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眼干、口干同时发生且难以缓解,则需要警惕一种名为“干燥综合征”的疾病
目前干燥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疗效往往不甚理想
五,长期低热不退并伴有关节疼痛
专家介绍:
三,眼睛经常感觉有沙子、视物模糊、角膜炎、结膜炎反复发作
一,反复饮水、用滴眼液,仍然不能缓解口干、眼干症状
五种症状必须警惕
调理之余重在治疗
从中医角度来说,肝肾不足、阴虚内热、燥热成毒,是导致这种疾病的主要因素,根据辨证施治原则长期服用“养阴活血生津汤”,不仅能改善症状,还能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秋风在带来凉意的同时也带走了空气中的水分,不少人陷入了这样的烦恼:常常感到口干舌燥,即使频频喝水,嘴唇也会不知不觉地开裂;鼻腔似乎肾炎性肾病综合征总有干燥感,一不小心还容易出血;喉咙也痒痒的,不自觉地干咳,却总是咳而不爽这就是中医所说的“秋燥”表现
干燥综合征引起的干燥比一般的秋燥、咽喉炎、干眼症等来得更为严重,具体来说有以下特点:
四,不明原因反复发作腮腺炎、严重龋齿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三上午(上海市中医医院芷江路总院);每周二下午(上海市中医医院石门路分院)
二,口干得难以入睡,或半夜醒来;进食时需用汤水送食
干燥综合征可单独存在,也可继发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前者称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后者称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
到目前为止,引发干燥综合征的具体原因尚不明确,但往往有姐妹、母女同时患病,或母亲患干燥综合征,女儿得系统性红斑女生第一次性体验痛狼疮的情况可见,干燥综合征的发病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因素,且患者多为女性,发病年龄一般在30岁至50岁左右
专家提醒,身体发出的“干燥警报”未必都是秋燥引起的
应对秋燥,关键在于调理和预防,首先要注意补水,多吃些萝卜、莲藕、荸荠、梨、蜂蜜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也可用金银花、决明子、菊花泡茶饮用尽量少食或不食辣椒、葱、姜、蒜、胡椒、酒等燥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之物
采写/本报记者陈俊珺
如果干燥综合征长期不愈,患者还会出现舌面干、舌质红、舌头光滑如镜面,同时伴有疼痛、裂纹、溃疡等症状有些患者会出现腮腺、颌下腺反复肿大,并伴有压痛、发热等
苏晓 上海市中医医院风湿科主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青春期性冲动学会风湿病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医院免疫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擅长各种风湿、免疫性疾病和不明原因蛋白尿、口腔溃疡以及亚健康状态的调治
干燥综合征,顾名思义会表现为眼、口等处的干燥,主要是由于患者的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的腺体功能出现异常,甚至萎缩引起的从疾病的性质来说,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似,是人体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对人体造成伤害所致
苏晓主任指出,干燥综合征患者首先需要戒烟、戒酒,不滥用补品盲目提高免疫功能,注意休息,避免疲劳
由于唾液腺分泌唾液减少,患者即使频频饮水还是无法缓解口干吃固体食物,甚至吃饭时也必须用水送下,半夜经常醒来饮水解渴严重的甚至持续性冲动会引发猖獗龋齿,因为口腔内缺乏唾液,患者的牙齿会呈粉末或小块状破碎,最后只剩下残根
苏晓主任提醒,虽然引起口干、眼干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眼下常见的秋燥外,还有糖尿病、尿毒症、某些药物、焦虑等,但如果眼干和口干同时发生,且程度较为严重难以缓解,就不能大意,发现以下五种症状时,应该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唇腺活检是目前诊断干燥综合征的“金标准”:
一旦确诊患了干燥综合征,仅靠饮食和调理是不够的,患者必须长期接受正确、系统的治疗否则,严重的干燥综合征会影响呼吸、肝胆、消化道、神经、肌肉、血液系统等,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或冠心病等并发症
随着秋意渐浓,口干、唇干、咽痛、眼痒成了不少人眼下的小困扰种种干燥不适常常被习痛性眼肌麻痹惯性地认为是秋燥的表现
上海市中医医院风湿科主任苏晓提醒,身体发出的“干燥警报”未必都是秋燥引起的她告诉记者,在前来就诊的患者中不少人原以为自己只是换季才出现干燥不适,其实是患上了一种名为干燥综合征的疾病如果对这种病缺乏基本认识,可能会耽误及时发现和治疗
由于泪腺分泌功能下降,导致眼睛异常干燥患者的双眼不但会有“沙粒感”、烧灼感、畏光、眼睑沉重,还容易出现结膜炎、角膜炎、视力下降等症状,严重者还会“欲哭无泪”
干燥“元凶”未必是“秋燥”
中医认为,燥是无形之邪,人容易在秋冬季节受到燥邪侵扰,干燥的空气会加速水分通过皮肤粘膜的蒸发,从而导致皮肤干涩、鼻燥、唇干、头痛、咽痛、干咳、大便干结等秋燥症状
北京有哪些专科医院治疗白癜风皮肤白癜风如何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byjj/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