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勇拉住坠落者的手,让他们恒久安宁


北京皲裂中医医院 http://news.39.net/ylzx/bjzkhbzy/

三〇六

这是一次旷日持久的

寻医之旅

晔问

问尊严,问名声

问灵魂,问态度

……

READON「

郭志勇

拉住坠落者的手,

让他们恒久安宁

人物介绍

郭志勇,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医院肾内科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委员,全军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肾脏病专科分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军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华东肾脏病协作组常务委员,上海市肾病临床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肾脏病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等。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评为“优秀科主任”,获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长期主要从事于慢性肾脏疾病早期综合防治、梗阻性肾病、腹膜透析、肾移植。主编专著3部,在国内外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余篇,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十一五”科研基金、上海科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委中药领域科技支撑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基金资助,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一项、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二项。

采访笔记

“从前是个霹雳火的性子,科室同事被病人欺负了,甚至会以牙还牙,现在不会了,会想对方的难处,会抚慰同事的情绪,我想,这是岁月神偷,把棱角偷没了。”他笑说。

医院肾内科主任,主任医师郭志勇,现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委员,全军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肾脏病专科分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军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长期主要从事于慢性肾脏疾病早期防治、腹膜透析、梗阻性肾病及肾移植等临床工作。

慢性肾病十分之一的患病率,他说了这个数字,令我惊讶。“只是很多人不以为意,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都是诱因。”

去过香港,学会了随访制度,等8年晋升科室主任,他明确了慢性肾病管理平台和腹透与血透两个中心的发展思路。“门诊量12万一年,但是我们只有33张床位,周转量极大。”

他坦言,慢病是一架下滑的滑梯,肾脏病诱发因素控制好了,下滑趋势平稳,十年二十年安全度过,要是不加控制,那就一落千丈,“慢病管理不仅是医生的事,也更是患者自己的事,余生和病魔朝夕相处,看谁耗得过谁了。医生做的,就是竭尽全力拉住他的手,让他下滑慢一些,再慢一些。这就是残酷。”

直到现在,想起老主任崔若兰教授的严厉,他都不由自主打了“冷战”,“我是她博士生开山弟子,和老师说话,汇报工作,永远是想好了再说,论文没有五遍誊写是绝对通不过的,那时候总是噤若寒蝉。”他记得,跟教授一次查房,有同事电话响起,跑到一边去接,教授大怒,把病历嗖的一声往空中一抛,“查房还接电话,你别跟我了!”在场医生面面相觑,不敢出声。从此,他养成了习惯,查房不接手机,全院都知道了他这个习惯,“被吓出来的。”

他说,最遗憾是在孩子成长中的缺位,“孩子有学习困难,我推给妻子,妻子推给我,妻子也是医生,我们都在忙自己的课题,不到晚上十二点是不能就寝的,孩子就任其发展了,好在,这样的孩子非常独立,且学习很优秀,但他不愿做医生。”

他说,医学的核心价值是防范,不得病才是王道,做科主任以来,主持过多次筛查工作,“上医治未病”才是最有意义的。

空闲时,他打篮球,看比赛,他是三分球高手,NBA库里是他最欣赏的,“我喜欢他的出手,很多人说库里的投篮很怪异,模仿的动作更是千奇百怪。其实,库里在大部分时间里的投篮动作非常,非常规范!跟其他著名投手如雷迪克、诺瓦克、科比、乔丹一样,只是他的出手速率特别快。”

我说,很多玩野球的人是不懂得保护对手的。尤其一些不懂规则瞎积极的,他们停不住的时候,往往会让脚留在你落地的点上,或者你刚落地就给你撞飞了。像库里这种投篮,你上升时球出手,那么下降时,你有的是时间来思考一下你落地之后的人生了。

他点头称是,我想,一个神投手留给他的烙印,不止是球场上,还在于他对他这份工作的理解,未雨绸缪,积极面对即将来临的坠落。

1共同成长

郭志勇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高考那年,他其实最初更向往进入复旦、交大这样的名校。然而命运是这样安排的:几个同是军人家庭出身的同学,拉着他一块报了第二军医大学,同学名落孙山,他却阴差阳错提前被录取。

这个结果让他诧异。不过想到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军人,穿着军装,英气凛然,别人投过来羡慕的目光,郭志勇心里也涌起一阵自豪感。

当然,军校的生活并不轻松。每天早操、行军、实弹射击训练,定期野外拉练,生活条件也很艰苦,吃饭就坐在一个小马扎上,捧着碗吃,晚上就睡在硬邦邦的木板床上。

军校生涯的艰苦,没有使郭志勇感到苦不堪言,而是让他锻炼出了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这对一个医生来说至关重要。虽然天天训练非常辛苦,但是意志力和体能,对后来我临床上的工作有很大帮助。”

年大学毕业之后,郭志勇留在了医院肾内科。第二医院肾内科、内分泌科成立于年,当时的科主任是著名肾脏病专家崔若兰教授。年,崔教授创建了医院肾内科,并任肾内科第一任主任。所以郭志勇刚刚入科时,是和科室一同成长的。

当时医院肾内科刚创建几年,床位只有十几张,病人不多,透析条件也很艰苦。在医院中,肾内科位于一楼第三排的西侧,被大家戏称为“三下西”的地方。崔若兰教授学识渊博,为人严谨,学生们都要提前想好要汇报什么事,才敢敲门进她的办公室。“交”的文章,她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细细改过,反复几次,一篇文章至少要重新用文稿纸誊写五六遍才算过关。

崔教授的习惯是,每天四五点钟起床读书,7:30医院,晚上6点以后下班回家。大家以她为楷模,只敢上班更早,下班更晚。“如今她现在八十岁了,每周三上午还在主持疑难病例查房,平时也出特需门诊。从她的作风中,我们学到了很多,每个人都从内心里敬重她。”

年开始,郭志勇师从崔若兰教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他也是崔教授的第一位博士生,对于这一点,他感到非常自豪。

2肩负重担

0年,博士生毕业的郭志勇被公派到香港学习腹透管理。医院早在年就开展腹膜透析,多年来积累了不少经验,病人数不少,但是因为腹透之后的并发症等原因,掉队率也很高。这让大家意识到了腹透管理的重要性。郭志勇的老师是国际腹膜透析学会主席、香港肾科学会主席卢维基教授,尤其以腹透闻名医学界。

半年的学习过程,郭志勇收获非常大,他不仅主刀了腹透手术,并且参与了腹透手术后的随访、管理,也在心里埋下了一种腹透管理的情结。香港的腹透管理团队中,有医生,有护理,有营养师,他们会对病人进行定期的术后跟踪,腹透评估,并且每个月开展腹透例会,进行病情讨论。

郭志勇回到上海后,借鉴香港的腹透管理模式,在国内较早地建立了腹透随访中心,从1年正式启动,医院,做一些检查评估。目前,医院有腹透随访病人近人,因为随访及时、腹透管理水平较高,掉队率很低。为了让在家自己做腹透的病人做好并发症管理,他还特意编写了一本《居家腹膜透析指南》,让病人在家里就可以进行翻阅,参考。

8年,郭志勇接任了医院肾内科主任,在此之前,肾内科实际上经历过一次低谷。这时担子交到了他身上,需要更加努力地打拼。首先,他明确了管理制度,包括请销假、外出学习、每年的医教研任务等,奖惩分明,毫不含糊,公平公正,严格执行;每周一晚上7点开始的“科会”,也是这时候开始的,主要内容是学术讲座,病例讨论,病理读片,文献读书报告等,往往要持续三四个小时,晚上11点才散会。一直到现在,一个个春、夏、秋、冬过去,从未中断。“有人说,夏天太热,冬天太冷的时候能不能停一停?我还是一直坚持。但是当年的年轻医生们,现在都已经成家了,有了孩子要照顾,所以我会把时间会短一点。碰到一些重要的节假日,就通融一些。”

同样一直在坚持的,还有养成的查房不接手机的习惯。“当年有一次,我们跟随崔教授去查房,一个医生中间出去接了几次电话,老师非常生气,把病历往空中一甩,怒斥,这怎么查房,你们还像不像话?从此以后,科室所有人在查房的时候都不接电话了。一直到现在,查房这段时间我都不接手机,有时就连院领导找我也找不到。但是大家了解内情后都会谅解。”

3做生命的守护神

据统计,我国慢性肾脏病发病率已经达到10.8%,因为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越来越多,以及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肾脏疾病绝大部分是慢病,比如慢性肾小球肾炎,血管炎,狼疮,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肾结石,梗阻型肾病等,一共有几十种。在肾活检中,IgA肾病、膜性肾病发病率占据了前两位。

目前,医院肾脏科共有20位医生,陆续发展出了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梗阻型肾病、肾脏病理、慢性肾脏病随访管理五个亚专科,聚焦慢性肾脏病的综合管理。科室有33张床位,周转非常迅速,并且能够保证治疗效果。

很大一部分泌尿系结石与代谢有关,所以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病人,很容易得结石。医院肾内科近年来申请到6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重点研究为什么会形成结石。他们现在从结石的早期就开始干预,研究高钙尿症、肾结晶、肾结石这形成过程中的三部曲。

郭志勇提出了打造“一个平台,两个中心”的科室目标。“一个平台”指的是慢性肾脏病整体管理平台,两个中心是血液净化中心和腹膜透析中心。门诊量一年12万人次。因为医院泌尿外科实力强大,肾内科也借力泌尿外科,开展结石性肾病联合门诊。从5年开始,医院开始每年举办中国腹膜透析高峰论坛,邀请国内做腹透最顶尖的单位、专家进行交流,今年已经是第九届。

郭志勇表示,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尿毒症”是一种绝症,患病后就等于失去了一切希望。实际上,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技术都已经非常成熟,尤其是近年来腹膜炎已不再是困扰腹膜透析的难题,逐渐成为早期透析的最佳选择。自动化腹膜透析和新型腹膜透析液的出现和发展,更使腹膜透析的治疗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在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透析一段时间,将来还可以做肾脏移植。

“有的病人已经做了很多年腹透,正常上班,应酬交际,其他人根本看不出,他是透析病人。”郭志勇认为,这是技术进步的好处。“病人已经很自然地面对疾病了,医院三次,腹透可以在家做,照样可以工作。生命有两个泵,第一个是心脏,第二个是肾脏,任何一个都不能出问题。但是疾病来了谁都躲不了,得了肾脏病可能身体状况会下滑,但人生还很漫长。平时注意得好,下坡路就会平缓,几十年都没问题;不加注意的话,可能一下就走到底了。有时候看到病人身体情况往下走,不知道哪天是尽头,生命的残酷就在这里。所以我们有一个口号,做生命的守护神。能够让生命走得慢一天,就慢一天,我希望这些生命的坠落者,恒久安宁。”

口述实录

唐晔请问,医院肾内科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哪些?郭志勇一是慢性肾脏病早期综合防治。因为慢性肾脏病发病率很高。我们做的研究包括早期肾病筛查的生物标志物、如何综合管理与防治等。崔教授在血脂管理方面有很高的学术造诣,目前血压管理也在探索,肾内科还每天开设了专病门诊。我们建立了CKD不同分期的门诊,筛选高危人群,根据患者CKD分期调整随访频率,每周由医生和专职护士进行一次CKD3~5期重点患者随访管理。随访一旦发现问题就及时收治入病房。治疗方面,除了药物以外,我们也在摸索改善肾脏微循环的肾三联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第二个是梗阻性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向,这也是我们与泌尿外科合作的一个方向。肾结石发病率很高,尽管泌尿外科微创手术发展很快,但对这部分人群,我们要了解他们为什么会产生结石以及结石复发的原因。慢性肾脏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泌尿系结石,结石发病率和慢性肾脏病发病率趋于一致。我们进行了一些机制和药物干预的研究,获得多项国家自然基金与上海市科委重点基金等资助。我们研究发现,中药有很好的治疗前景,例如复方金钱草、肾茶等,着重探索它发挥作用的有效部位。在结石复发方面,结石与代谢因素有关,我们也在探索结石为何会复发以及影响复发的因素。第三是血液净化。腹膜透析是我科传统优势,从年就开始在国内率先开展腹膜透析,腹透液配方、腹透防水贴膜还有国产自动化腹膜透析机等都是我们早期研制的。最近几年,血液净化领域主要围绕腹膜透析置管的微创技术以及腹膜透析患者长期化随访管理。我们科已经连续9年举办了中国腹膜透析高峰论坛,今年是举办第九届,已经形成了一个品牌,每年都会吸引国内外知名腹透专家。血液净化方面,我科承担了全院的CRRT治疗,每年CRRT例次将近0多例,涉及危重症如严重烧伤、心脏外科大手术后脓毒血症等,采用多种血液净化模式治疗。最近又开展了二次膜式血浆分离技术,对一些危重症(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血管炎)、自身免疫性疾病(重症狼疮)、神经系统疾患(重症肌无力、脑炎)等具有一定的疗效;另外也开展了不同组合模式的血液灌流,目前正在与急诊室、重症监护室、感染科、风湿性免疫科以及神经内科开展一些组合式的血液净化,进行一些新技术的尝试。唐晔崔若兰教授有哪些方面让您难忘?郭志勇在我们入科以后,她告诫我们说,要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医生。怎么做一名合格的医生呢?需要勤奋,多读书。她对待任何病人,都会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有一些病人家里条件差,她还会买吃穿用品给他们。有一次年三十,一个住院的病人大咯血,她在家里接到电话,二话没说就放下碗筷,赶到病房,和我们一块抢救——大家都熬了一整夜,没人回去吃年夜饭。崔教授曾被评为模范军医,我一直以来,都以她为榜样。唐晔从医这么多年,您身上有了什么改变?郭志勇我原本喜欢运动,读书少,但在崔教授的影响下,养成了读书习惯;在军校里,我也学会了坚持,吃苦受累都不算什么,要是病人的病情没弄清楚,加班再晚,我也要想尽办法搞清楚。还有性格,做内科医生,棱角慢慢被磨光了。我原来性子急,一点就着,也跟病人有过争执。打篮球的时候,在场上队友该传的球没传,我会训人家。现在已经变得沉稳了。唐晔慢病管理,一般要注意什么?郭志勇慢病管理,一是靠医生,二是靠病人自己。有些病人依从性很差,表面上说肯定没问题,背后还是不听,所以医生要不停的去讲,不停地观察。我们有一个腹透的病人,来自贵州,做了腹透之后,还是三番五次发生心衰,按理说,腹透之后不应该心衰的。后来一次偶尔发现,虽然我们每次给他宣教,要限制盐分的摄入,她都说好好好,没有问题。但是她是贵州人,特别喜欢吃辣酱,偷偷吃——辣酱里盐分很多。我们发现以后及时劝阻,她才停止,以后就没有发生过心衰。有时候,病人之间的交流也很管用,我们给病人组织了一个肾友会,叫“长海之家”。有时候还组织病人去春游,让病人之间分享抗病心得。唐晔有哪些难忘的病例?郭志勇有一名刑侦法医,刚结婚不久就得了肾脏病,当时他非常悲观,觉得人生已经走到尽头了。但是在家做腹透之后,情况开始好转。他现在还在做法医,还生了孩子。腹透改变了他的人生,所以他对我们非常感激;还有一个女患者,喜欢唱歌,心态非常好,每次肾友会,她都来表演。我们当年最小的病人九岁,一直做腹透,现在二十多岁了,非常聪明,也很乐观。得了肾脏病,医生要给病人宣教,肾脏病是怎么一回事,可不可怕,是不是有办法可以治。我们现在将近八百个透析病人,都在正常生活或工作。唐晔您觉得,医学的核心价值是什么?郭志勇维持人类的健康。“上医治未病”,防患于未然很重要。虽然现在医学进步了,得了病可以去治疗,但归根结底,健康防患是最重要的,这是医生真正的价值。唐晔有什么遗憾的事情吗?郭志勇我和妻子都是医生,这一路走来,家里都顾不上。孩子很小的时候,来找我玩,我说去找妈妈,妻子说,去找爸爸吧——现在回想起来,历历在目,实在有些愧对孩子。从小到大,大多数时候孩子都是家里几位老人在照顾。我在家庭方面舍弃了很多,缺少了对孩子的培养,但是他独立能力很强,五岁就会自己会下饺子。现在他已经大二,在复旦附中毕业之后,去了美国读书。他也说,从小就锻炼了他的独立能力。唐晔您在业余生活都做些什么?郭志勇我喜欢篮球和游泳。我有颈椎病——平时看电脑、看书写作比较多,所以我有时候中午会去游泳,这对颈椎病有好处。从中学到现在,我一直都在打篮球,我擅长三分球,所以喜欢李楠、库里这些神投手,NBA、CBA各种球赛都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zzbx/1226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