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高血压最常见6个的骗局,大家千万别上当


很多老年人一听到吃降压药就习惯性地不乐意,而咱们又不能随时随地陪在长辈身边,这就给了很多骗子可趁之机。

但血压的事儿可不能马虎,降压药真的这么可怕吗?今天丁当就请一位专业药师来教大家避开降血压的骗局。

骗局1:几个「疗程」治愈高血压

很多不良商家广告中称高血压可以通过短期服用某些药物来根治,不再复发。

高血压的病因,研究得并不十分透彻,所以才有原发性高血压这个看似「不负责任」的名称。高血压的控制,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治疗高血压,并不是单纯降血压,终极目的是维持一个平稳、达标的血压,减少心脑肾等器官的损伤,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

从以往的临床经验来看,一部分血压轻度升高的患者可在确诊高血压后,通过加强锻炼及调节生活方式,将血压控制得很好。

然而大部分患者是需要长期口服药物来保证血压平稳的。也有通过药物、生活方式的改善来长期维持血压稳定,这样以后可以慢慢减少降压药,甚至停药之后,血压仍然平稳达标,停药之后,也需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高血压的治疗方案,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来慢慢调整的。

凡是不问病情、不论生活状况,就直接承诺几个「疗程」治愈高血压的,一定是骗子。

骗局2:「X草、X果、X素......」调理身体降血压

首先,我国法规有明确规定,保健品不得进行治疗效果的宣传,凡是保健品类别,宣传「X草、X果、X素......」可以降血压的,都涉及违规宣传。

有些人会说,可是我吃了XX保健品,血压真的低了啊?殊不知,保健品有效果才是应该担心的事情。如果没效果,也就是让朋友们花点冤枉钱而已;有效果,真的就是害命了。

一些保健品虽然主打「天然成分」,但其实用于降血压的另有其物,比如添加大剂量的强效利尿药,吃了以后血压是降下来了,降得很厉害。但长此以往超剂量使用强效利尿药,一是造成电解质紊乱,患者出现低钾血症、乏力等;二是可能造成肾功能衰竭。

药物规范治疗,虽然也可能有副作用,但规范治疗的风险是可控的,知道口服的药物是什么成分,有多大剂量,主要有哪些不良反应,如何预防、监测以及减轻这些不良反应。

而不规范的保健品,主打的概念对降压无效,却又偷偷地添加降压药物,而患者并不知道其中有什么,也不知道有多少,这样就造成安全风险大大增加了。

骗局3:高新科技降血压

可能大家也见过宣传一些电磁疗法/特质的杯子/特制的沙发/特制的床等,也能治疗高血压。

这种东西,一般都是骗子。还是那句话,血压达标平稳是硬道理,对于还没有接受正规治疗的人而言,尽早接受正规的治疗,使血压达标平稳,长期保持是最佳策略。对于已经接受正规治疗的人而言,您更应该知道正规治疗的效果。

至于宣传的高新科技,请大家相信,医生一定比你们更关心某种疾病的治疗进展,如果高血压能够被准确预防及治愈,是轰动全球医学界甚至是经济界的大新闻。大家也必然会从医生那里了解到新的治疗进展。

骗局4:降压药一开始不能用贵的

有不少患者都这么想:降压药一开始应该从便宜的吃起,如果一开始就吃高级的后面血压就控制不住了。

确实,给大家选择降压药的时候,要考虑到经济因素。这不是因为长期服用会耐药。而是降压药需长期服用,为了能保证大家长期维持治疗,当然要根据经济条件、医保规定,在达到疾病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快找到合适的药物。

降压药的好坏,不以价格来区分,适合的就是好的。而且高血压没有「耐药」这一说,口服降压药的过程中发现血压控制不理想,多是病情出现了变化,应该及时复诊,调整降压药的种类和用量。

骗局5:西药伤肝肾,天然的才是最好的。

现在口服降压药不良反应的控制和处理已经非常成熟了,可以说,世界上每天有数以亿计的人在口服降压药,这些药物的安全性是可控的。而如果不治疗,或者不规范地治疗,对身体带来的损害比这些正规的药物带来的风险要大得多。

关于中药/草药治疗高血压,在各种指南、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指南当中,都暂未列入推荐,在有条件接受现代医学治疗的情况下,还是应该首选效果确切、风险可控的规范治疗。

如果一定要采用中药治疗,从自身健康考虑,一定要严密监测血压,了解清楚中药的毒副作用,警惕私自添加西药成分的中药。

骗局6:降压药有依赖性,一旦吃上就永远停不下来。

高血压需要长期控制,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用药维持血压的稳定,但并不意味着一旦吃上药,就停不下来。

有一些高血压患者,开始确诊时口服低剂量的降压药,同时自己也严格调节生活方式,比如上下班改开车为走路,或规律参加体育锻炼、主动参加一些业余活动放松身心等。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并且稳定后,慢慢停药,血压依旧平稳维持在正常范围。作为药师,我也为他们感到高兴。

然而,大部分高血压患者,一旦停药,血压便控制不佳,甚至产生各种危险,确实需要一直用药控制。但这是高血压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并不是降压药的问题。就好像冬天很多人都是要靠穿棉衣来保暖的,一脱棉衣就冷,那么能说棉衣有依赖性,一穿就脱不下来吗?

说这么多,希望大家能对虚假的药品、保健品宣传有些抵抗力,高血压的治疗要达到血压达标、平稳,并长期坚持,不要耽误了高血压的规范治疗。

来源:丁香医生

碘伏、碘酒、紫药水、酒精,消毒药连连看

1碘伏

“碘伏”又叫:“聚维酮碘溶液”,碘络合物,即络合碘,是有机碘,是一种消毒防腐药,它对于大多数细菌包括霉菌都有杀灭作用,可用于皮肤、粘膜的消毒,也可治疗烫伤,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皮肤霉菌感染等。医院一般用于手术前消毒手;手术前皮肤消毒;各种注射部位皮肤消毒;器械浸泡消毒;阴道手术前消毒和阴道炎治疗等。

烧伤、冻伤、刀伤、擦、挫伤等一般外伤用碘伏消毒效果很好。由于它刺激性小、较之碘酒、酒精疼痛轻微,易于被病人接受,而且用途广泛,效果确切,基本上替代了酒精、红汞、碘酒、紫药水等皮肤粘膜消毒剂。医院广泛使用,但非医务人员对碘伏的了解还不多,医院开一些诸如红汞、碘酒、紫药水备用。碘伏不但消毒防腐效果好,它是一种淡棕色溶液,擦在身上,不会因此污染衣物。鉴于碘伏以上种种优点,家庭中备一点碘伏作为应急是必要的。

碘伏常用的浓度是1%;用于皮肤的消毒治疗可直接涂擦;稀释二倍可用于口腔炎漱口;稀释十倍可用于阴道炎冲洗治疗。

碘伏属中效消毒剂,杀菌作用迅速,低毒,对皮肤、黏膜无刺激,适用于皮肤、黏膜的消毒。此外,还可用于医疗器械的一般性消毒,以及饮用水、环境表面、食具、餐具等的消毒。

2碘酒

碘酒是含碘、碘化钾及乙醇。外用用于皮肤消毒,但应该使用75%酒精进行脱碘,要不然会烧伤皮肤。

使用碘酒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大面积使用碘酒,以防大量碘吸收而出现碘中毒。

2.一般不使用于发生溃烂的皮肤。

3.对碘过敏者,外涂可致过敏,偶见发热及全身皮疹,碘过敏者禁用。

4.碘酒不宜与红汞(俗称红药水)同时涂用,以免产生碘化汞而腐蚀皮肤。

5.新生儿慎用。

3安尔碘

医院临床,在肌肉,静脉注射等皮肤穿刺前消毒,用原液涂擦1次;手术部位,外科换药,口腔粘膜,腰穿及采血等特殊部位消毒,用原液涂擦2次。

4紫药水

龙胆紫也叫紫药水(含甲紫1%),为消毒防腐药,有较好的杀菌作用,对组织无刺激性,且能与粘膜、皮肤表面凝结成保护膜而起收敛作用。可用于表浅创面、溃疡及皮肤感染,如小面积烧伤、湿疹、疱疹、咽喉炎、鹅口疮等。

在使用紫药水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1、紫药水不宜用来涂擦化脓性伤口,一则形成的保护膜会使伤口脓液流不出来,从而向深部扩散,加重感染;二则脓液、蛋白质等可降低其效力。

2、紫药水虽多外用,但它也是一种可以内服的药物,所以在涂擦嘴唇和口腔溃疡时,不要担心紫药水会被吞下而中毒,咽下少量的紫药水对健康无妨碍。

3、在眼睛附近涂用紫药水时,必须十分小心,勿使紫药水流入眼睛,因为紫药水会损伤眼角膜,引起眼角膜坏死和溃疡,一旦不小心使紫药水流入眼内时,要马上用自来水冲洗眼睛;医院去处理。

4、因为紫药水与红药水或碘酊(碘酒)一起使用时容易发生化学变化,会使其疗效明显降低或完全失效,所以它们之间不能混用,即涂擦过碘阿或红药水的创面不应再涂抹紫药5、紫药水不能放在日光直接照射的地方,不用时应注意把药瓶盖拧紧,以免引起药物变质。

5、口服治疗蛲虫病时,龙胆紫成人每次30~60毫克,1日3次,儿童每日用量不超过60毫克,连用1周。但孕妇、胃肠病或肝、肾功能不良病人禁用。

6、在涂抹紫药水时,以棉签拭为宜。

5医用酒精

药用酒精(乙醇)是医疗单位和家庭药箱的必备药品,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用途要求不同的浓度。

95%的酒精医疗单位常用于酒精灯、酒精炉,点燃后用于配制化验试剂或药品制剂的加热,也可用其火焰临时消毒小型医疗器械。

70%~75%的酒精可用于灭菌消毒,包括皮肤消毒、医疗器械消毒、碘酒的脱碘等。由于酒精具有一定的刺激性,75%的酒精可用于皮肤消毒,不可用于黏膜和大创面的消毒。

40%~50%的酒精用于预防褥疮。护理人员可将少量40%~50%的酒精倒入手中,均匀地按摩患者受压部位,以达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形成的目的。

25%~50%的酒精用于物理退热。具体方法是:护理人员将纱布或柔软的小毛巾用酒精蘸湿,拧至半干,轻轻地擦拭患者的颈部、胸部、腋下、四肢和手脚心。擦浴用酒精浓度不可过高,否则大面积地使用高浓度的酒精可刺激皮肤,吸收表皮大量的水分。

来源:网络









































吉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哪个医院能治疗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ysjk/593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