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11天16名中青年人猝死


工作压力的潜在来源

编辑

1、环境因素:主要指经济、政治和技术因素。

2、组织因素:组织内有许多因素能引起压力感,例如,所做的不是自己愿意做的事或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工作负担过重,同时令人讨厌,难以相处的老板等,都会给员工带来压力。

3、个人因素:压力因素具有可加性,压力是逐步积累和加强的。每一个新的持续性的压力因素都在增强个体的压力水平。

单个压力本身可能无足轻重,但如果在业已很高的压力水平上,它就可能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要评估一个员工所承受的压力总量,就必须综合考虑他所经受的机会性压力、限制性压力和要求性压力。

潜在的压力是否一定会转化为现实的压力,还与个体差异性有关,诸如个人的知识、工作经验、社会支持等。

表1 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

压力源

主要因素

可能后果

工作条件

工作超负荷或负荷不足

工作的复杂性及技术压力

工作决策与责任

紧急或突发事件

物理危险

时间变化

生产线歇斯底里症

精疲力竭

生物钟紊乱

健康受到威胁

烦恼和紧张增加

角色压力

角色模糊

角色冲突

焦虑和紧张增加

低工作满意度与低绩效

过于敏感

人际关系

缺乏接纳与支持

勾心斗角,不合作

领导对员工不关心

孤独、抑郁

敏感

人际退缩

职业发展

升职或降职

工作安全性与稳定性

抱负受挫

失去自信

焦虑增加

工作满意度与生产力降低

组织系统

结构不合理,制度不健全

派系争斗

员工无参与决策权

动机和生产力低下

挫折感

对工作不满意

家庭工作交互影响

引起压力的生活事件

(如婚姻、家庭问题等)

焦虑和紧张增加

身心疲惫

职业应激的负面影响

编辑

遭到外界强烈的刺激后,我们会产生一系列的反应,如神经兴奋、激素分泌增多、血糖升高、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呼吸加速等,只要其强度、频率、持续时间都比较适当,并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而且有益于保护机体。

但是相对于个体的承受能力而言,如果长期、反复地处于职业应激中,就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

1.对工作不满意、厌倦感、无责任心,并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缺勤率高、失误增多。

2.失眠、疲劳、情绪激动、焦躁不安、多疑、孤独、对外界事物兴趣减退等,并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消化道溃疡等。

3.还可导致危害行为,如吸烟、酗酒、滥用药物、上下级关系紧张,以及迁怒于家庭成员等。

职业应激的警告信号

编辑

1.性情的改变:原本话多的人话变少了、性格开朗的变沉默了、热情的变得冷淡,显得心事重重,情绪低沉,离群索居。

2.情绪的变化:开口讲话却容易伤感,或者容易激动、发怒、冲动,做事轻率。

3.工作时的状态:注意力不集中,效率差,畏难,工作质量粗糙。

4.生活规律的改变:失眠,疲惫,有的人对烟酒的消耗量比平常增加了。

工作压力的调整

编辑

工作压力是指因工作负担过重、变换生产岗位、工作责任过大或改变等对人产生的压力,工作压力主要来自外部环境和人内心的一种自我希望,适度压力能让人产生挑战自我的成就感,而过度的压力就会引起焦虑、沮丧等不良心理,从而引发身体疾病,如头痛等。因此应对工作压力首先要培养内心对工作的正确认知态度,同时配合一些外部方法。

1.静坐

很多白领对事业要求过高,都希望自己做到所在领域的最高位置,一旦受阻达不到预期目标就会产生沮丧情绪,或盲目放弃了有发展前途的工作,失去人生方向。

应对妙方:静坐休息

每天夜里用5-10分钟安静地坐一坐,集中精神想想对你来说可喜的事,并告诉自己:我们无法掌握将来,只能把握现在,做好现在的工作。

2.音乐

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人们对工作的热情逐渐减少,不少人都出现了工作“瓶颈期”,总感到无法突破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成绩。

应对妙方:倾听音乐+向朋友倾诉

当你接受一项重大任务时,听听你喜欢的音乐,或把烦恼向朋友倾诉,在交流看法中得到崭新的工作思路。

3.大笑

由年龄而产生的心理恐慌症在职业女性中很常见,人近中年时刻担心失去年龄、外表的优势,会在竞争中被淘汰。

应对妙方:放声大笑每天不要紧绷神经,尽量在工作中放松自己,开口大笑,展示自己开朗、大方的人格魅力。

4.娱乐

许多白领爱跟他人比较,总觉得自己的房、车、薪水处处不如别人。每天唉声叹气,觉得自己很失败。

应对妙方:下班娱乐

下班后暂时将压力抛开,约家人或朋友看电影,体会到亲情友情的重要。或周末时让自己安静的休息一下,到郊外爬山、散步、呼吸新鲜空气。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zlsd/1177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