学刺激面部穴位,以缓解肌肉痉挛症状。
赞赏
人赞赏
白癜风产生的原因苯酚厂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yyzn/8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