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了,很多人喜欢选中药,我们也会给顾客推荐感冒清热颗粒、清开灵口服液等中成药。了解清楚感冒类中成药的分类与用法能帮助我们为顾客选择更合适、合理的药。
在感冒治疗期间最常用的中成药,大概具有以下3类功效:
一、解表药
例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薄荷、金银花、连翘等,代表性的中成药包括感冒清热颗粒、感冒疏风丸、荆防颗粒、维C银翘片、双黄连口服液、感冒清胶囊等。
这一类中成药主要针对感冒过程中出现的怕冷发热、鼻塞流涕、四肢酸痛、头痛头晕等全身症状,其中医功效为“疏风”、“解表”。
二、清热药
例如:黄芩、黄连、板蓝根、石膏、牛黄、栀子、芦根、苦地丁等,代表性的中成药包括板蓝根颗粒、清开灵颗粒、蓝芩口服液、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黄连上清丸等。
这一类中成药主要针对感冒过程中出现的咽喉肿痛、咽干咽痒、高热等局部火热性症状,其中医功效为“清热”、“清肺热”。
三、止咳化痰药
例如:川贝母、浙贝母、苦杏仁、桑白皮、桔梗、枇杷叶、鲜竹沥、法半夏等,代表性中成药包括羚羊清肺丸、止咳祛痰颗粒、复方鲜竹沥液、强力枇杷露等。
这一类中成药主要针对感冒过程中出现的咳嗽有痰(无论是痰多咳嗽、痰粘咳嗽还是干咳)的症状,其中医功效为“止咳祛痰”。
那么,不同的感冒类型该如何科学用药呢?“感冒”在传统中医学中属于伤寒或温病的范畴,而不论是现代医学还是传统中医学,都会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和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四、风寒感冒
典型突出症状为怕寒冷,流清白涕,痰吐稀薄色白,舌苔薄白。
刚患上时症状轻可以不用药,多喝生姜、葱花熬的汤茶;单纯怕冷又头疼,发烧与否可用柴胡口服液(出汗较多者慎用);症状稍微重推荐正柴胡饮颗粒。
症状较重的流感推荐服用风寒感冒颗粒,里面含有热性较强的桂枝、麻黄,只可适应于单纯外寒又无内热的感冒,麻黄有一定的升压作用,高血压的患者慎用。
五、风热感冒
典型突出症状为微恶风寒,流黄稠涕,咽喉疼痛,咳嗽痰黄稠,舌苔薄黄。
风热感冒首推风热感冒颗粒酌情再加鲜竹沥(不是复方鲜竹沥),流感者用连花清瘟颗粒或抗病毒口服液。连花清瘟颗粒侧重清肺平喘+清热解毒,抗病毒口服液侧重凉血润体。可以根据临床实际两药一起服用,也亦可早用连花清瘟颗粒,晚用抗病毒口服液,中午根据情况二选一。
烦热口渴、鼻子干、嘴唇干、嗓子疼者推荐风热感冒颗粒+清热解毒口服液(大便稀溏者慎用);单纯嗓子疼重者推荐风热感冒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或者双黄连口服液。
咳嗽重或者遗留咳嗽者用复方百部止咳颗粒;咳嗽重伴黄痰特别多者用香雪橘红痰咳液;痰少干咳者用川贝枇杷膏,糖尿病患者可用百合固金片。
治风热感冒的药比较苦寒,女性服药时应注意经期。
六、外寒内热感冒
当代大部分人都有体内积热,所以很多人得了风寒感冒后可能在数个小时或者两三天内就出现外有寒导致的怕冷又有内积热出现的黄鼻涕、黄痰的情况,过多几日就彻底转为风热感冒。这就是外寒内热感冒。
感冒清热颗粒对外寒内热初期最为对症,如果内热重可以参考感冒清热颗粒+鲜竹沥或者清热解毒口服液组合。
咳嗽重者用急支糖浆,此药寒中带一热性的麻黄,正好对症。
七、气虚感冒
平时身体虚弱又感受风寒所致感冒,咳嗽者用参苏丸,虚重者可加玉屏风颗粒。
?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ysjk/14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