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抗组胺药说明书汇总


1

通用名称:马来酸氯苯那敏片

英文名称:ChlorpheniramineMaleateTablets

汉语拼音:MalaisuanLvbennaminPian

本品每片含马来酸氯苯那敏4毫克。辅料为:淀粉、糊精、微晶纤维素、乙醇、羟丙甲纤维素、二氧化硅、硬脂酸镁、羟甲淀粉钠。

本品为抗过敏类非处方药药品。

本品适用于皮肤过敏症:荨麻疹、湿疹、皮炎、药疹、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虫咬症、日光性皮炎。也可用于过敏性鼻炎、血管舒缩性鼻炎、药物及食物过敏。

4毫克

口服。成人一次1片,一日3次。

主要不良反应为嗜睡、口渴、多尿、咽喉痛、困倦、虚弱感、心悸、皮肤瘀斑、出血倾向。

尚不明确。

1.老年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2.服药期间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3.儿童剂量请向医师或药师咨询。

4.新生儿、早产儿不宜使用。

5.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6.膀胱颈梗阻、幽门十二指肠梗阻、甲状腺功能亢进、青光眼、消化性溃疡、高血压和前列腺肥大者慎用。

7.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本品不应与含抗组胺药(如马来酸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的复方抗感冒药同服。

2.本品不应与含抗胆碱药(如颠茄制剂、阿托品等)的药品同服。

3.与解热镇痛药物配伍,可增强其镇痛和缓解感冒症状的作用。

4.与中枢镇静药、催眠药、安定药或乙醇并用,可增加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

5.本品可增强抗抑郁药的作用,不宜同用。

6.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作为组织胺H1受体拮抗剂,本品能对抗过敏反应所致的毛细血管扩张,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缓解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所致的喘息,本品抗组胺作用较持久,也具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能增加麻醉药、镇痛药、催眠药和局麻药的作用。本品主要在肝脏代谢。

避光,密封保存。

2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氯雷他定胶囊

商品名称:舒忆

英文名称:LoratadineCapsules

汉语拼音:LvleitadingJiaonang

成分

本品每粒含氯雷他定10毫克,辅料为:乳糖、淀粉、羟丙甲纤维素、硬脂酸镁。

性状

本品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颗粒或粉末。

成分作用类别

本品为耳鼻喉科及皮肤科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

适应症

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有关的症状,如喷嚏、流涕、鼻痒、鼻塞以及眼部痒及烧灼感。口服药物后,鼻和眼部症状及体征得以迅速缓解。亦适用于缓解慢性荨麻疹、瘙痒性皮肤病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的症状及体征。

规格

10毫克

用法用量

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一日1次,一次1粒(10毫克)。2~12岁儿童:体重>30公斤:一日1次,一次1粒(10毫克)。

不良反应

在每天10mg的推荐剂量下,本品未见明显的镇静作用。常见不良反应有乏力、头痛、嗜睡、口干、胃肠道不适包括恶心、胃炎以及皮疹等。罕见不良反应有脱发、过敏反应、肝功能异常、心动过速及心悸等。

禁忌

特异体质的病人禁用。

注意事项

1、严重肝功能不全的患者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3、在做皮试前约48小时左右应中止使用本品,因抗组胺药能阻止或降低皮试的阳性反应发生。

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5、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6、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8、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

1、同时服用酮康唑、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西咪替丁、茶碱等药物,会提高氯雷他定在血浆中的浓度,应慎用。其他已知能抑制肝脏代谢的药物,在未明确与氯雷他定相互作用前应谨慎合用。

2、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作用

本品为高效、作用持久的三环类抗组胺药,为选择性外周H1受体拮抗剂。可缓解过敏反应引起的各种症状。

31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枸地氯雷他定片

英文名称:DesLoratadineCirateDisodiumTablets

汉语拼音:JudilvleitadingPian

2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为枸地氯雷他定。其化学名称为:8-氯-6,11-二氢-11-(4-亚哌啶基)-5H-苯-[5,6]环庚[1,2-b]吡啶枸缘酸氢二钠盐二水合物。

化学结构:

分子式:C25H25ClN2O7Na2.H2O

分子量:.92

3性状

本品为薄膜片,除去包衣后是白色或类白色。

4适应症

本品用于缓解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及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全身及局部症状。

5规格

8.8mg(按C25H25ClN2O7Na2计)。

6用法用量

成人及12岁以上的青少年:口服,每日一次,每次一片。

7不良反应

本品主要不良反应为口干、嗜睡、困倦、乏力等。

本品在体内快速转化为地氯雷他定,文献报导地氯雷他定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头晕、头痛、困倦、口干、乏力,偶见嗜睡、健忘及晨起面部、肢端水肿。

在一系列以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为适应症的临床试验中,患者按每天5mg的推荐剂量服用地氯雷他定,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安慰剂组高3%。超过安慰剂组的最常见不良反应为疲倦(1.2%)、口干(0.8%)和头痛(0.6%)。

在地氯雷他定上市后罕有过敏性反应报道,包括过敏和皮疹。另外罕有心动过速、心悸、肝酶升高及胆红素增加的报道。

8禁忌症

对本产品活性成份或赋形剂过敏者禁用。

9注意事项

1、由于抗组胺药能清除或减轻皮肤对所有变应原的阳性反应,因而在进行任何皮肤过敏性试验前48小时,应停止使用本品。

2、肝功能不良、膀胱颈阻塞或尿潴留、尿道张力过强、前列腺肥大、青光眼患者应遵医嘱用药。

3、若发生嗜睡或头晕,请避免开车和操作机器。

4、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10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由于尚无孕妇使用枸地氯雷他定的临床资料,怀孕期内使用枸地氯雷他定的安全性尚未确定,除非潜在的益处超过可能的风险,怀孕期内不应使用枸地氯雷他定。

地氯雷他定可经过乳汁排泌,因此不建议哺乳期妇女使用枸地氯雷他定。

11儿童用药

枸地氯雷他定对12岁以下儿童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未确定。

12老年用药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13药物相互作用

未进行枸地氯雷他定相关试验。本品在体内快速转化为地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相关文献资料报导中,地氯雷他定临床试验中未发现地氯雷他定存在有临床相关意义的相互作用。地氯雷他定在与阿奇霉素、酮康唑、红霉素、氟西汀和西咪替丁的多剂量药物相互作用试验中,血浆浓度未出现有临床相关意义的改变。然而地氯雷他定的代谢酶尚未确定,因此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尚不能完全排除。

地氯雷他定与其他抗交感神经药或有中枢神经系统镇静作用的药合用会增强睡眠。

进食与饮用葡萄柚果汁对地氯雷他定的分布无影响。

地氯雷他定与酒精同时使用时不会增强酒精对人行为能力的损害作用。

14药物过量

未进行本品活性成分相关试验。本品在体内快速代谢转化为地氯雷他定,有文献报导地氯雷他定相关资料。

服药过量时,应考虑采取标准治疗措施去除未吸收的活性成分。建议进行对症及支持治疗。在一项对成人和青少年进行的多剂量临床试验中,受试者接受高达45mg的地氯雷他定(临床实际用量的9倍),临床上未观察到不良反应的发生,但有使心电图Q-Tc间期延长的可能。地氯雷他定不能通过血液透析排除,是否可以通过腹膜透析排除尚不确定。

15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

枸地氯雷他定在体内转化为地氯雷他定发挥作用。地氯雷他定为非镇静性的长效三环类抗组胺药,为氯雷他定的活性代谢物,可通过选择

性地拮抗外周H1受体,缓解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或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相关症状。另外,体外研究结果,地氯雷他定可抑制组胺从人肥大细胞释放。动物研究显示,地氯雷他定不易通过血脑屏障。枸地氯雷他定未进行相应的毒理研究。以下是地氯雷他定的毒理研究结果。毒理研究:急性毒性:大鼠经口给药剂量达mg/kg时出现死亡(按AUC计算,地氯雷他定及其代谢产物的暴露量约为临床推荐日口服剂量的倍),小鼠经口给药LD50为mg/kg(按体表面积计算,地氯雷他定约为临床推荐剂量的倍)。猴经口给药剂量达mg/kg(按体表面积计算,地氯雷他定约为临床推荐剂量的倍)时,未出现死亡。

遗传毒性:在回复突变试验阿司匹林肠溶片说明书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哺乳动物微粒体细菌基因突变试验)和染色体畸变试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诱裂性试验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中,未见本品有潜在遗传毒性。

生殖毒性:本品经口给药剂量达24mg/kg/日(地氯雷他定及其代谢物的暴露量约为临床日推荐口服剂量下AUC的倍)时,对雌性大鼠生育力无影响,经口给药剂量达12mg/kg/日(地氯雷他定的暴露量约为临床日推荐口服剂量下AUC的45倍)时,出现雌鼠受孕率下降、雄鼠精子数减少、精子活力降低和睾丸组织学改变,表明雄性大鼠生育力降低,经口给药剂量为3mg/kg/日(地氯雷他定及其代谢物的暴露量约为临床日推荐口服剂量下AUC的8倍)时,对大鼠生育力无影响。

大鼠和家兔经口给予本品,剂量分别达48和60mg/kg/日(地氯雷他定及其代谢物的暴露量分别约为临床日推荐口服剂量下AUC的和倍)时,未见致畸作用。雌性大鼠给药剂量为24mg/kg/日(地氯雷他定及其代谢物的暴露量约为临床日推荐口服剂量下AUC的倍)时,可见植入前丢失率增加,植入数和胚胎数减少;给药剂量为9mg/kg/日(地氯雷他定及其代谢物的暴露量约为临床日推荐口服剂量下AUC的50倍)或以上时,可见仔鼠体重减轻和翻正反射减慢;给药剂量为3mg/kg/日(地氯雷他定及其代谢物的暴露量约为临床日推荐口服剂量下AUC的7倍)时,本品对仔鼠发育无影响。

致癌性:通过氯雷他定的研究对本品的潜在致癌性进行了评估。小鼠和大鼠分别连续经口给予氯雷他定18个月和2年,雄性小鼠给药剂量达40mg/kg/日(地氯雷他定及其代谢物的暴露量约为临床日推荐口服剂量下AUC的3倍)时,肝细胞瘤(包括腺瘤和癌)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雄性大鼠给药剂量为10mg/kg/日,雌性和雄性大鼠给药剂量为25mg/kg/日(地氯雷他定及其代谢物的暴露量约为临床日推荐口服剂量下AUC的7和30倍)时,肝细胞瘤发生率显著升高。以上发现与地氯雷他定长期给药的临床相关性尚不明确。

16药代动力学

在I期临床试验中,男女各5名健康志愿者口服本品,每日一次,每次一片。其药代动力学参如下,Cmax分别为3.±0.ng/mL和3.±0.ng/mL,Tmax分别为2.5±0.3h和2.7±0.2h,Ka分别为0.±0.h-1和0.±0.h-1,T1/2α分别为2.60±0.41h和3.50±0.90h,T1/2β分别为26.70±3.03h和23.58±3.04h,MRT分别为27.48±1.83h和27.47±0.67h,AUC0-72分别为46.23±6.60ng·h/mL和49.30±6.34ng·h/mL,AUC0-∞分别为50.74±6.66ng·h/mL和53.81±6.06ng·h/mL。男性和女性健康志愿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相近。

17贮藏

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4

通用名称:盐酸西替利嗪滴剂

商品名称:杰捷

英文名称:CetirizineHydrochlorideDrops

汉语拼音:YansuanXitiliqinDiji

本品主要成分是盐酸西替利嗪,加有适当辅料制成的溶液剂。

化学名称:(±)-2-{2-[4-(4-氯苯基)苯甲基]-1-哌嗪基]乙氧基}乙酸二盐酸盐。

分子式:C21H25ClN2O3?2HCl分子量:.81

本品为无色至微黄色的澄清液体,味甜略苦。

用于季节性或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由过敏原引起的荨麻疹及皮肤瘙痒。

10ml:0.1g

口服。成人或6岁以上儿童,每次1ml,一天一次。或遵医嘱。如出现不良反应,可改为早晚各0.5ml。对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可用于2至6岁儿童,每次0.5ml,每日一次;或每次0.25ml,每日两次。

不良反应轻微且为一过性,有困倦、嗜睡、头痛、眩晕、激动、口干及胃肠道不适等。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1、肾功能损害者应减半量。

2、酒后避免使用。

3、司机、操作机器或高空作业人员慎用。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未进行该项试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未进行该项试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未发现有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的报导,但同时服用镇静剂时应慎重。

药物过量的症状,在成人可表现为嗜睡,儿童可表现为激动。本药无特效拮抗剂,严重超量患者应立即洗胃,采用支持疗法,并长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本品为选择性组胺H1受体拮抗剂。无明显抗胆碱和抗5-羟色胺作用,中枢抑制作用较小。

本品口服后由胃肠道迅速吸收。健康成人一次口服本品20mg,血药浓度达峰时间(Tmax)为1.1±0.5小时,血药浓度峰值(Cmax)为±83ng/m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h?ng/ml,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据文献报道血浆半衰期约为11小时,本品与蛋白结合率高,约70%以原形药物从尿中排泄,少量从粪便排泄。

密封,在阴凉处保存。

5

通用名称:盐酸异丙嗪注射液

英文名称:PromethazineHydrochlorideInjection

汉语拼音:YansuanYibingqinZhusheye

本品主要成分为:盐酸异丙嗪。辅料为:亚硫酸氢钠、氯化钠、维生素C。

化学名称:N,N,α-三甲基-10H-吩噻嗪-10-乙胺盐酸盐。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17H20N2S·HCl

分子量:.89

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

(1)皮肤粘膜的过敏:适用于长期的、季节性的过敏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对血液或血浆制品的过敏反应,皮肤划痕症。

(2)晕动病:防治晕车、晕船、晕飞机。

(3)用于麻醉和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包括镇静、催眠、镇痛、止吐。

(4)用于防治放射病性或药源性恶心、呕吐。

2ml:50mg

肌内注射。成人用量:

(1)抗过敏,一次25mg(1/2支),必要时2小时后重复;严重过敏时可用肌注25~50mg(1/2-1支),最高量不得超过mg(2支)。

(2)在特殊紧急情况下,可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至0.25%,缓慢静脉注射。

(3)止吐,一次12.5~25mg,必要时每4小时重复一次。

(4)镇静催眠,一次25~50mg(1/2-1支)。

小儿常用量:

(1)抗过敏,每次按体重0.mg/kg或按体表面积3.75mg/m2,每4~6小时一次;

(2)抗眩晕,睡前可按需给予,按体重0.25~0.5mg/kg或按体表面积7.5~15mg/m2,或一次6.25~12.5mg,每日三次。

(3)止吐,每次按体重0.25~0.5mg/kg或按体表面积7.5~15mg/m2,必要时每4~6小时重复;或每次12.5~25mg,必要时每4~6小时重复。

(4)镇静催眠,必要时每次按体重0.5~1mg/kg或每次12.5~25mg。

异丙嗪属吩噻嗪类衍生物,小剂量时无明显副作用,但大量和长时间应用时可出现吩噻嗪类常见的副作用。

(1)较常见的有嗜睡;较少见的有视力模糊或色盲(轻度),头晕目眩、口鼻咽干燥、耳鸣、皮疹、胃痛或胃部不适感、反应迟钝(儿童多见)、晕倒感(低血压)、恶心或呕吐(进行外科手术和〈或〉并用其他药物时),甚至出现黄疸。

(2)增加皮肤对光的敏感性,多恶梦,易兴奋,易激动,幻觉,中毒性谵妄,儿童易发生锥体外系反应。上述反应发生率不高。

(3)心血管的不良反应很少见,可见血压增高,偶见血压轻度降低。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症及再生不良性贫血则属少见。

尚不明确。

(1)已知对吩噻嗪类药高度过敏的人,也对本品过敏。

(2)下列情况应慎用:急性哮喘,膀胱颈部梗阻,骨髓抑制,心血管疾病,昏迷,闭角型青光眼,肝功能不全,高血压,胃溃疡,前列腺肥大症状明显者,幽门或十二指肠梗阻,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儿童,服用本品后痰液粘稠,影响排痰,并可抑制咳嗽反射),癫痫患者(注射给药时可增加抽搐的严重程度),黄疸,各种肝病以及肾功能衰竭,Reye综合征(异丙嗪所致的锥体外系症状易与Reye综合征混淆)。应用异丙嗪时,应特别注意有无肠梗阻,或药物的逾量、中毒等问题,因其症状体征可被异丙嗪的镇吐作用所掩盖。

(1)孕妇使用本药后,可诱发婴儿的黄疸和锥体外系症状。因此,孕妇在临产前1~2周应停用此药。

(2)哺乳期妇女应用本品时需权衡利弊。

一般的抗组胺药对婴儿特别是新生儿和早产儿有较大的危险性;小于3个月的婴儿体内药物代谢酶不足,不宜应用本品。此外还有可能引起肾功能不全。新生儿或早产儿,患急性病或脱水的小儿以及患急性感染的儿童,注射异丙嗪后易发生肌张力障碍。

老年人用本药易发生头晕、滞呆、精神错乱、低血压。还易发生锥体外系症状,特别是帕金森氏病、不能静坐(akathisia)和持续性运动障碍,用量大或胃肠道外给药时更易发生。

(1)对诊断的干扰:葡萄糖耐量试验中可显示葡萄糖耐量增加。可干扰尿妊娠免疫试验,结果呈假阳性或假阴性。

(2)乙醇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特别是麻醉药、巴比妥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或三环类抗抑郁药与本品同用时,可增加异丙嗪或(和)这些药物的效应,用量要另行调整。

(3)抗胆碱类药物,尤其是阿托品类和异丙嗪同用时,后者的抗毒蕈碱样效应增加。

(4)溴苄铵、胍乙啶等降压药与异丙嗪同用时,前者的降压效应增强。肾上腺素与异丙嗪同用时肾上腺素的α作用可被阻断,使β作用占优势。

(5)顺铂、巴龙霉素及其他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水杨酸制剂和万古霉素等耳毒性药物与异丙嗪同用时,其耳毒性症状可被掩盖。

(6)不宜与氨茶碱混合注射。

用量过大的的症状和体征有:手脚动作笨拙或行动古怪,严重时倦睡或面色潮红、发热、气急或呼吸困难,心率加快(抗毒蕈碱M受体效应),肌肉痉挛,尤其好发于颈部和背部的肌肉。坐卧不宁,步履艰难,头面部肌肉痉挛性抽动或双手震颤(后者属锥体外系的效应)。解救时可对症注射地西泮(安定)和毒扁豆碱。必要时给予吸氧和静脉输液。

异丙嗪是吩噻嗪类抗组胺药,也可用于镇吐、抗晕动以及镇静催眠。

(1)抗组胺作用:与组织释放的组胺竞争H1受体,能拮抗组胺对胃肠道、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或挛缩,解除组胺对支气管平滑肌的致痉和充血作用。

(2)止吐作用:可能与抑制了延髓的催吐化学感受区有关。

(3)抗晕动症:可能通过中枢性抗胆碱性能,作用于前庭和呕吐中枢及中脑髓质感受器,主要是阻断前庭核区胆碱能突触迷路冲动的兴奋。

(4)镇静催眠作用:可能由于间接降低了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的应激性。

注射给药后吸收快而完全,血浆蛋白质结合率高。肌注给药后起效时间为20分钟,静注后为3~5分钟,抗组胺作用一般持续时间为6~12小时,镇静作用可持续2~8小时。主要在肝内代谢,无活性代谢产物经尿排出,经粪便排出量少。

遮光,密闭保存(10-30℃)。

6

防风

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

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本品辛散微温,甘缓不峻,药力和缓,既入膀胱经,又入肝脾经。善祛风胜湿而发表、止痛、止痒、解痉,为治风通用药。无论外风、内风、风湿所致病症,也无论兼寒兼热,皆可投用。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1)风寒表证,风热表证,表证夹湿。

(2)风寒湿痹,风湿疹痒。

(3)破伤风,小儿惊风。

内服:煎汤,3~10g;或入酒剂、丸散剂。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本品味辛微温,伤阴血而助火,故血虚发痉及阴虚火旺者慎服。

7

荆芥

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土地上部分。花穗名荆芥穗。

辛,微温。归肺、肝经。

本品辛香发散,微温不烈,药力平和,入肺、肝经。生用长于发散,善散风解表、透疹止痒,为解表散风通用药,治表证及疹痒无论风寒风热皆可。炒炭性变收敛,善止血,治各种出血可选。

散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1)风寒表证,风热表证。

(2)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

(3)疮疡初起有表证者。

(4)(荆芥炭)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等证。

内服:煎汤,3~10g,不宜久煎;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捣烂外敷或研末调敷。荆芥穗发汗力强。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须炒炭用。

本品辛温发散,耗气伤阴,故体虚多汗、阴虚头痛者忌服。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ysjk/1188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