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婴被水烫伤妈妈的急救连医生都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8.html

当孩子发生烫伤事件时几秒钟的瞬间,家长的一个选择,或许能改变TA的一生。不要再让悲剧发生了!

案例一

浙江宁波一名3岁男孩,因撂倒了桌子上的电热水壶,滚烫的开水撒出来烫伤了他的胸口和两个上肢。胸口还烫出了水泡,平日里负责带孩子的外婆一看立刻想起老家治疗烫伤的土方法,便急急忙忙从厨房里抓了一把盐撒在外孙的胸口上。顿时孩子哭声震天。

一家医院,医生确诊孩子全身约15%的面积烫伤,胸口是三度烫伤,两个上肢伤势稍微轻一些。

接诊的医生听说家长来之前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听了都“傻”了。如果胸口上不撒盐,孩子的伤情不会发展到三度烧伤。因为伤口外漏,撒上盐后会在局部形成高渗环境,导致伤口周围组织细胞严重脱水、坏死,会刺激神经让你感觉疼痛,加重伤情,还可致伤口迁延不愈。如果盐不干净有细菌,还会引起感染。医生告诫到,发生烫伤后不要依偏方自行处理,千万不要涂抹酱油、醋、酒、牙膏以及其他有色物质,以免造成创面细菌感染,影响医生对烫伤深度的判断。

案例二

上海有一位4岁的男孩,有一天肚子饿了,看到妈妈刚煮好的米线,手舞足蹈的跑了过去。没想到“哗啦”一声,盛米线的碗被男孩不小心碰翻了,热气腾腾的米线飞溅在手上和胸前,孩子疼的哇哇哭了起来。

当时男孩被热米线烫伤了,总烫伤面积有半个巴掌那个大,又红又肿。孩子的爸爸看到后心急如焚,突然他想到一个“好主意”。老家老人常说一个治疗烫伤的土方非常灵,用酒敷可以消肿止痛,防止起泡。于是把家里的一箱红星二锅头搬了出来。

孩子的妈妈把他的上衣脱掉,爸爸把二锅头酒打开,一瓶瓶的浇在孩子的皮肤上。56度的二锅头用了ml,52度的用了ml。孩子疼的哭的哇哇直叫。慢慢的孩子不哭了,凌晨左右,孩子开始昏昏沉沉瞌睡了。

天亮了,平常这个时候他早已起床了。但孩子还在睡觉,怎么喊他都喊不醒!孩子爸妈突然有一种不祥预感,医院。急诊医生听完孩子爸妈描述后,初步诊断为“急性酒精中毒”,立即给以纳洛酮解酒等对症治疗。但孩子仍然没有醒来,还有不停的呕吐,医院。医生检查发现孩子昏迷不醒,双侧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很快住进了重症监护室(ICU)。医生诊断为“1.急性酒精中毒;2.急性脑水肿;3.两度烫伤;4.代谢性酸中毒”。经过积极抢救孩子终于睁开了眼睛。

案例三

再看看这是一个年轻妈妈悲伤而愤怒的留言。

再说一个病例,这是一个惨痛的悲剧。曾经有一个不到5岁的小男孩,被烫伤后,妈妈轻信了家里人说的偏方,用不知哪里找来的药膏(可能是某无行医资质的人私自配置的)涂抹在孩子伤处治疗,不见好转后,急诊入院治疗。数日后孩子抢救无效去世。死因鉴定是因大面积烫伤并发感染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这个病例来自一本医学期刊论文。由于论文中的病例仅仅从学术角度分析了病例,并没有介绍病例背后的故事。这位妈妈懂烫伤的急救常识吗?如果不懂,为什么宁肯轻信偏方,也医院看一看呢?

对于这些疑问,没人知道,更没有如果。也许我们能够做的就是通过更多的医学科普文章,让更多的人吸取悲剧中的教训,从而避免悲剧的发生。

但也有值得欣慰的案例。曾经有一次急诊,医院收治了一个被℃洗澡水大面积烫伤的男婴。当时孩子被烫伤后,家里的其他人医院,一刻也不能耽误。而孩子妈妈却力排众议,在第一时间先用冷水冲烫伤处,及时有效地降低孩子被烫伤皮肤表面的温度,散去余热,减轻孩子的伤痛,医院。医生看了孩子的伤口处理后,真心为孩子的妈妈点赞。这同样是一位很有急救素养的妈妈。

这个男婴是幸运的,被烫伤后有一个懂急救、“力排众议”的妈妈。由于家长对孩子前期处理及时得当,在后续手术治疗时省了很多事,孩子也少遭了很多罪。

在临床烫伤病例中,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懂得这些急救常识。有一16个月大女婴,家长在冲奶粉时,桌子上满满一水杯的热水被孩子碰倒,滚烫的热水全倒在孩子的身上。医生第一眼见到这个女婴时,孩子的头、面、颈、胸等部位不仅大面积烫伤,而且伴有数不清的皮肤破损。经询问才知,原来当时孩子被烫后,全家人都慌了,手忙脚乱地赶紧把孩子的衣服裤子全部脱掉,孩子的多处皮肤被扯破。

这样的烫伤急救是极为错误的,不仅给孩子平添了数不清的伤口,还给后续治疗带来很大的干扰,孩子一直哭闹不止,遭了不少罪。其实,烫伤之后正确的急救方式应是先冲后剪,即先用冷水冲洗,然后再剪掉衣服。

下面系统介绍一下,烫伤后的应急处理。这些常识不仅适用于儿童,成人也是适用的。

一旦发生意外烫伤,请一定要牢记以下急救步骤:

第一步:用水冲。家长们一定要切记,孩子烫伤后,要先用干净流动的冷水对创面进行冲洗降温,即“冷却治疗”,最好持续半小时。这样做的目的是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烫伤处的温度,还可以有效减轻烫伤处进一步损伤。如果不能及时用冷水冲,那么用冷水泡也是可以的。不建议用冰块冰敷,防止冻伤。如果要用冰块,建议用干净柔软的纱布包好,再敷患处,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

第二步:剪衣物。冲洗降温后,要去掉孩子烫伤处的衣物,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会加重烫伤处的热伤害。同时要注意,有很多家长在孩子烫伤后,不是去剪衣物,而是去脱衣物,这样会导致由于烫伤后的粘连而加大孩子的创面,所以我还是建议去剪。

第三步:盖伤口。在做完以上两个步骤后,要用干净的布巾把孩子的烫伤处盖住。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细菌感染,有一点各位家长一定要知道,烫伤处如果被感染,严重的是可以致命的!

第四步:送医院。孩子被烫伤紧急处理后,视情医院进行治疗,不要贻误治疗时机。哪些医院呢?这里需要特别提醒一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当经“冷却治疗”后,仍局部红肿、发热,疼痛难忍,且伤处长起了水泡,这时不要弄破水泡,医院就诊。另外一种是,皮肤焦黑、坏死,因许多神经受到损伤,疼痛反而不剧烈。这时,应避免创伤面污染和再次损伤,保持清洁,医院治疗。

介绍完了烫伤后的正确急救方法后,现实中有哪些是错误的烫伤急救呢?主要有以下几种错误方式:

第一种:我在上述病例中提到的,家长轻信偏方,给孩子敷私配的药膏,最终感染导致中毒性休克死亡。

第二种:在对烫伤患儿的临床治疗中,有的家长给孩子烫伤处撒一些诸如面粉、香灰等。这样的做法是极为错误的,不仅会给医生的清创带来很多困难,甚至还会使异物存留在组织里,影响伤处愈合。

第三种:还有的家长喜欢用酱油、牙膏治烫伤。特别是有不少人认为牙膏能消炎,治烫伤可防止感染。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无论是涂牙膏还是涂酱油,不仅会影响医生对伤情的判断,加大清创难度,也容易造成感染。

划重点:无论成人或儿童,烫伤后正确的处理步骤应该是:用干净流动的冷水对创面进行冲洗降温、剪掉烫伤处的衣物、用干净布巾将烫伤处盖住、医院进行治疗。千万不要轻信偏方。

(来源:现代金报三甲传真)

往期精选

1、护士必备技能:50项护理技术操作视频(超全整理)

2、好消息:万医护都可以凭此码免费游全国百余景区(附景区名单)

3、简易呼吸气囊到底如何使用?超详细的介绍!

年白衣天使求职应聘,就上“康强医疗人才网”,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zzbx/1345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