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分享睾丸卵黄囊瘤


今天我们邀请山东省医学影像研究所才华横溢的滕剑波主任介绍《睾丸卵黄囊瘤》的超声特征。

典型病例分享:睾丸卵黄囊瘤

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滕剑波

睾丸卵黄囊瘤(yolksactumor,YST)也称为睾丸内胚窦瘤,幼儿型胚胎癌,是向胚胎期卵黄囊、尿囊和胚外间充质方向分化的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临床少见,但却是小儿最常见的睾丸恶性肿瘤,70%~80%的小儿睾丸恶性肿瘤为YST。小儿YST几乎总是以纯YST形式出现,而成人YST通常作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的成分之一出现,成人纯YST极其罕见。

其临床表现为睾丸无痛性肿大(图1),少数迅速增大,可伴有疼痛、出血、坏死,双侧同时发病罕见。多数病例发生在小儿2岁以前,如能尽早发现并治疗,其预后较好。

图1病例1、男,1岁11月。睾丸卵黄囊瘤

YST患者的AFP及HCG均可增高,特别是AFP,是本病的一个重要生物学特性,是睾丸YST的重要瘤标,是诊断及检测肿瘤治疗效果或复发的重要指标。动态监测AFP水平可用于肿瘤的诊断、分期、预后及随访。胎儿早期由肝脏、胃肠道及卵黄囊产生,约90%的YST患者血清AFP明显升高,应当注意的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血清AFP可生理性升高。另外,含有卵黄囊瘤成分的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及少数具有胃肠道黏膜成分或肝细胞巢的畸胎瘤患者AFP也会升高

以往文献报道认为YST超声表现不具有特征性。YST发病率极低,临床罕见,故文献资料多为个案报道,对YST超声表现缺乏整体全面了解,超声诊断准确率较低。

我们的经验认为:YST声像图表现,可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

局限型肿瘤(图2、3)呈卵圆形,边界清楚,呈实性等回声或低回声,回声均质,局限性肿瘤伴多发小囊性结构,多小于1cm,余肿瘤实性回声较均质,小囊性结构与肿瘤的坏死囊变或出血有关,肿瘤内部多显示血流信号。

图2病例2、男,1岁。睾丸增大,睾丸内可见中等回声肿块,其内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的小囊样结构,

图3病例3、患儿,1岁,睾丸增大,睾丸内可见卵圆形中等回声肿块,其内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的小囊样结构。

弥漫型(图4、5)为睾丸被肿瘤组织所取代并回声不均,肿瘤内多血流信号丰富,肿瘤内部坏死明显时,可为混杂回声,肿瘤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图6)。

图4病例4、患儿,3岁,发现睾丸肿大,睾丸弥漫性肿大,整个睾丸均被肿瘤组织取代,回声不均,血流信号明显增多。

图5病例5、患儿,12个月,睾丸弥漫性肿大,整个睾丸均被肿瘤组织取代,回声不均,血流信号明显增多,可见多条粗大供血动脉,PSV10.3cm/s,RI0.58

图6病例6、患儿,1岁7个月,左侧睾丸肿大半年余,加重2个月,伴阴囊红肿,无经常哭闹,精神可。左侧睾丸弥漫肿大,无正常睾丸组织,回声混杂,可见多处不规则囊性结构,CDFI肿瘤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病理:镜下间质呈粘液水肿样,肿瘤内大部分区域为大片坏死区域。

小儿睾丸肿瘤最多见的即为卵黄囊瘤,但应与畸胎瘤、表皮样囊肿、性索间质肿瘤及小儿白血病睾丸浸润鉴别。

总之,我们认为睾丸内局限性肿块伴散在多发小囊样结构可作为YST较为特征性的超声表现。结合AFP测值及对YST的超声分型,可提示YST的诊断。

谢谢。

赞赏

人赞赏









































白癜风全国十佳医院
白癜风有治愈的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zzbx/1025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