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会导致周围的神经病变,患者无法感知水温,容易被烫伤,医生建议患者不要泡脚。AI制图/黄平
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但在前期容易被人忽视。当患者察觉时,为时已晚,有的患者不得不截肢。医院内分泌科孙子懿医生介绍自己见过最严重的糖尿病患者,就诊时腐烂的伤口已经生出蛆虫。
医生提醒市民,防治糖尿病,要学会驾驭“五驾马车”。
案例
因为挑破一个小水泡老糖友截肢失去右腿
王大爷是“老糖友”,曾因患病时不按时用药、不及时治疗,最终不得不将左足部分截肢。但这并没有给王大爷敲响警钟,此后王大爷仍不遵医嘱。今年年初,王大爷发现自己的右脚长了一个水泡,他感觉不适遂将其挑破。但当时王大爷没想到,因为自己一时的手痒,自己的右腿面临截肢。
由于糖尿病导致的末端血液循环差以及神经病变,造成了水泡破溃的伤口始终无法愈合。三个月后,水泡挑破留下的伤口不仅流脓,甚至隐隐见骨。当王大爷察觉到不对,前往医院就医时,被告知自己已经“病入骨髓”。最终,经内外科专家和王大爷及其家人讨论,只能通过截肢防止病变进一步发展。
提醒
无法正常感知水温糖尿病患者不要泡脚
孙子懿医生说,在所有治疗手段中,截肢乃是下下策。糖尿病患者在出现伤口破溃后,常因为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造成伤口愈合慢,容易感染,若没有及时就诊,伤口将逐渐加重,最严重的便同王大爷一样,只能“断肢保命”。医生常建议糖尿病患者不要泡脚,也是因为糖尿病会导致周围的神经病变,由此患者无法正常感知水温,容易被烫伤。
今年已有余名2型糖尿病患者到医院住院治疗,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孙医生表示,大部分就诊者都已经有并发症,血管动脉硬化伴有斑块,甚至有些患者已经出现颈动脉或者下肢动脉闭塞等并发症。孙医生提醒“糖人”患者朋友们,出现伤口需及时入院接受治疗,避免悲剧发生。
肥胖易引发代谢综合征是2型糖尿病易患人群
医院内科主任刘景富介绍,我国2型糖尿病的总体患病率已达到14.92%。这意味着平均每6-7个人中就可能有一人患有糖尿病,其患病比例和高血压相近。
糖尿病分为1型与2型,前者多为先天性的,也有部分后天出现。两个月前,刘医生就收治了一位72岁确诊为1型糖尿病的患者。1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功能损伤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属于先天性缺乏有效调节血糖的胰岛素。而2型糖尿病则多为成人发病。常见原因包括胰岛素抵抗,或者胰岛损伤引起的糖尿病。需要注意的是,肥胖人群是2型糖尿病的易患人群,因为肥胖易引发代谢综合征,包括高血糖、高血脂、睡眠呼吸暂停、高尿酸血症等。
支招
通过“三多一少”可以初步判断
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糖尿病?刘主任介绍,患者自己可以通过“三多一少”进行初步判断,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这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但2型糖尿病在老年人中症状不典型,有的患者会表现为下肢或皮肤瘙痒(女性可能出现外阴瘙痒)、长期口腔溃疡、胃溃疡久治不愈等。
另外,身体皮肤破溃处愈合比正常人慢、晚,也可能是血糖增高的表现。
血糖检测最科学建议复查避免误差
更为科学的方法是进行血糖检测,正常人血糖值在.5—6.1mmol/L之间。当餐后血糖在7.9—11mmol/L之间,属于中间高血糖,是糖尿病前期表现。若随机血糖超过11.1mmol/L,可初步定义为糖尿病,但如果随机血糖超过11.1mmol/L,建议在第二天或第三天复查,避免因饮食、情绪等因素造成误差。若连续两次检测都超过11.1mmol/L,基本可确诊。
治疗
遵医嘱按需用药别滥用民间土方
患者在被确诊糖尿病后,除了治疗还能做什么?刘景富医生建议可以根据“五驾马车”原则管理: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自我血糖监测。这5点都是必不可少的。
糖尿病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普及糖尿病的危害,会给家庭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促使患者配合医生后续治疗。
饮食治疗: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进行地中海饮食。这种饮食习惯首要特点是摄入足量的水果、蔬菜和全麦谷物,饮食中也会包含豆类食品、坚果、脱脂牛奶、橄榄油和一些鱼类,以及少量的红肉、盐和碳水。
运动治疗:每周保持三次心率达标的运动,达标需要根据自身的素质、体制进行区分。
自我血糖检测:增加体检次数,当察觉身体不适时,医院进行血糖检测。
药物治疗:医院进行治疗。遵医嘱按时、按量、按需用药治疗。刘医生特别提醒,滥用民间土方有可能适得其反。
科普
正确认识胰岛素
孙子懿医生强调,糖尿病人使用胰岛素并不会产生依赖性,坚持使用胰岛素是因为身体自身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差,无法满足身体正常的代谢需求。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身体完全无法分泌胰岛素,因此只能依靠外源性胰岛素来维持身体正常的血糖代谢,避免高血糖对身体各个器官造成严重损害。
而2型糖尿病的情况则相对复杂一些。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是因为身体功能不足,胰岛素分泌量不够,需要请“外援”。还有一部分2型患者,是器官需要“休息一下”,因此胰岛素充当“临时工”,给过度劳累的身体一个调整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部分患者的胰岛功能可能会慢慢恢复,后续可以逐渐撤掉外源性胰岛素的使用。
释疑
大肚子小细腿的人为何易得糖尿病
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诱因。大肚子、小细腿的身材被称为腹型肥胖。大肚子可以储存能量,但能量长时间过多地储存在体内,容易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如果体重指数超过2.8,赶紧去查糖尿病。
身体体重指数BMI,即:体重(kg)÷身高的平方(㎡)。例如,一个身高1.75m、体重75kg的成年人,他的体重指数为:75÷(1.75×1.75)=24.49。科学研究表明,如果体重指数≥2.8kg/㎡,建议赶紧去查糖尿病。
(文/厦门晚报记者陈恩泽通讯员黄浩宁倩妃综合《健康时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yfbf/16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