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长纪、赵静、杨隽钧、任彤、冯凤芝、万希润、向阳、王文泽
选自:中华妇产科杂志年8月第50卷第8期第-页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STT)是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中较为少见的类型,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停经和不规则阴道流血,同时可伴有子宫增大。但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病例则十分罕见,国内外文献报道也很少,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以及水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医院最近收治了2例以肾病综合征为首发临床表现的PSTT患者,单纯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欠佳,但随着PSTT的好转,其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等肾病综合征的症状自然消退,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例1患者31岁,孕1产1,因“产后闭经18个月,蛋白尿、水肿伴腹水1个月余”于年12月就诊于本院风湿免疫科。
患者既往月经规律,周期30d,持续7d,于年6月顺产一男婴,产后哺乳18个月,月经一直未来潮,无阴道流血及排液。查体:血压/90mmHg(1mmHg=0.kPa),面部见蝶形红斑,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全身水肿,以双下肢为著。实验室检查:24h尿蛋白定量明显升高(mg);血清总蛋白(42.2g/L)、白蛋白(26.0g/L)降低,甘油三酯升高(1.96mmol/L),抗溶血性链球菌素O升高(kU/L),补体C4降低(0.07g/L),抗核抗体滴度明显升高(1∶)。肾活检示,光镜下可见肾小球弥漫性系膜细胞及节段性内皮细胞增生,基底膜节段性增厚,可见系膜插入及双轨征形成,毛细血管襻部分受压,可见白金耳样结构及透明血栓形成。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及空泡变性。免疫荧光法检测显示:IgG、IgM、补体C3(++),IgA、补体C1q(+++),以弥漫性部分融合成团块沉积于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襻。见图1。病理诊断:弥漫性球性增生性狼疮性肾炎Ⅳ-G(A),活动指数为11分。临床诊断:狼疮性肾炎。给予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等常规治疗近1年,效果不佳,24h尿蛋白定量波动于~mg,并且开始出现肾功能不全。患者因腹痛就诊于妇产科,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如孕14周大小,血清β-hCG水平波动于95.4~96.4U/L。盆腔增强MRI示:宫腔扩张,结合带及子宫肌层显示不清,子宫肌层及双侧宫旁见弥漫流空血管,增强后明显强化,盆腔少量积液。提示:子宫改变符合GTN。于年12月行子宫全切除+双侧附件切除术,术中见子宫均匀增大约14周,表面多处(前壁下段、右后壁、宫底部、双侧输卵管系膜)血管如蚯蚓状怒张,子宫右后壁可见5cm×3cm大小肿物突向子宫浆膜下,双侧附件外观未见异常。术后病理检查示:子宫PSTT,浸润子宫壁全层达浆膜;免疫组化法检测显示:广谱细胞角蛋白AE1/AE3、人胎盘催乳素(HPL)、p57(+),上皮膜抗原(EMA)散在(+),β-hCG(-),细胞增殖相关核抗原(Ki-67)指数为10%。术后诊断:PSTT。因患者肾功能不全,术后未接受化疗。术后2周患者血清β-hCG水平降至正常,24h尿蛋白定量为mg;1个月后患者尿蛋白转阴。随访至今,患者无不适,血清β-hCG水平正常。
图1例1患者的肾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1A:肾皮质中肾小球细胞数增多,箭头示血栓形成。HE×B:肾小球内见弥漫性系膜细胞及内皮细胞增生。过碘酸-雪夫(PAS)染色×1C:肾小球基底膜节段性增厚。Masson染色×1D:免疫荧光法检测肾小球补体C1q弥漫性表达,部分融合成团块,沉积于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襻。×
例2患者20岁,孕1产0。因“颜面水肿、闭经1年,腹胀2个月余”于年4月收入本院。
患者于年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浮肿、闭经,2个月后颜面部水肿逐渐加重,伴双下肢轻度水肿,医院,查尿蛋白(+++)。B超检查提示妊娠,给予两次清宫术,但未送病理检查。术后仍闭经,颜面部及双下肢水肿持续,未诊治。患者于年2月开始水肿加重,并出现腹胀,伴乏力、尿量减少,医院,查尿蛋白(+++),24h尿蛋白定量明显升高(2mg);血清白蛋白降低(27.5g/L),血清hCG水平明显升高(U/L)。腹水细胞学检查可见间皮细胞、组织细胞及炎性细胞。腹部增强CT示:子宫球性增大,壁增厚,内膜明显强化,壁内不均匀强化,绒毛膜癌待除外;大量腹盆腔积液,双侧胸腔积液,右侧为著。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T)-CT检查提示:子宫体增大,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代谢异常,呈弥漫性增高;双侧胸膜腔积液并左下肺膨胀不全。给予腹腔置管,每日放腹水0ml左右。中药治疗1个月,血清白蛋白进行性下降并出现高脂血症(胆固醇5.91mmol/L,甘油三酯2.41mmol/L)及肾功能不全(尿素氮11.8mmol/L)。于年4月来本院治疗,查体:血压/78mmHg,一般情况差,神志清楚,颜面、眼睑水肿;腹膨隆、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妇科检查:子宫颈轻度糜烂;子宫体前位,增大如孕12周大小,无压痛;双侧附件(-)。实验室检查:24h尿蛋白定量mg,血清白蛋白23.0g/L,血清β-hCG水平为U/L。拟诊:肾病综合征。入院后给予激素及细胞毒药物及对症支持治疗,每日腹腔引流量0~ml。因患者出现高热、凝血功能异常及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可疑腹腔感染,未行肾穿刺检查。感染控制后于年5月21日行诊刮术,刮出黄色、豆渣样组织物约30g,病理检查示: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伴坏死及部分细胞异型性明显,符合PSTT;免疫组化检测示:AE1/AE3、HPL、p53(+),β-hCG(-),Ki-67指数为30%(图2)。于年6月9日开腹行子宫全切除+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术中见:腹腔内淡黄色液体0ml;子宫增大如孕12周大小,表面光滑,质软,双侧附件外观正常。术后病理检查:形态符合PSTT,肿瘤细胞有明显异型性,核分裂象2~3个/10个高倍镜视野(HPF),未见明显坏死,累及子宫深肌层;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同诊刮。术后诊断:PSTT。因患者一般情况差,肾功能不全,术后未接受化疗。术后1个月复查,患者血清β-hCG水平降至正常,腹水自行消失,恢复良好,随访至今无复发。
二、讨论
1.临床表现:
肾病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血白蛋白30g/L)、水肿、高脂血症为特点,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可由免疫系统疾病、糖尿病及药物中毒等引起,也可由肿瘤引起,但临床上少见。文献报道以肺癌与消化道肿瘤较多见,有时其甚至可成为恶性肿瘤的首发甚至唯一症状。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与原发肿瘤呈正相关,可随原发肿瘤的有效控制而缓解[1]。而PSTT是起源于胎盘种植部位的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占GTN的1%~2%[2]。PSTT多见于育龄期妇女,可继发于各种类型妊娠,也可和各种妊娠同时合并存在;PSTT的临床表现各异,可表现为良性行为,也可表现为致命的侵袭性行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停经和不规则阴道流血,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者非常罕见,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只有几例[3-9]。
2.诊断:
病理诊断是确诊PSTT的“金标准”。临床上可以通过刮宫标本诊断PSTT。大体肿瘤呈实性,一般局限于子宫,多突向宫腔,呈息肉状生长,也可侵入肌层,甚至穿破子宫壁。PSTT在镜下主要由中间型滋养细胞构成。
图2例2患者的子宫全切除术后子宫标本的病理检查结果2A:大体标本,可见整个子宫弥漫性病灶,接近浆膜层2B:镜下观察,滋养细胞增生,肿瘤细胞有明显异型性。HE×2C:免疫组化法检测显示,β-hCG呈阴性表达。SP×2D: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显示,人胎盘催乳素(HPL)呈阳性表达。SP×
而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则是典型的“三高一低”症状,“三高”是指大量蛋白尿、水肿、高脂血症,“一低”则是指低蛋白血症。而病因学的诊断则需肾组织穿刺病理检查,一般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但是对于伴发于PSTT的患者,肾活组织检查显示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内大量纤维蛋白样物沉积,可见血栓形成,免疫荧光法检测可见大量免疫抗体沉积。由PSTT导致患者出现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这可能是因为PSTT释放的促凝物质可激活凝血系统导致DIC,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从而引起肾小球病变。
3.治疗:
因PSTT对化疗不敏感,所以,手术是PSTT首选的治疗方法,手术范围为子宫全切除、双侧附件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活检术。对于年轻且有强烈保留生育功能要求的患者,如受病变局限,可考虑局部病灶切除后子宫重塑。但是本文2例患者因为病程都较长,术前的MRI等影像学检查显示,子宫为弥漫性病灶,几乎穿透整个子宫壁,因而都未保留生育功能。因PSTT对化疗不敏感,化疗仅用于子宫外转移的术后辅助治疗。本文的2例患者经术前充分评估,均无明显的远处转移征象,且均肾功能不全,术后均未接受化疗。
因继发性肾病的患者,其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与原发肿瘤呈正相关,可随原发肿瘤的有效控制而缓解[1]。因而肾病综合征一般不需要特别治疗,仅需要针对临床表现行对症支持治疗。
4.预后:
多数PSTT不发生转移,大部分患者为Ⅰ期,预后良好。文献中报道的10余例患者中,除了Young等[9]于年报道的1例患者死于术后并发症外,其他所有的患者均预后良好。因为是继发性肾病,在原发病治愈之后,肾脏的病变能够自然缓解,因而该类患者的肾病综合征的预后良好[3-9]。
5.结合本组病例的体会:
本文两例患者均因水肿、蛋白尿、腹水等为首发症状就诊,不同的是例1患者根据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符合狼疮性肾炎的诊断标准。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治疗1年效果欠佳,并出现肾功能不全,后因患者偶然腹痛就诊于妇科,妇科检查发现子宫增大,血清β-hCG水平升高,子宫全切除术后1个月患者的尿蛋白转阴。随访至今20个月,患者无不适,血清β-hCG水平正常。该例患者之所以认为狼疮性肾炎继发于PSTT是因为患者无狼疮病史,产后一直闭经,激素及细胞毒药物常规治疗1年无效,而子宫全切除术后患者的狼疮性肾炎的症状迅速消失。例2患者也在子宫全切除术后1个月,腹水自行消失,恢复良好。
提示
对育龄期妇女中有肾病综合征表现者,如肾病综合征的常规治疗无效,且伴有停经、不规则阴道流血、子宫增大或血清β-hCG水平升高等临床表现,应考虑GTN的可能,并进一步行相关检查,以排除继发性肾病,避免误诊、误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ysjk/11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