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项目简介生殖道病原体核酸检测


sexually

STD

diseases

生殖道病原体核酸检测

sexuallytransmitteddiseases

性传播疾病

S

T

D

STD流行范围逐渐扩大化、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患者逐渐增多化、耐药菌株逐渐增多化,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公共健康问题。

性传播疾病(sexuallytransmitteddiseases,STD)是指主要通过性接触、类似性行为或间接接触传播的一组传染病。

性病不仅可在泌尿生殖器官上发生病变,而且还可以通过淋巴系统侵犯泌尿甚至器官所属的淋巴结,甚至通过血行播散侵犯全身各重要的组织和器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家庭幸福。

生殖道衣原体感染

淋病

非淋球菌型尿道炎

常见的性传播疾病

尖锐

湿疣

梅毒

艾滋病

生殖器疱疹

性疾病传播方式

1、性行为传播:性交是主要传播方式,占95%以上。

2、间接接触传播:通过污染的衣服或浴池中浴具传播,如梅毒、淋病、念珠菌病等。

3、血液和血制品传播:梅毒和艾滋病病毒可通过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传播。

4、器官移植、人工受精传播:如艾滋病。

5、医源性传播。

6、母婴传播:通过胎盘、产道和乳汁使胎儿感染梅毒、HIV等。

12

项目简介:

包括以下生殖道病原体——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低危HPV6、11型、单纯疱疹病毒I、II分型。

沙眼衣原体(CT)

易侵犯柱状上皮细胞,可引起非淋球菌尿道炎、宫颈炎与宫颈糜烂、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孕期和围生期感染、异位妊娠、输卵管不育及男性的附睾炎等,导致生育力降低甚至不育,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殖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道,不孕妇女中CT感染率为18%-20%。孕妇感染CT后可引起流产、早产、胎膜早破及新生儿感染。在未经治疗的CT感染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中,20%-50%出现眼结膜炎,10%-20%出现CT肺炎。

解脲支原体(UU)

主要感染泌尿生殖道上皮细胞,通过不同机制引起细胞损伤,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妊娠并发症、不孕不育及导致流产等。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无临床症状妇女中UU阳性率达50%,在孕妇生殖道的寄居率可高达80%,在非淋菌性尿道炎中的检出率为67.6%,在宫颈炎和阴道炎病例中UU的检出率为67%。

淋球菌(NG)

淋球菌是淋病的唯一病原体,其主要引起泌尿生殖系统的化脓性感染,可导致前列腺炎、盆腔炎、输卵管炎等严重并发症,男/女均可感染。淋病会影响性生活和生育若不及时治疗,淋球菌可进入后尿道或宫颈,向上蔓延引起泌尿生殖道和附近器官的炎症,如尿道旁腺炎、尿道球腺炎、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子宫内膜炎等。这些被感染器官炎症消退后易发生输精管或输卵管狭窄、梗阻,继发男性不育和宫外孕。导致胎儿发育异常、流产、早产等危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资料显示,每年全球约有万新增淋病患者,淋病在中国性传播疾病中的发病率位居第2,主要为淋病奈瑟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近年来,淋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断增加,给淋病治疗带来了严峻挑战。

人乳头瘤病毒6、11型(HPV6、11)

HPV对男性、女性均可感染,其引起的尖锐湿疣是我国的高发性病,其中HPV6、11型占总数90%,引起宫颈炎、尖锐湿疣、低度亚临床病变;溃烂疼痛;尖锐湿疣可发展成巨大疣,反复发作,造成患者思想负担。

医嘱录入方式

1.沙眼衣原体核酸扩增荧光检测(CT)

2.淋球菌核酸扩增荧光检测(NG)

3.单纯疱疹病毒分型核酸扩增荧光检测(HSV)

4.解脲脲原体核酸扩增荧光检测(UU)

5.HPV6、11型核酸扩增荧光检测(DWHPV)

6.生殖道病原体核酸检测3项(SZDBYT3)

7.生殖道病原体核酸检测5项(SZDBYT5)

医嘱套名称(别名)

看左边

?

具体项目名称看右边

?

1.沙眼衣原体核酸扩增荧光检测

2.淋球菌核酸扩增荧光检测

3.单纯疱疹病毒分型核酸扩增荧光检测

4.解脲脲原体核酸扩增荧光检测

5.HPV6、11型核酸扩增荧光检测

6.沙眼衣原体核酸扩增荧光检测

淋球菌核酸扩增荧光检测

解脲脲原体核酸扩增荧光检测

7.沙眼衣原体核酸扩增荧光检测

淋球菌核酸扩增荧光检测

单纯疱疹病毒分型核酸扩增荧光检测

解脲脲原体核酸扩增荧光检测

HPV6、11型核酸扩增荧光检测

该检测项目已正式应用于临床

标本要求:

放入细胞保存液的拭子,尽快送检。

送检时间:

8:00-16:00(周六日也可送检)

报告时间:

8个工作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hlzs/1145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