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为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05703.html稿件来源:央视新闻
小编思思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
无线阆中讯:近日,广西一6岁女孩游泳后,皮肤像烫伤一样,一摸就脱落,被医院确诊为“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若不及时治疗,易并发肺炎、肾炎、败血症等疾病,婴幼儿病死率为3%~4%。
都说人多的游泳池水=水+消毒粉+口水+尿液+头屑+虫子...新闻中女孩的背部看起来不止可怕更是可怜。小编整理了在泳池游泳时可能会感染的部位和相关防护措施,希望大家能够多加注意!
泳池嬉戏小心“泳病”①
眼睛
夏天是红眼病的高发期,这种疾病通过接触传染,而如果患者在泳池游泳,就有可能把验证传染给其他泳客。
小贴士:游泳镜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可挡住水中颗粒较大的杂质,但即便带上泳镜,也难以完全抵抗细菌、化学物质的伤害。
泳池嬉戏小心“泳病”②
皮肤
尽管几率不大,但是到游泳池游泳确实有招致皮肤病的可能。其中,游泳后感染足癣和传染性跖疣的病例比较多见。
小贴士:游泳时间最好控制在两个小时之内。游泳后用清水彻底清洗全身,可降低感染皮肤疾病的风险。
泳池嬉戏小心“泳病”③
肠胃
当池水中致病菌数目较多时,吞入池水就有可能引起胃肠道疾病。如果池水“大肠杆菌”超标,泳后腹泻的几率就更高。
泳池嬉戏小心“泳病”④
耳朵
耳朵进水易患中耳炎,造成中耳炎的常见原因是入水耳朵未及时清除。
小贴士:耳朵进水后,可将头歪向进水一侧,单足跳跃数下,水便可流出,随后用干净的医用棉签轻轻擦拭。切忌用手抠耳朵。
知道防范措施后,小编也为大家整理出辨别游泳池水质的策略,希望大家能够选择较好的泳池游泳来防护身体健康问题。
“望闻问切”变水质①
一望
进入泳池前首先要看谁的颜色和透明度,在水质较好的游泳池中,如果铺有白色瓷砖,会呈现出明亮的淡蓝色;如果铺有浅蓝瓷砖,则是深蓝色的效果;而池水一定要满足清澈见底的条件,要看水面有无颗粒漂浮,池底有无沉淀,池水的泡沫能否再5秒内消散。
“望闻问切”变水质②
二闻
贴近水面时可以闻到淡淡的氯气味道,说明余氯的含量基本合格。如感觉到味道刺鼻,难以适应,则说明余氯的含量已经超标,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望闻问切”变水质③
三问
询问工作人员泳池池水的更换时间频率及检测结果,以及日常维护措施。有媒体报道显示,若泳池每天彻底换水一次,每个月的成本高达数万元,高昂的成本让大多数泳池只能采取循环过滤和消毒剂杀菌的方式,彻底换水的频率从一周一换到一年一换不等。
“望闻问切”变水质④
四切
用手感受池水是否让皮肤有不适感,经常游泳的人都能感受到水的“软”和“硬”,感觉“软”表面水质优良,感觉“硬”、涩,甚至有瘙痒、疼痛的感觉,水质可能较差。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yyzn/12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