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接力不忘初心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96904.html正常人24h排尿量为--ml,如果24h的尿量ml或每小时尿量17ml,称为少尿。如24h尿量ml。或12h内完全无尿,称为无尿或尿闭。如
24h尿量ml,称为多尿。
肾小球肾炎
1.病因
β型溶血性链球菌A组感染引起的免疫复合物性炎症。
(1)毛细血管肿胀:少尿
(2)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导致水肿、高血压、循环充血、急性肾衰竭;
(3)肾小球基膜完全性受损:导致血尿、蛋白尿、管型尿。
2.临床表现
好发于儿童。常见于5~14岁。前驱感染后常有1~3周的潜伏期。,如上呼吸道感染:咽炎、化脓性扁桃体炎。
(1)典型表现:
①水肿、少尿:是最常见症状。表现为晨起眼睑、颜面部水肿。非凹陷性,病程2-3周。
②血尿:酸性呈茶褐色或烟蒂水样,中性或碱性呈洗肉样色。肉眼血尿一般1-2周转为镜下血尿,之后持续数月。
③高血压。
(2)严重表现:
①严重循环充血。②高血压脑病。③急性肾功能不全。
3.治疗原则
(1)休息:急性期应卧床休息2周,减轻心脏负担。待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恢复正常、水肿减退后可增加室内活动。3个月内避免激烈体育活动。血沉正常后可上学,12h尿沉渣计数(艾迪计数)正常后可恢复正常生活。
(2)饮食:限制水、盐以及蛋白质的摄入。供给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适量脂肪的高糖饮食,待尿量增加、水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后可恢复正常饮食。
(3)控制感染灶:应用无肾毒性的抗生素。
(4)对症治疗:
利尿、水肿:呋塞米口服;、降血压等。
肾病综合征
病因:肾小球通透性增高
(1)大量蛋白尿;
(2)低蛋白血症;
(3)浮肿;
(4)高胆固醇血症。
2.临床表现
单纯性肾病:2-7岁患儿,全身可凹性水肿,先颜面,后下肢、阴囊及全身,一般无高血压。
肾炎性肾病:学龄期儿童。水肿不严重,出现“三高一低”,血尿高、血压高、高氮质血症、血清补体C3下降。
(1)大量蛋白尿:蛋白尿量3.5g/d。
(2)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T下降,A下降,A/G白球蛋白比例下降或倒置)
(3)水肿:最常见的体征。严重者可出现腹腔积液。
(4)高脂血症和高血压。
(5)并发症:
①感染:是主要并发症。也是肾病综合征复发和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②血栓和栓塞:以肾静脉血栓最为多见。③急性肾衰竭:老年患者多见。
④动脉粥样硬化。
3.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
①摄入优质蛋白质。
②保证足够热量。即30~35kcal/(kg/d)。③明显水肿、高血压患者应严格限制水、盐的摄入。每日食盐不大于3g。
(2)用药护理:糖皮质激素常见副作用有水钠潴留、血压升高、血糖升高、精神兴奋性增高、消化道出血、骨质疏松、继发感染等。环磷酰胺常见副作用有出血性膀胱炎、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脱发等。
慢性肾衰竭
1.病因:主要病因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
2.临床表现
(1)心血管和呼吸系统:①高血压。②心力衰竭:是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③心包炎。④动脉粥样硬化。⑤呼吸系统表现。
(2)血液系统:①贫血:为正常色素性正细胞性贫血。②出血倾向。
(3)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部不适是最早、最常出现的症状。
(4)皮肤表现:出现尿素霜。皮肤失去光泽。干燥、脱屑、瘙痒。也与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因素有关。
(5)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①多尿、夜尿多。②高血钾及低血钾。③酸中毒。④低钙血症与高磷血症。
3.辅助检查
尿沉渣镜检见到蜡样管型对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有意义。尿比重降低。严重者尿比重固定于1.010~1.012。
4.治疗原则
治疗原发病以及纠正加重肾衰的可逆因素。饮食选用优质低蛋白饮食。限制钠盐的摄入。每日液体入量为前1天出液量加不显性失水500mL来计算。
5.护理措施
(1)饮食:给予高维生素、高热量、优质蛋白质、低磷高钙饮食。水肿的患者应控制水的入量。并给予低盐饮食。
(2)少尿和高血钾:监测血钾和心电图。忌食含钾高的食物和药物。忌输库存血。
急性肾衰竭
1.临床表现
(1)少尿期
①少尿或无尿期:常出现少尿(400mL/d或17mL/h)或无尿(100mL/d)。
②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a.水过多。
b.高钾血症: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起病第一周死亡最常见的原因。
c.代谢性酸中毒。心力衰竭是本疾病的主要死因之一。
(2)多尿期:每日尿量达到3000~5000mL便进入多尿期。是肾功能恢复的标志。多尿期早期仍可有高钾血症。后期则易发生低钾血症。
(3)恢复期
尿毒症
①消化系统表现:消化系统表现是最早和最常见的表现之一,主要是纳差、消化不良。
②造血系统表现:慢性肾衰竭患者均有轻重不等的贫血。多有出血倾向,表现为皮下出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严重者可发生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
③心血管系统表现:常见的有高血压、尿毒症性心肌炎和心包炎、各种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等。
④呼吸系统表现:酸中毒时可出现呼吸困难,也可由尿毒症产生支气管炎、肺炎和胸膜炎等表现,患者有咳嗽、胸痛。
⑤皮肤表现:可表现为皮肤苍白、干燥、瘙痒及"尿素霜"。
⑥骨骼系统:骨质疏松、骨软化或纤维性骨炎而出现疼痛假性骨折。
⑦神经精神症状:反应迟钝、抑郁、烦躁、兴奋、抽搐、嗜睡及昏迷。
⑧内分泌功能异常。
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感染简称尿感,是由细菌直接侵入尿路而引起的炎症。临床上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同时有下列一项指标者,诊断可以成立:
①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数≥10/ml。
②清洁中段尿镜检白细胞数5个/HP,且涂片找到细菌者。
③清洁中段尿TTC试验,亚硝酸盐试验阳性,尿白细胞数5个/HP。
病因
主要是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主要是细菌,极少数为病毒、真菌、衣原体、支原体及滴虫等。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肺炎杆菌等
治疗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多饮水,增加尿量,促进细菌和炎性分泌物从尿中排出。
②尽可能纠正梗阻、结石等易感因素。
③临床症状缓解并不意味着细菌感染的治愈。
④治疗方案完成后应进行评估和随访。
预防措施
是多饮水,每2--3h排尿1次。保持会阴部清洁,尽可能避免使用尿路器械检查,性生活后排尿也是有效的预防方法。
尿失禁
尿失禁指尿不能控制而自行流出。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
①真性尿失禁:又称完全性尿失禁,指尿液连续从膀胱中流出,膀胱呈空虚状态;
②假性尿失禁:又称充盈性尿失禁,指膀胱功能完全失代偿,膀胱过度充盈而造成尿不断溢出;
③急迫性尿失禁:指严重的尿频、尿急而膀胱不受意识控制而发生排空;
④压力性尿失禁:指腹腔压力突然增高时,尿液不随意地流出。
损伤部位判断
泌尿道出血可能的原因可以从血尿出现在排尿过程的不同阶段来探究。肉眼血尿可分为初始血尿、终末血尿和全程血尿。
①初始血尿见于排尿初始段,提示尿道、膀胱颈部出血。
②终末血尿见于排尿终末段,提示后尿道、膀胱颈部或膀胱三角区出血。
③全程血尿见于排尿全过程,提示出血部位在膀胱或其以上部位。
点击上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yfbf/11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