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公布根据影像学检查,你的诊断是


患者,男,32岁,因高热(39.9℃),排尿困难、乏力入院。既往史:膜性肾病,终末期肾病,1个月前行尸体肾移植。免疫抑制方案:巴利昔单抗诱导治疗;他克莫司,依维莫司和泼尼松维持治疗。最近曾接触一流感样症状儿童。患者体重无减轻,头痛,咳嗽,腹泻,皮肤损伤,可触及肿块。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无淋巴结病、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脏异常。实验室检查显示肌酐5.9mg/dl(之前为3mg/dl),尿素mg/dl,电解质和酸碱度正常,C反应蛋白mg/dl,血红蛋白10.5g/dl,白细胞计数/mm3,淋巴细胞/mm3和血小板,/mm3。尿液分析显示白细胞尿(白细胞83个/高倍视野),血尿(红细胞/高倍视野)和蛋白/肌酐2g/g。尿培养、血培养阴性。

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后仍高烧不退。为确定感染病因,行进一步检查,心电图未见心内膜炎症状,胸部CT正常,骨髓检查正常,乙肝和丙肝抗体阴性,巨细胞病毒聚合酶链反应(PCR)阴性,Epstein-Barr病毒PCR阴性,HIV抗体阴性。腹部CT显示右髂窝同种异体移植肾增大(13cm)。同种异体移植肾活检(见图1)。

肾活检显示(a)严重间质炎,可见巨细胞(箭头)和上皮样细胞(HE染色,放大倍数×)。(b)肾小管坏死,周围可见纤维组织,水肿和间质淋巴细胞浸润(HE染色,放大倍数×)。(c)间质性肾炎伴散在病毒包涵体(箭头)。(d)顶部小肉芽肿(HE染色,放大倍数×)。间质肉芽肿性炎症,典型腺病毒核内包涵体(箭头)(HE染色,放大倍数×)。

诊断:腺病毒相关性小管间质性肾炎

移植肾活检光镜检查显示肾小球隔室、血管正常,肾间质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显著水肿,巨细胞肉芽肿,病毒包涵体(图)。免疫荧光显示C4d阴性,真菌和结核免疫组化染色阴性。尿液、血液腺病毒PCR定性试验阳性。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给予患者Ig1g/kg/d,治疗2天;更昔洛韦1.25mg/kg/d,治疗3周;减少免疫抑制。21天后患者发热和肾功能改善(肌酐升至1.6mg/dl)。治疗结束后,血液腺病毒PCR定性试验阴性。

腺病毒是一种双链无包膜DNA病毒,经粪-口传播。移植患者腺病毒感染通常发生在手术后6个月内,儿科患者发生较早。

免疫活性患者可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和肺炎,少数可出现咽结膜综合征,胃肠炎和急性出血性膀胱炎。也有研究报道过中心静脉感染和播散性疾病(高死亡率)。实体器官移植患者,腺病毒可能与无症状病毒血症或特异性器官受累或播散性感染相关。受感染的器官通常是移植器官。播散性感染定义为2个或多个器官受累。本例患者自述近期与流感样症状儿童接触,可能是导致其感染的原因。

腺病毒感染累及肾脏可出现间质性肾炎,临床症状包括发热,排尿困难,血尿和肾功能减退。肾活检显示严重肾小管坏死伴或不伴出血,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部分患者可见肉芽肿形成)和病毒包涵体,细胞核增大,深染。治疗尚具争议,人免疫球蛋白,抗病毒药物如西多福韦,更昔洛韦和利巴韦林可减少免疫抑制。

信源:Unexplainedfeverandacutekidneyinjuryinakidneytransplantpatient.Kidneyinternational..90;-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zzbx/1124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