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体寒,大家并不陌生,尤其女性朋友更为常见,寒性体质人的最大特点就是怕冷,如每到冬季时节就会出现手脚冰凉,四肢发冷的情况,长期处于寒性体质的人群,身体健康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引发一些疾病。那么如何改变寒性体质呢?今天就教给大家超级实用的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寒性体质特征]
●畏风、畏冷、手脚经常冰凉,易伤风感冒。
●喜欢热食物和热饮料。
●不容易流汗。
●脸色嘴唇比较苍白。
●舌头带淡红色。
●精神萎靡不振,说话、动作有气无力。
●女性月经来迟,且天数增多,多血块。
寒为百病之源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写道:“今世人伤寒,或始治不对病,或日数久淹,困乃告医。医人又不依次第而治之,则不中病。皆宜临时消息制方,无不效也。”生活中我们见到的许多疾病,都是由寒气引起的。换句话说,寒气是许多病的根子。分析这些疾病的症状,就能找到寒气的影子;祛除寒气,就能达到治病治本的目的。
告别寒性体质的中医秘方
1、艾叶坐垫
坐垫法曾受到清代名医吴尚先的推崇。他曾在《理瀹骈文》中说:“若内服药不能达到或恐伤胃气者,以坐为优矣。”还介绍了一个简单的坐垫方子——艾叶垫,艾叶克,晒干,揉碎,用纱布包制成坐垫,让患者坐在上面。艾叶性温,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等功效。艾叶装在坐垫里,温暖之气从肠道进入人体,可以温暖五脏六腑,甚至可以治疗寒冷诱发的腹泻。坐垫法可以说“坐着就能增加阳气”。
最好将艾叶垫做成长条形状的,和现在的卫生巾很像,而且垫布最好用通透性好的棉纱布,方便药物的透发,除此之外,如果给药垫加热的话,温度也不要
太高,以防烫伤皮肤。
2、腹部进行热敷
对于寒性体质的MM来说,腹部最容易寒气上扬,影响全身,因此平时坚持拿热敷包敷在腹部部位,出行可以在腹部敷上暖宝宝。
MM们下半身血液循环不足,可以坚持泡澡。如果条件不足则可以以下半身坐浴实现。洗澡水中放入少许精油,能够促进血液循环。
3、经常敲胆经
不少MM上半身体热,下半身体寒,这其实跟下半身血液不畅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敲胆经的方式使得下半身血液循环畅通。平躺在床上,收缩腿部肌肉,在大腿外侧的凹陷处,进行推拉式按压,需要按压到有酸痛感即可。
4、足部按摩
寒从足生,做好足部按摩能够有效加快血液循环,而足部穴位则对应不少器官,按压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可在泡脚之后,对足部进行点压式按摩。
5、热水泡脚
每天晚上9点,是泡脚的最佳时机,此时人体开始进入每天的排毒期。泡脚能够加快血液循环,有效排出毒素,体寒的MM最好在泡脚热水中加入少许艾叶或者姜片,更能散去寒气,记得水温控制在40℃左右,以舒适不烫为宜,浸泡5分钟左右即可。
6、多吃含维生素食物
手脚冰冷与末梢血液循环情况有密切联系。而补充维生素E,有助扩张末梢血管,让末梢血液流通顺畅,记得要一直坚持哦。维生素E广泛分布于动植物油脂、蛋黄、牛奶、水果、莴苣叶等食品中,在麦胚油、玉米油、花生油、棉子油中含量更丰富。
7、吃温热属性食物
吃温热食物可以促进肌体血液循环,到了冬季,更需要温补,但是切忌摄入热性食物,出现寒性燥热更难调理。温热属性食物有牛肉、羊肉、海鲜类、四神、糯米、糙米、黄豆、豆腐、芝麻、红糖、核桃仁、芝麻、松子、韭菜、胡萝卜、甘蓝菜、菠菜、杏、桃、木瓜等。
8、多喝温补茶
体寒的MM平时最好多喝些具有温补效果的茶水,红茶、枸杞茶、乌龙茶、姜茶以及红糖茶都是不错的选择。
9、小型有氧运动
不少MM体寒事实上是由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因此在家做一些小型的有氧运动,会促进血液循环、驱散寒气。瑜伽、普拉提甚至近期流行的PIU健身操占用面积小,很适合在家进行。
专家特别提醒,寒性体质要想要好孕气,饮食上要多注意摄入温性食物,温性食物能使身体生热,机能兴奋,增加活力。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建议,且不用于商业用途。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白癜风早期能治愈吗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zzbx/1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