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女童游泳后,全身脱皮


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太热啦!

这两天气温蹭蹭往上窜!

小伙伴们,一个个都被热到融化……

这个天,纷纷跑到游泳池下饺子去了~

然而,

游泳池的水还真是不让人放心啊

早两年的时候

还有报道说南京所有游泳池都测出尿素据调查,大半市民曾在泳池小便

大家千万不要小看水质问题哦,

6岁小女孩,游完泳身上一层层掉皮

今年6月份,广西6岁的女孩小雅和家人去小区里的游泳池游泳。游泳后,当时并没有什么不适。可第二天下午,小雅的妈妈突然发现小雅嘴角边有几个红点。用手一摸,大家吓了一大跳,小雅嘴边的皮肤掉落一大片。

小雅的妈妈医院,医生确诊为“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又称4s综合征,这是一种罕见的皮肤病。

这种病由于不常见,很多家长误以为是“烫伤”,往往会被误诊而延误最佳治疗时间。该病起病急,进展快,若不及时治疗,易并发肺炎、肾炎、败血症等,婴幼儿病死率为3%-4%。医生表示,小雅的病可能是因游泳池的水不干净诱发。

游泳池究竟有多脏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由于大量不文明行为的存在,很多人对游泳池的干净程度抱强烈的怀疑态度。

据中国青年报去年7月的一份报道,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益派咨询,对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入池前不冲淋(59.3%)、在泳池小解(57.1%)、游泳不戴泳帽(55.6%)、入池前不浸脚(55.4%)是受访者最常遇到的4种不文明行为。

除此之外,受访者在泳池游泳时遇到过的其他不文明行为还包括:向泳池吐痰(46.9%)、在泳池里搓澡(39.9%)、携带易传染的疾病入池(27.8%)。

此前有检测表明,不少游泳池尿素偏高!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辨别游泳池的水质好与坏呢?简单来说就是四个步骤:

01

看颜色

如果泳池余氯含量正常,水质优良,那么池水呈现明亮的浅蓝色;如果水发白,略带浑浊,则可能是细菌数超标。

02

感受水质

优良则感觉软,如果感觉硬、涩,甚至身上有瘙痒的感觉,水质可能较差。

03

看水是清还是浊

肉眼看池水应该是清澈透明见底,站在游泳池的侧边穿过水面能看到第四、五泳道线。若池底没有沉淀物,池水泡沫消散时间在15秒内,表明池水经常换,比较干净。

04

贴近水面闻水的气味

如果能闻到淡淡的氯气味道,是合格的。药味过浓甚至呛人,则可能有效氯浓度超标。

水不干净,可能会传染这些疾病

泳池里的水到底干不干净?在泳池里会染上乙肝、艾滋等传染性疾病吗?不要慌,不要慌!大家不要被各种谣言所骗,我们来科学的看看!小编一一为大家解答!

你以为乙肝、艾滋等病毒那么容易传染的吗

它们的传播途径并不是通过游泳传染的

虽然乙肝病毒抵抗力比较强

但氯消毒剂和氧化剂都能将乙肝病毒破坏掉

即便是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起游泳

但是在氯消毒剂的消毒和大量水的稀释下

病毒传染的成功率几乎是微乎其微

而且艾滋病病毒的活性比乙肝病毒要低得多

一旦离开了携带者的原体

基本就存活不了了

况且氯消毒剂完全可以对付这些病毒

去游泳真的无需担心哦

但是

下面这些疾病会传染

虽然乙肝、艾滋等病毒不会通过泳池传染

但并不说明不会传染其它病了

最常见就是皮肤病

尤其是以足癣为代表的真菌性皮肤病

另外一些细菌性皮肤病

如脓胞疮等也很容易在泳池中传播

有皮肤病的人不得入水

游泳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01

游泳前后,都要洗澡

水质和健康委员会研究调查报告中指出,几乎有70%的人游泳前都不会洗澡.这就表示除了“嘘嘘”和便便外,泳池水中还存在人的汗水、人体污垢和散落的死皮.池水中众人的体液和排泄物,这些都是造成游泳之后“红眼病”的重要原因.泳后洗澡是为了将身体洗干净,所以说啊,游泳前后都要洗一澡,既不能将自身的体液和污垢带到干净的泳池中也不让泳池中的有害菌和有机物停留在身上.为了他人,其实也为了自己.

02

戴好泳帽和泳镜

戴泳镜是为了避免泳池中的化学物质或细菌感染、伤害到眼睛,从而诱发眼病.小孩子最好是戴上泳镜,戴泳帽则使防止头皮屑和掉落的头发阻塞泳池和污染环境,避免在不经意间降低泳池水质.

03

不要在水中“嘘嘘”

公共泳池是大家的娱乐场所,最好每一个人都不要随处大小便.但总有那么些人,喜欢就地解决.水质与健康委员会的调查发现,每5个成年人当中就会有1人在泳池内小便.大人在游泳的过程中要以身作则,让孩子知道,无论大便还是小便,想上厕所就一定要离开泳池,不可以就地解决.对于较小的幼儿,大人要紧盯着孩子的尿不湿及动向.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不要让正在腹泻的孩子进入泳池,否则,真的是很让人气恼.

小编提醒大家,夏天去游泳,一定要选择正规消毒的游泳池。同时也要注意游泳后的清洗。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yyzn/1262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