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早知道


整个儿童阶段,都处在一个生长发育的动态时期。生长和发育是儿童不同于成人的基本特征,是影响药动学和药效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婴幼儿因免疫功能不完善,感染易扩散,往往起病急、来势凶、病情进展快,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新生儿局部皮肤的轻微感染不及时处理,极可能导致脓毒血症的发生,故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大多采用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以尽快控制病情。

一、慎选皮肤用药

如婴幼儿皮肤嫩、角化层薄,皮下毛细血管丰富,而且其体表面积与体积的比例约是成人的2倍,经皮吸收药物较成人快而多,特别是用药面积大、皮肤黏膜有炎症或破损时,可因药物吸收过量导致中毒,如用阿托品滴眼可产生严重全身反应,应用新霉素治疗烫伤可发生严重的听力减退。硼酸治疗湿疹可引起呕吐和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二、抗菌药物要选对

对同一至病因素的反应因年龄的不同也有差异,其疾病的种类、临床表现与成人也有很大的不同:婴幼儿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较成人多见。如肺炎链球菌所致的肺部感染在婴儿常为支气管肺炎,而年长儿则发生大叶性肺炎等。儿童易患感染性疾病,且多为急性,病情变化快。故对于常见性疾病抗生素要选对。

1.临床常见的病毒性感染(如麻疹、风疹、流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可选抗病毒药或某些中草药制剂,而不用抗菌药。认为应用抗菌药预防继发细菌感染的看法是没有根据的。

2.抗菌药的不良反应重,如氨基糖苷类有明显的肾毒性,新霉素和卡那霉素对听神经毒性最大。四环素对小儿的牙齿发育有影响。不可用于8岁以下小儿;新生儿用氯霉素可能出现灰婴综合征,喹诺唐药物影响未成年人的骨骼发育,应避免用于18岁以下小儿。因此使用抗菌药物最好在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出来后,在针对性的选用,通常以一种抗菌药为宜。严重时才考虑联合用药。

三、安全使用退烧药

1.发烧一般在38.5℃以下不需要药物退热。超过此温,一般选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其疗效确切相对安全。特别是布洛芬解热镇痛效果强。不良反应小,但不可大剂量使用。

2.对于小儿高热、过度兴奋、烦躁不安惊厥等情况下,可先给与镇静药使其得到休息,但需重视原发性疾病。

3.小于3个月的婴儿原则上不给解热药。

4.物理降温的方法有温水浴、冰袋等物理降温。

四、镇咳需祛痰

1.咳嗽有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作用。小儿呼吸道窄,发炎时粘膜肿胀,渗出物较多,容易引起呼吸道梗塞而出现呼吸困难。因此在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肺炎)时,应先用祛痰药,少用镇咳药。尤其是镇咳较强的药(如可待因)。

2.一般在咳嗽严重引起小儿神经紧张,影响休息时,才用镇咳药。新生儿要慎用氨茶碱类。

3.两岁内儿童一般不采用中枢性镇咳药。

五、适当应用泻药和止泻药

1.婴儿在便秘时应首先调整饮食结构,如奶中多加糖或者喂蜂蜜,膳食中增加蔬菜、水果等。偶尔可用栓剂。如甘油栓、开塞露。肥皂条等。

2.婴儿腹泻时应控制感染,及时补液。注意饮食。或辅以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制剂。(微生态制剂用温水送服,切记和抗生素类药品间隔服用)。

3.婴儿腹泻不宜首选止泻药,因为用药后腹泻虽可减轻,但肠道毒素吸收增加,可使全身中毒症状加重。腹泻时口服补液盐是有效的。

4.止泻药蒙脱石会干扰其他药物的吸收,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时,需在其他药物服用一个小时之后再用。(蒙脱石对消化道有手术或有顽固性便秘者禁用)。

六、糖皮质激素要少用

1.糖皮质激素可局部治疗湿疹,多用于白血病、肾病综合征、哮喘,或者联合抗生素控制严重感染。儿童要少用。

2.此类药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反应性降低。会掩盖原发性疾病。对蛋白质、水、盐、脂肪的代谢都有不良的影响。并会引起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往往有人在用了之后,自觉症状好转,但病情却在发展。

3.特别注意患水痘的儿童要禁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用药后病情急剧恶化,甚至死亡。

七、其他类的药物

1、儿童对影响水盐代谢的药物比较敏感。在使用利尿药后较易发生低钠和低钾血症。早产儿、新生儿应用维生素K、磺胺类等,可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故要慎用上述药物。在给婴儿喂药时,宜采用半卧姿势,用小勺从嘴角慢慢灌入。

以上儿童用药相关事项来源于陕西省执业药师再教育培训

方法用对——事半功倍

医院药剂科再次感谢您的







































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哪里
头部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ysjk/742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