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会等你
每天多一点自律
彭萦改变自己主创
ZTaCEO
创业者
撰稿人
性格分析师
萨默赛特·毛姆写道:「任何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学。」,大概就是说,无论何等微不足道的举动,只要日日坚持,从中总会产生出某些类似客观认知的东西来。不管是写文章还是健身,那种依靠日积月累所获得的思维和肌肉的改变都促使我们成为更闪亮的人,让我们来一起感受时间的力量吧!近几年,自律和拖延心理学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话题,本周末我会分享「升级你的操作系统——人人都要懂一点的心理学」。
高手是持续性自律,你是间歇式自虐
作者:良大师
来源:良大师(ID:lang-da-shi)
-01-
一位写作圈的年轻朋友,常和我交流,他文笔不错,才华满溢。
但从笔两年,仍粉丝了了,爆款平平,来向我求教。
我说写作这东西太个性化,没什么好建议,但有一点,就是寻找一个榜样。
小伙问我的榜样是谁,我说了一个自媒体作家的名字。
对方很惊讶:
「徐老师,你仰慕他啊?他的文章都是阳春挂面,没啥看头,每次就写千把来字,回答一些读者的问题而已......」
我说:「可你知道吗?人家每天都会写一篇,坚持了15年,有几个人能做到?这就是我佩服的地方。」
-02-
那作家,是我MBA教授的朋友,5年前,在深圳聚过几次,情况比较了解。
他不仅要写作,还要管理生意。
十几年来,每天6:00准时起床,跑步,写作,阅读,工作,直到晚上10:00,喝杯小酒,睡觉觉。
正是这种机械的,枯燥的日常,支撑了他在自媒体领域,成为一个马首是瞻的人物。
而且最有意思的是,有次我问他,这种极致的自律是如何修炼的?
他很诧异的回我:这不是什么自律,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
我当时就被雷到了,我们无法忍受的人间炼狱,竟是别人的茅厕一角,如此日常,不需要动员。
其实想想,见过诸多优秀之人,貌似都是如此,:
团建之后,仍赶回公司伏案做报告;
节假日仍然无休止的写作;
无论多晚,必须敲完最后一封回复,才能安然睡去。
这些高手的勤奋和自律,不需要额外的补贴,不需要意志力的调动,不需要去晒朋友圈,不需要自我感动,更不需要自我说服和强迫。
他们的自律,完全是一种巡航状态,持续、稳定、没有磕绊,自然而然......
想必,这就是高手和庸者的分水岭。
-03-
话说那位请教我的年轻人,两年内总计文章也就40多篇,虽有质量不错的,但还撑不起他想要的名分。
那些文章,如同一个个散点,极不规则的分布在时间横轴两侧。有时两个月发不出一篇,有时又一周连发5篇。
这种落差极大的节奏,想必也对应他的心境,有时云中漫步,悠然南山,有时又鸡血满格,踌躇满怀。
这应该也是大多数人的常态吧?总是游走于热血沸腾和得过且过之间。
镜中的小肚腩,让你懊恼似火,发了毒誓,下了KEEP,朋友圈晒了3天,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狭窄的知识面,让你自惭形秽,花了重金,购书一堆,半年过去,折页永远停留在序言......
老板的恶嘴脸,让你觉得够了,你要主宰命运,于是报了一打线上课程,20分钟的学习,感到身心俱疲,好吧,吃两把鸡,补偿一下......
多少人不都这样吗?挫折之后,狂虐自己两把,只消风声刚过,便云淡山青。
这种场景,一味上演,犹如推巨石的西西弗斯,嘿咻嘿咻的推上去,哗啦哗啦的滚下来,无限循环,永无止境。
而很多人,却又胀满了野心,想靠这点激情澎湃,就去兑换人生顶点,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04-
这世界上有两种力量,一种如璀璨烟花,一种如流深静水,前者短绚弥散,后者涓涓不息。
就像前文那位作家说过的一段话:
「写作这东西,貌似拼的是才华,其实拼的是稳定,如果这是你的职业,你就不能靠灵感来维持,就像一个面包店的师傅,客人都在柜台等了,你却说,不好意思,我今天没灵感,做不出来......」
有点写作经验的人,应该明白这话的深意。
灵感这东西,谁都会有,谁没点特殊的经历,或者独到的观点?某次天作之合,一篇美文即可应运而生。
可最难的是稳定的输出。那意味着,无论心情好坏,刮风下雨,头疼脑热,姨妈串门,小孩早恋......样样你都得丢下,一头扎入字海,物我两忘,天天如此。
所以,任何事只要一加上「天天」俩字,就老厉害了。
就像村上春树,天天早上4:00起床,跑10公里,然后写字的文章,几十年来,雷打不动。
很多人说村上写作有天赋,唉,人家根本不用拼天赋好吗?就凭这种自律和稳定,足以碾压大多数人。
反观大众写手,开始写字前,莫不是先调试一下心情,选个舒适的环境,来几次深呼吸,再泡上一杯咖啡,然后不停自我建设:
「我要开始写了,我现在就要开始写了,今天我一定要写篇爆文!!」
刚刚矫情没一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zlsd/13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