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艾灸冒泡的,统一说明一下哈……
做艾灸时,尤其是直接灸,有时会在灸过的地方会出现水泡甚至化脓现象,是邪气外排的表现。古代中医常应用疤痕灸养生保健治疗疾病。用艾绒做成米粒大小的锭上尖下圆,直接在皮肤上烧,快烧没时熄灭,为一炷,反复灸多炷,病痛全无。有“灸疮若起,去病如抓”的说法。还有“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等说的都是疤痕灸。灸疮是将我们身体里的病邪祛除体外的一种表现,常表现为起泡甚至流脓。古代的疤痕灸出现灸疮是很正常的,甚至有人一定要灸到流脓生疮才认为能排除病邪达到效果。现代艾灸多用的是温灸和悬灸,和原来的疤痕灸不同,灸花是温灸和悬灸是可能出现的一种正常的邪气外排反映。通常表现为局部起小水泡,或水泡里有少量脓液。出现这种情况也不要太惊慌,灸花和烫伤是不同的。
但是有的人艾灸的部位没有起泡,相应的经络却起泡了,这个事情使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一个网友在治疗肩周炎的时候,手臂外关起泡,曲池起泡,这个又该如何理解呢?艾灸水泡怎么办单桂敏由于我艾灸的时间较长,起泡的现象也是此起彼伏。刚开始艾灸的时候,根本不会起泡,就是感觉肢体寒凉的厉害,越灸越凉,本来施灸的部位表皮已经烫的都不能用手摸,但是自我感觉反而不是热,而是冷、凉,并有潮气。这就是寒气大,湿邪大,疾病在经脉逐渐引到络脉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有的人很漫长,而真正到了局部感觉不到特别凉的时候,就是反反复复的起泡,然后就是红疹子不断,我的理解是,开始是排寒湿,继而是排病毒,排病气。凡是反起泡的部位,都有病邪存在,都要给他一个出路,那么起泡了,往往泡愈后,感觉疾病就又好了一点,好像又上了一个台阶。有的人灸后施灸局部不起泡,而相应经络起泡,这样的现象更好,疾病总是要寻找一个途径,那么他自己寻找到了通道,自然就非常好了,这样疾病就可以从这里排除,痊愈的几率也快。往往它自己找不到通道,这个时候治疗好像到了瓶颈期,没有突破的时候,我还建议大家给他一个出路,就是点刺放血或刮痧排毒,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要给病邪以出处,这就是我从医40多年的理解。也许我的理解有偏差,但是往往我自己有了起泡的经历后,待泡愈合后,就会感觉身体又好了一点,病灶处又减轻了一点痛苦。有了灸疮或水泡,就不要再继续艾灸了,先停一停,待灸疮愈合后,继续施灸,如果灸疮面积较大,还必须用温和灸的方式来温灸疮面,这样灸疮会结痂,愈合的也就快一些。另外艾灸的时候一定要用质量比较好的艾条,好的艾条效果好,很多人没有灸感或者效果不好可能就是艾条质量不好导致的,我做过很多比较的觉得最好的还是香怡艾条,他们家的艾条质量不错的,比单桂敏家的艾条好很多,但是很实惠的,大家可以去某宝找一下店、铺,输入香怡艾条就好了,选艾条的时候有一点要注意,别选错了,因为他家艾条好,已经有一些开始复制他家标题了。艾灸起泡很多人是忍受不了这个痛苦的,有的人有了灸疮会迟迟不愈合,所以我不赞成大家灸出泡来,有些人正气不足,起的泡迟迟不愈合,这样会给病人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压力。
那么艾灸起泡之后应该如何处理?
由于湿气、寒气重,经络不通而造成的大的或小的水泡,是身体里病邪往外发的表现。湿寒之气属于邪,阳气属于正,正要把邪逼出来,就会出现灸花。邪气排除体外需要一个通道,灸花就是这个通道。当然,我们在做艾灸的时候也会尽量避免灸花的出现,毕竟在现代来说,忙碌的生活中出现灸花会带来一些不便,而且也有损美观。出现灸花后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来处理:如果是很小的泡可以自行吸收,大的水泡可挑破或用无菌注射器抽干,再涂抹烫伤膏即可,或者用艾灰涂抹上去也可以。如若害怕起泡,可在灸处垫一片薄姜,用针扎些眼。
但是起泡的部位避免碰水,防止感染。
备注:对于灸点出现化脓现象,恢复期一般比较长,而且处理不当会留下黑紫色的疤痕,几年都不会消失,这也是很多朋友特别是女性朋友不愿实践艾灸的主要原因。实践中采用以下的办法可以最大限度的消除疤痕的影响:一是出现化脓后不要将表面的疮皮揭掉,这样可以保护其中的创面,防止感染,到一定程度后,脓液会自然将疮皮顶出。二是对于化脓创面,可以撒上艾灸后的灰烬,有止痛消炎的作用,很快会再次形成疮皮保持创面,只是容易引起灸点皮肤发黑,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消除。三是使用好艾叶放3倍水煮开15分钟,放温后将化脓处放艾叶水中浸泡半小时左右,自然让创口干燥,一般一次就可清理掉脓疮,创口在几天内形成新皮肤。四是对皮肤的保养,可以将桂圆的核研磨成细粉,撒在创面处,不要包扎,一天多次,可以促进创口皮肤的愈合,减少疤痕的形成。
——自娱自乐,只为健康^V^
根治白癜风用什么方法怎样根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yfbf/8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