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琪(化名)的幼儿园大班老师说,她上课四十分钟都看着老师,好专心喔;但是下课问她刚刚老师上什么,她却摇头说“不知道”。升小一时,她们那班只有十七个学生,功课跟不上,老师还有时间帮她补课;小二她转到三十人一班的大校,功课马上退到倒数第三名,作业写到一半就定格,在托管班总是最后回家的一个。
“她本来就比较害羞、容易放弃,功课一直落后下去,我怕她变得没自信,不能融入班级。因为她上课乖乖的,不吵人,我更怕她就此被当成空气,连老师也放弃她??”佳琪的爸爸一直以为女儿是不专心或是本来就不够聪明,后来才知道原来她是ADD(注意力不足亚型)。如今她升上初二了,生活能力还是很差,吃饭、洗澡、起床都要人催。
比起马上引人注意的“过动”行为,注意力不足是ADHD(注意力不足过动症)中较常被忽略的一个症状。ADHD的孩子主要有三大特质:过动、冲动与注意力不足,最常出现的是三种皆有的“综合型”,另有“过动与冲动”、“注意力不足”的两种亚型。宇宁身心诊所医师吴佑佑表示,整体来说,ADHD的男女比约四:一,注意力不足亚型的男女比却几乎是一:一;若刚好又是个文静乖巧的女生,会较难被发现。
主要影响层面:学习和生活
医院松德院区儿少精神科医师林亮吟说,过动症状容易随着孩子长大逐渐好转,但注意力不足跟冲动则不容易消失;孩子若有过动会影响行为,师长必须马上处理,但注意力主要影响学习和生活,有些孩子是等到上小学了,学习状况明显落后才被带去就医。
ADD孩子看来安静顺从,智力也正常,刚开始学习不会落后太多;后来师长才发现,怎么刚刚才教过,孩子却好像完全没学过。他们上课经常发呆,或专注在上课以外的事情(如教室外的噪音),该完成的作业没做完、考试该有的水平也打折扣、老师的指令只听一半,常被误认为是“不认真、不专心,态度有问题”或“本来就不聪明”。
此外,ADD孩子在生活上的混乱、无组织能力,经常让家长抓狂。台北市特教巡回辅导团资深老师李惠蔺说,他们经常丢三落四,抽屉、书包里满是被扭成纸团的考卷,却找不到需要签名的那张;作业写了三小时还在写,解数学题一题卡住就不愿再往下做;跟他们说外套记得带回家,说了一百次还是会漏掉。ADD孩子最常听到爸妈说的话应该就是:“跟你讲了多少遍?你到底有没有在专心?”
因为生活与学习上的失序,让ADD孩子的自尊自信日渐低落,也可能导致焦虑等情绪问题;有时他们的语言表达并不是很顺畅,听从游戏指令的速度太慢,也会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
用对方法,找回注意力
ADD孩子并非管教不当所致,注意力又是所有认知学习的最初关卡,因此及早发现并开始注意力训练,可明显改善困扰。除了请心智科医师诊断、接受治疗之外,师长首先要仔细观察并分析孩子注意力的问题出在哪,才能排除注意力不足的内外在因素,从生活中一步步帮孩子找回注意力。
一、确认注意力问题。心理师王意中建议,师长先要确认孩子最感困难的是哪类问题:集中性注意力(可否聚焦在当下从事的活动)、选择性注意力(可否排除不相干外在刺激)、持续性注意力(对当下活动可否持续一段时间)、转换性注意力(可否顺利从A活动转换到B活动)、分散性注意力(可否同一时间做两件事,如一边吃饭一边记得七点半提醒妈妈关瓦斯),针对问题找解药。
二、不只口头告诫“要专心”,需让孩子确实了解何谓专心。以投篮瞄准篮框或夜市套圈圈游戏的细节来比喻,或用手机录下他们专注写功课的画面,用易懂的文字、画面??等孩子熟悉的方式解释。
三、安排有秩序、可预期的生活节奏与环境。ADD孩子的组织能力差,更需利用外在的规律安定自己。因此,建立生活习惯,比如回家的例行公事是先把书包归位、功课写完,接着给家长签名,晚饭后才是游戏时间。让他们熟悉下一步该做什么,作业程序内建后自然可减少混乱的场面。
四、学习与评量上的减量和简化。ADD孩子动作慢,最怕被老师要求“留下来补写”和“出更多罚写”。王意中表示,这犹如无效的卡债协商,只会让他们欠下更多循环利息。因此,建议师长可在学习评量上让ADD孩子“改搭区间车”,比如作业三页变两页、数学十题变七题、考试时适当的延长时间、写完十五分钟的作业就给予鼓励,休息一会再接续下一段作业时间。
五、视觉听觉双重加强,步骤化交代事项。李惠蔺建议,老师上课要交代事情时,先提高音量喊孩子的名字,确认他们的眼神注意到你之后,再用简要的步骤化提示法,在关键词上特别强调。另外,师长也可请孩子自己把应做事项条列或画在黑板上。
六、抓住孩子黄金注意力时段,创造正面经验。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个专注力最有效率的时间点,师长应该利用这个时段跟孩子做注意力训练,在练习中间穿插孩子有兴趣的事项,比如溜直排轮、打球或看书,增强达成的动机。家长也要根据孩子的状况重设训练的起点,不要跟别人比,把目标切小一点;只要孩子这次多专注一分钟,就给有意义的赞美,让他们看见自己的“能”而非“不能”。等孩子大概小学中年级左右,开始发展后设能力时,让他们去意识到注意力的问题,慢慢训练自我监控的习惯。
ADD孩子并不是故意慢吞吞、不专心讨骂,在面对他们时,专家也提醒师长注意以下要点:
不用考试结果去评断孩子是否认真:注意力不等同于成绩,发掘孩子真正的困难,也许问题不是出在注意力,或许是数学的四则运算理解真的不好。
不归咎、不贴负面标签:“你真笨”、“像乌龟一样慢”这些令人沮丧的话语,不要轻易说出口。孩子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更多的挫败经验。
时间紧张时,只挑重点做就好:注意力训练应该挑有余裕的时间做;若遇时间紧张,减少一两个步骤,挑重点做就好,不要在细节上要求太多。
孩子看电视、打电动都很专心,注意力应该没问题?错!注意力是指大脑“主动”选择并接受外界讯息,而看电视、玩电脑或手机等3C产品是“被动”接受讯息。因此,如果孩子打电动和看电视可持续很久不中断,并不能因而判定注意力没问题。
★版权所有,转载请加注作者及出处,出处为亲子天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zzbx/11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