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a_7082970.html已知慢性丙型肝炎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近年对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肾小球疾患间的关系认识逐渐增多,许多研究也阐明了HCV感染与肾小球疾病的关系。常见的与HCV感染相关的肾脏疾病主要包括:冷球蛋白性血症性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及膜性肾病等。
当发生HCV肾损害时,其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特异性治疗。一般治疗与其他表现为蛋白尿性肾小球疾患的治疗相似,包括低盐饮食、适量优质蛋白饮食;有高血压时应积极控制高血压及高胆固醇血症,应予硝苯地平(心痛定)每次0.25~0.5mg/kg,每日分3~4次服用;必要时应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减轻蛋白尿,如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每日1~2mg/kg,每日分2~3次服用。
特异性治疗包括干扰素-α(IFN-α)及利巴韦林(RBV)的抗病毒治疗。由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发生严重溶血,因此在应用RBV联合治疗时应慎用。目前IFN-α在HCV相关肾脏疾病抗病毒治疗中的疗效不一:①冷球蛋白性血症肾小球肾炎。研究表明,HCV感染是导致冷球蛋白性血症肾小球肾炎的原因之一,有报道80%~%的冷球蛋白血症患者血清中或冷沉淀中HCVRNA阳性,冷球蛋白血症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特征为血尿和大量蛋白尿,不同程度的肾衰竭,对于HCV相关的冷球蛋白血症,IFN-α治疗有一定疗效。一项前瞻性研究中将53例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或联合应用IFN-α治疗组。结果在IFN-α组(万U,每周3次),60%的患者病毒血症消失,而对照组病毒血症持续存在,治疗有效的患者临床上血管炎症状明显改善,血清肌酐下降,尿蛋白排泄减少,但所有患者停用干扰素后病毒血症及冷球蛋白血症复发。由于IFN-α万U每周3次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因而人们提出使用不同剂量的IFN-α治疗。有报道对常规剂量IFN-α治疗无效的患者用IFN-α0万U,每周3次,治疗6周后循环中的HCVRNA及冷球蛋白被清除,肾病综合征缓解,随访18个月尿蛋白排泄为1g/日,HCVRNA转阴,但患者冷球蛋白血症可复发。另一报道用同样剂量IFN-α治疗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患者病毒血症持续缓解1年,但仍可测到冷球蛋白。上述研究表明,HCV相关的冷球蛋白血症用IFN-α治疗有一定疗效,但合适的剂量和疗程尚无定论,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②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一些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其病因也可能是HCV感染,因而对所有组织学确诊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即使血清转氨酶正常也都需明确血清中有无HCV感染。研究表明,HCV相关性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用IFN-α治疗有一定疗效。但对于HCV相关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伴血栓性微血管病变,应避免使用IFN-α,因为IFN-α本身可导致血栓性微血管病变。③膜性肾病。HCV也可能是导致膜性肾病的原因之一。与HCV相关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不同,HCV相关膜性肾病患者的补体水平正常,循环中类风湿因子及冷球蛋白阴性。对于HCV相关膜性肾病用IFN-α治疗的效果,各家报道也不尽一致。④临床上还可见HCV感染同时伴有一些少见的肾脏病变,如纤维丝状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及无冷球蛋白血症,用标准剂量IFN-α治疗后,病毒血症消失,肾功能改善,蛋白尿减轻。
目前,对合并肾脏疾病的HCV感染的治疗是困扰人们的一大难题。IFN-α的治疗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由于用IFN-α治疗时,有的患者肝脏组织学病变得到改善,而生化检查无反应,因此需进一步研究这种改善作用是IFN-α抑制病毒所致还是IFN-α直接作用。此外还应致力于研究根据病原学检查寻找合适的点作为停止治疗的指标。IFN-α治疗中不良反应产生的机制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以期使患者得以耐受长期的IFN-α治疗。当然,如前所述小分子物质(DAA)已经逐渐成为更好的选项。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yfbf/12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