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不怕三叉神经痛


在生活中,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并不少见,他们经常痛苦地用手捂着半边脸,连说话、吃都很困难。

三叉神经痛究竟是种什么病?

三叉神经痛是顽固的神经系统疾病,通常在面部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出现反复短暂的剧烈疼痛,但无感觉缺失等神经功能障碍,是国际公认的疑难杂症之一。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其发病右侧多于左侧。疼病发作时最初多数较轻,次数较少,间歇也较长。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发作逐渐频繁,疼痛也渐剧烈,严重影响病人食欲和平时的生活质量。所以,控制疼痛可使三叉神经痛患者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资料显示:三叉神经痛的发病率约10万分之4。通常的患病年龄为50~60岁,但也可以发生于年轻人。多数在40岁之后起病,以中老年妇女为多见,冬春季易发,发病前多无任何征兆。常会骤然出现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针刺样、电灼样、刀割样甚至撕裂样剧痛,同时还多伴有颜面肌肉痉挛,面部发红、流泪、流涎等,随着病情进展,发作频率增加,患者因而不敢刷牙、洗脸、上妆、刮胡子、进食甚至说话,十分痛苦。每次发作的时间因人而异,严重者可持续数天或数星期,也可数月或数年不发作。三叉神经痛还有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就是它可以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诱发,例如无意中触碰到面部的皮肤、吃东西、打哈欠、刷牙、面部吹到冷风等均可诱发。

那么三叉神经痛到底是怎么样产生的呢?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认识也不一致。有以下几种看法:

1、血管压迫学说

压迫血管的可能是脑底动脉和小脑上动脉。有些人认为80%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由于动脉压迫三叉神经。也有人提出,由于颈内动脉管的骨顶被薄层结缔组织所代替,造成半月节腹面与搏动的颈内动脉长期密切接触使其受压而产生三叉神经痛。

2、机械压迫学说

年Lee提出,由于三叉神经根受到岩骨嵴的压迫所致,受压的神经纤维局部脱髓鞘并失去其疏松排列,造成传出纤维与痛觉传人纤维不正常放电致疼痛发作。

3、缺血学说

三叉神经痛多见50岁以上的老年人,易合并有动脉硬化及脑缺血,故有人提出,三叉神经节的神经细胞因发作性缺血,血循环阻断。产生了致痛物质而致三叉神经痛。

4、中枢病原学说

有学者把三叉神经痛解释为丘脑症候群,类似癫痫发作。三叉神经脊髓束拉罗氏胶质内中间神经变性,中枢性闸门功能的抑制解除而致疼痛发作。

5、其他学说

有人认为三叉神经痛是病灶性或病毒感染所致,故提出感染学说;还有人

提出因大多数患者胃酸减低,蛋白质消化不良,产生组织胺或类组织胺物质(蛋白质等),使三叉神经过敏性水肿而致三叉神经痛的变态反应学说。此外,还有人认为三叉神经痛有家族性倾向,推测与遗传有一定关系。

三叉神经痛不同于一般的疼痛,引起疼痛的原因常较复杂。因此治疗也不同于一般的疼痛,需要依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计划。通常,无论是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病所引起的疼痛,能控制缓解疼痛的方案常是首选的方法。根据目前三叉神经痛治疗的经验,治疗方案有很多种,但是要根据病情确定治疗手段,而无论是选择什么样的方式,都有赖于各种疗法或综合疗法的有效性。

1、药物治疗

这是病程短、疼痛较轻的患者首选治疗方案,而卡马西平是治疗的首选药物。但是随着病情的加重,药物治疗不能缓解病情。一旦病痛再次出现,患者长期服用药物会产生耐药性。

2、半月神经节阻滞疗法

这种方法是向颅腔内半月神经节注入甘油、无水乙醇、苯酚溶液、多柔比星等神经毁损药物,以阻滞三叉神经第2、3支甚至全部的三支,可获得长时间的阻滞效果。

此种疗法目前已在国内外广泛使用,已被证明是有效治愈三叉神经痛的方法。但因其注射技术较难掌握,治疗效果随着操作人员的技术不同而大有差别。这种疗法可能引起一些并发症,但并发症的发生率是非常低的。

3、伽马刀治疗以伽马射线聚焦在三叉神经

根部给予一定时间、一定剂量,使神经变性坏死,传导障碍而止痛。此方法无任何痛苦,风险小,但医疗费昂贵。另外,早期效果不佳,常在半年后才逐渐显效。

4、射频热凝疗法

射频热凝疗法是利用高温作用于神经节、神经干和神经根等部位,使其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目前,射频热凝疗法在临床较广泛,热凝术的治疗效果良好。这种疗法复发率较高,由于操作方便,可重复实施,最终达到镇痛的目的。

但是,采用这种方法并发症较多,同时会产生面部麻木的感觉。不良反应及并发定有:操作中的疼痛、颅内出血可形成颅内血肿、脑神经损害、颅内感染、带状疱疹、角膜炎等。因此,在治疗前患者及家属要向主治医生了解治疗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5、三叉神经周围支封闭

这种方法是将药物包括无水乙醇、苯酚溶液、多柔比星、链霉素等注射到三叉神经分支通过的骨孔,如眶上孔、眶下孔、下齿槽孔、颏孔、翼腭孔等。效果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患者的病情程度关系密切,多数病人在半年至2年内复发。

6.手术治疗

指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或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手术需全麻开颅在显微镜下进行,在脑干旁找到三叉神经发出部位,将附着其上的血管分离或选择性切断其感觉根部分。手术危险性大,并发症多,医疗费用高,适应症窄,一般人不能接受。

当然这些治疗方式的采用都有赖于医生的判断。因此,如果三叉神经疼痛治疗后仍无法缓解,可来疼痛门诊就诊,通过中西医结合疗法,来改善你的癌痛。

专家介绍

李启芳

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多年来一直从事慢性疼痛,顽固性瘙痒和相关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研究。从美国引进最新的慢性疼痛诊疗理念,擅长癌痛及各种慢性疼痛,顽固性口腔溃疡,顽固性瘙痒的诊断和治疗顽固性瘙痒,慢性腹泻,慢性前列腺炎,脑震荡后遗症等各种疑难杂症。专家门诊时间:星期一全天、星期三、星期五上午。

长按识别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南昌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ysjk/621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