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丨肾综合征出血热,也许真的需要了解和


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m.39.net/pf/a_7282164.html
高校学生患出血热离世

年12月17日,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岁学生陈浩(化名)死亡,医院诊断其患流行性出血热,关于发病的原因,还在调查中......

来自网络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pidmichmorrhagicfvr,EHF),又名肾综合征出血热(hmorrhagicfvrwithrnalsyndrom,HFRS),简称“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Hantavirus,HV)引起,以鼠为主要传染源,可通过呼吸道、伤口、消化道等多种途径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高热、低血压、出血、少尿及多尿等肾功能损害为特征。流行性出血热为我国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

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其次为欧洲和非洲,美洲病例较少。中国每年的出血热病例占世界病例总数的90%以上,是汉坦病毒感染危害最严重的国家。

流行病学分析

~年中国有29个省(区、市)报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共报告发病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0./10万;共报告死亡例,年平均报告死亡率0./10万。

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其流行特征表现为:

①各年龄段都有发病的可能,高发年龄段30~59岁,占总病例数的65.85%。存在性别差异,男女发病性别比例为3.14∶1,男女死亡性别比例为3.39∶1,男性多于女性。

②具有职业性,农民最易感染流行性出血热。

③一年四季均有流行性出血热发生,但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呈现春季和秋冬季两个发病高峰,11月份是每年发病的最高峰。

④有明显地区特性,疫情主要集中在陕西、东北和华东地区。

病原体,流行环节病原体

汉坦病毒属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为负性单链RNA病毒,形态呈圆或卵圆形。根据抗原性和基因结构的不同,目前至少有10余种型别,我国流行的主要是Ⅰ型(又称野鼠或姬鼠型)和Ⅱ型(又称家鼠型)。汉坦病毒不耐热和不耐酸,56℃30min和℃1min可灭活,pH5.0以下易灭活。对紫外线、γ射线照射及一般消毒剂(碘酒、乙醇、甲醛、来苏尔等)亦敏感。

流行环节

宿主动物

汉坦病毒(HV)具有多宿主性,每一血清型HV各有其主要(或原始)的宿主鼠种。迄今全世界已发现种陆栖脊椎动物自然感染,HV我国发现67种,在我国经研究确证的主要(原始)宿主鼠种为野栖的黑线姬鼠和以家栖为主的褐家鼠。林区的朝鲜姬鼠和实验用大白鼠在特定条件下,也可成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目前对出血热传播途径存在着多途径的看法,认为可能的传播途径有3类5种,即:动物源性传播(包括通过伤口、呼吸道和消化道3种途径传播)、螨媒传播和垂直传播,其中动物源性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鼠类通过其唾液、尿液等含有病毒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直接撕咬人等途径,直接或间接传染给人,导致人发病,人群普遍易感,在常有野外工作或活动的农民、学生等群体中发病率高。

人群易感性

人对姬鼠型和家鼠型HV都易感,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大部分人呈隐性感染状态。感染后产生的抗体可持续多年,二次感染发病罕见。

宿主动物

我国出血热的主要宿主鼠类:黑线姬鼠和褐家鼠。

黑线姬鼠

研究证明黑线姬鼠是安徽等地野鼠型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动物。黑线姬鼠是小型野栖鼠类,体长65~mm,尾长与头躯长相近。背部中央有一条黑线条纹,从两耳间一直延伸至尾基,南方少数地区黑线姬鼠的黑线不明显。

主要习性 黑线姬鼠喜居于向阳、潮湿、近水处。在农业区多栖息于田埂、防风林堤坝和土丘上。在苗圃、果园、荒地也可发现。活动以夜间为主,黎明和傍晚甚为活跃。不冬眠,春、秋活动频繁。其栖息场所常随采食场所而变动。洞穴较简单,无一定规律。每年繁殖3~5胎,每胎5~7只。春、秋各有一个繁殖高峰,一般以秋峰为主,冬季很少繁殖。

褐家鼠

研究证明褐家鼠是山东家鼠型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动物。是家栖大型鼠,体长~mm,尾长等于或稍短于头躯长,耳短而厚,前折不及眼。背部棕褐色至灰褐色,腹部灰白色,尾毛上黑下白,稀疏,鳞片明显。

褐家鼠为常见家栖鼠亦栖于野外,在居民区喜居于建筑物下层及比较潮湿处。在厨房、垃圾堆、暖气沟、冷库和下水道等处常见。也分布在居民点周围的农田、沟渠、场院等地。以夜间活动为主,傍晚和清晨各有一个活动高峰,无人处白天亦照常觅食。褐家鼠性多疑,对新出现物品常观察、回避一段时间。能游泳和潜水。繁殖力强,条件好时每年可繁殖6~8次,每胎7~10只。仔鼠3个月成熟,寿命可达2年左右。

临床症状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潜伏期一般为2~3周

发热是本病早期必有的症状。发热同时,即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多表现为头痛、腰痛、眼眶痛(合称“三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

此外,还伴随毛细血管损害征,如充血、渗出和出血现象,皮肤充血潮红主要见于颜面、颈、胸部(合称“三红”)等部位,重者呈酒醉貌。

来自网络

典型病例呈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等五期,典型症状可以用“高热眼红酒醉貌,头疼腰疼似感冒,皮肤粘膜出血点,恶心呕吐蛋白尿”来概括。

出血热预防和控制

从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性措施防控本病。针对这些HFRS重点地区防治工作不能松懈,要因地制宜地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和措施,坚持贯彻“灭鼠和免疫并重”的总体防控策略,坚持开展以科学灭鼠和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包括:灭鼠防鼠、灭螨防螨、个体防护、食品管理和污染物消毒、流行病学监测等,更应做好免疫规划疫苗接种项目,还要坚持开展健康宣教、加强卫生综合治理、强化专业培训等措施,以实现对HFRS的有效控制。

灭鼠防鼠

防鼠灭鼠是预防汉坦病毒感染的主要策略。

灭鼠应加强领导,全面规划,深入宣传,发动群众,查清鼠情(种类、密度、组成等),分片包干,大面积同时进行。以毒饵法毒杀为主,每年进行2~3次突击灭鼠,时间选在出血热流行季节前。

防鼠的主要方法是搞好环境卫生,藏好食物,消除鼠类隐蔽处所等,以改变、破坏适宜害鼠生活的环境条件,以降低害鼠密度,是生态防治的重要手段。

应控制人类社区附近的鼠类种群密度,并将鼠类排除在家之外。

个人防护

个人应避免接触鼠的尿液,粪便,唾液和筑巢材料,并且在清洁啮齿动物感染区域时应遵循下述安全措施。

城市公共卫生与鼠(二):鼠患侵袭后的家庭清洁和消毒

灭螨防螨

在出血热高发区进行野营、施工、农垦等野外作业单位,于出血热流行季节,对有螨的工棚、宿舍等,可用中国农药信息网登记灭螨药物喷洒灭螨;田间作业人员应穿鞋,扎袖口、裤脚口,衣服高挂,不坐草地和草堆;注意保护皮肤,如有破损,及时消毒包扎。

食品管理和污染物消毒 

搞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食物保藏工作,防止鼠排泄物污染。剩饭菜须充分加热后方可食用。

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可提高人群特异性免疫力,是预防该病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是经过灭活处理的、含有I型和Ⅱ型汉坦病毒(双价)蛋白质疫苗。由于是灭活疫苗(死病毒疫苗),所以接种该疫苗不会因感染活病毒而发病。

接种人群:高发地区16-60岁的适龄人群,尤其是接近60岁的农民和刚满16岁的学生,应尽早前往所在区县疾病控制中心、乡镇卫生院或村医处,积极接种出血热疫苗;外出务工人员应借返乡探亲等时机接种疫苗。

接种程序:该疫苗共接种3针次,前两针间隔14天,第三针间隔一年。前两针为基础免疫,至关重要,任何原因导致的第二针没有及时、按期接种,都应当重新开始免疫。

疫情应对

发生可疑出血热病人时 

①对可疑病人及时取血检测特异性抗原、抗体等。

②抓好“三早一就”(早发现、早治疗、早休息,就近治疗),把好“三关”(休克、出血及肾功能衰竭关)。

③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明受染原因和地点,采取相应的灭鼠防鼠等预防措施。

④对与病人在相同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进行医学观察,以便早期发现病人,及时治疗。

核实出血热暴发疫情后 

①落实灭鼠、防鼠措施,按照出血热防治工作的有关要求进行灭鼠,灭鼠3周后的鼠密度应到室内1%以下、室外3%以下

②组织医疗力量救治病人,抓好“三早一就”。

③应急预防接种:对暴发点内的高危人群应急预防接种,接种率应到75%以上,防止疫情蔓延.

④环境治理;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整治和改善增卫生条件。

⑤健康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及有效方式,在发生暴发疫情的地区,开展出血热病知识宣传,增强群众防病意识。

参考文献陕西疾控,江苏疾控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zzbx/1371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