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就开始叛逆,您是否真正理解孩子的心理


北京中科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近期有不少小学高年级家长遇到了难题

孩子进入了叛逆期

家长不知道该如何与孩子沟通

亲子关系变得紧张

孩子的学习也受到了影响

为了帮助更多家长

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老师今天为大家分享

当孩子处于叛逆期,家长该如何应对?

许多家长们在谈及孩子叛逆期时,会觉得孩子没有原来那么好“掌控”。其实从孩子的成长过程看,有逆反心理是正常心理现象。

随着年龄增长、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孩子对人对事有了自己的看法,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再盲从。因此会产生与成人不一样的意见,变得不那么“听话”。

有些孩子的叛逆是阶段性的,但有些孩子的叛逆(排除各类障碍)似乎是持续性的,总在用各种方式持续对家长说“不”。他们大多表现为:情绪容易失控;总是不愿意接受成人的权威,拒绝要求他们做的事情;经常感觉被不公平对待;人际关系不良,常常让同伴觉得“怪异”或“错误”;很多的语言攻击,在家表现更严重等。

如何帮助叛逆的孩子?

答:家长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家长自我反思。

自己已经用过哪些方法来管束孩子呢?

效果怎么样?

孩子对自己的管束和教育有什么样的反应?

如果方法效果不好,家长就要主动改变。

2.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再面对孩子的问题行为。

叛逆的孩子通常缺乏情绪控制力,如果父母情绪失控,对孩子吼叫、打骂,就无法给孩子提供正面示范。

3.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家长学会聆听和理解孩子叛逆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是打破孩子叛逆行为模式的最好方法,也是阻止孩子叛逆行为的有效方法。

比如,孩子作业拖拉,要看到:孩子是真的没学会,还是想做别的事情?作业拖拉时他是在干什么?干这些事情能满足他的什么需求?再比如,一个平时很乖的孩子突然离家出走,要思考:离家出走可以给他带来什么好处?他真想要的是什么?

如果家长能看到孩子叛逆行为的背后藏着的心理需求,能够理解孩子的需要,满足他的需要,亲子关系就会缓和下来,“叛逆”行为才可能会被正确引导。

4.调整帮助策略。

孩子有叛逆行为,说明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帮助。父母和家庭成员对一个孩子的行为、态度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最大,孩子会直接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情绪表达方式和行为方式。要改变孩子冲动的处理情绪方式和叛逆行为,父母要学习不同的策略和方法。

(1)倾听孩子

倾听是为了让孩子理解家长的意图,让家长理解孩子的意图。带着理解去听,全心全意,不带私心杂念,不急于对孩子下结论。

倾听重点在“听”:保持目光注视孩子;全神贯注地听孩子说话;不打断孩子说话;用理解性的回应,表示自己在聆听;不批评孩子;有耐心,把眼光和耳朵放在孩子的害怕、挫折、沮丧和情感受限方面,而不是孩子的外在糟糕表现上。带着良好的意图倾听,把注意力放在孩子在想什么和有什么感受上,而不是放在受伤的自我感觉上。

(2)避免与孩子发生权力争夺

?家长对孩子穿着的反应、对孩子朋友的反应,要求孩子打扫房间、完成作业,不赞成孩子的任何选择等情形都可能会引发孩子的叛逆行为。在双方都平静的时候,试着和孩子讨论这些困惑,请他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用冷静、坚决而非控制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担忧,保持冷静和果断,不要急于获得立即的妥协或孩子的积极回应。面对孩子的行为,平静而坚定地陈述有什么样的感受,然后慢慢走开。

?坚持自己的界限,有礼节地提出要求并且共同面对问题。直接用温和简洁的方式提出具体要求,且面带微笑,比唠叨、批评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和孩子一起动脑筋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所有建议写下来,先给孩子过目,让孩子把他不喜欢的解决方法划掉,然后划掉自己不喜欢的建议,剩下的几项和孩子一起做抉择达成一致。

?给孩子赋权,让孩子有权力感。应对叛逆孩子,不是要操控他,而是要赋予他权力让他自我感觉良好。让孩子有权利表达不同意见和做出不同选择,教孩子用尊重的方式对自己说“不”。

(3)促进孩子的积极转变

?及时表扬,当孩子表现出好的行为时,尽快对孩子进行表扬。

?要态度真诚地肯定孩子,发自内心地说话。叛逆的孩子,是把自己看成是和家长平等的人,对于家长的表扬,如果孩子感觉虚伪,他们对此会有羞耻感。

?表扬孩子的具体行为,可以帮助孩子准确地了解他做的哪些是对的。比如说“谢谢你说‘请’和‘谢谢’”,会帮助孩子准确的知道他们做的哪些是积极行为。

?表扬也要适可而止。为避免让孩子觉得表扬虚伪,在对孩子做出积极评价后,尽量不要再提及此事,简单一句“今天在商店里,你很有耐心,非常热心”即可。

?表扬要多样化和随机。避免每次都说同样的表扬,给予多种形式的口头表扬,更有吸引力。

?展示对比。让孩子准确知道他现在做的跟以前不一样,为什么现在这样做非常有益而且很重要。

?不要抑制。一些家长害怕给予孩子的表扬太多,孩子会反感或者骄傲。只要发自内心地表扬孩子,在孩子积极行为上无论怎么表扬都不过分。

?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yyzn/1395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