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接到一个电话,有个小伙伴说急性上腹部疼痛,医院。宝宝第一反应酒喝多了吧,是不是胃穿孔了?再问问,有腹痛,发热,呕吐,发病前有饮酒,检验报告示定粉酶明显升高,呦呵,胰腺炎的赶脚啊。果然CT示水肿型胰腺炎(胰腺也没有坏死,幸好)。。。也真的是够折腾人,不要怪我这么讲,因为这是他第三次水肿型胰腺炎了,我也是服了他了。不过这次我强烈要求他住院,让他所有所有的都体检一次,老是这样子,让我隐隐有点不好的预感啊。。。。。
老人讲饭不能乱吃,话不能乱讲,然后医生说小伙伴是肾病综合征引起的。二小姐心情一般,就不讲啥是继发啥是原发了,我就讲讲什么是肾病综合征以及相关想讲的东西。。。(就是这么任性,打我呀,哼哼)
我们先讲讲肾。肾在我们身体了的作用就如同净水器一样,她有一个过滤屏障,可以过滤掉血液中对我们身体有害的物质,同时保留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但如果这个屏障受到了损害,那就容易出现过滤物质的紊乱,有一的有害的一起丢丢掉或者堵着丢不掉。
而肾病综合征(Nephroticsyndrome,NS)就是血里面的有益蛋白也从身体里过滤出来了,通过尿液排出,就出现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又由于低蛋白血症会造成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就会从血管内渗出,从而造成水肿(这个水肿的过程有点像腌制的过程,通过大量的盐分让被腌制的食物脱除水分)。同时由于低蛋白血症,肝脏代偿性合成蛋白质及脂类物质会造成血脂的升高。说了这么一大堆,我总结一下:
NS的临床特点就是: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和高脂血症,即“三高一低”及其他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画外音:水肿通常表现在双下肢,长期卧床病人的水中部位通常是身体最低处。所以小伙伴也真心是朵奇葩。。。)
虽然我前面一句话带过只说了最终诊断,但不是轻易就能确诊下诊断的,这是由医生综合判断才可以得出的哦。不过我可以偷偷告诉你主要诊断标准:
(1)尿蛋白大于3.5g/d;
(2)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
(3)水肿;
(4)高脂血症。
其中①②两项是诊断所必需。(不要问这些细胞什么什么的,风太大,我听不见~)
然后它也是有很多不同的病理分型的:主要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三大类,原发性NS属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有多种病理类型构成。
分类
儿童青少年中老年原发性微小病变型肾病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微小病变型肾病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膜性肾病继发性
过敏性紫癜肾炎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
过敏性紫癜肾炎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糖尿病肾病
肾淀粉样变性
骨髓瘤性肾炎
淋巴瘤或实体肿瘤性肾病
看了这么多分型,有宝贝要问了,怎么知道是哪一个类型呢?看上去好严重啊,好可怕啊。耿直正气的二小姐会对你说:不怕,来我怀里。嘿嘿嘿~
言归正传,NS只是一种临床表现,不同的病因造成的肾病综合征,其严重程度也不一致。比如微小病变肾病,一般对激素敏感,治疗后可长期缓解;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患者,可能对激素的治疗反应差,蛋白尿不缓解,需要长期使用激素。所以我们要全面检查,首先是血液生化检查,一般是空腹血,主要检查血中白蛋白水平、血脂情况。部分患者应该查凝血状况(比如D-二聚体),其他还有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等。重点来了,如果咩有禁忌症,医生一般会建议肾活检,明确诊断,对症治疗,该配合还是要配合哦。
你好,大家好。
然后身为护士,二小姐就要讲啦:预防并发症很重要啊!!!
让我们来数一数吧:
1.感染
与营养不良、免疫功能紊乱、以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有关。
2.血栓及栓塞并发症
与肝脏代偿合成脂类物质增加,造成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导致发生血栓的风险增加有关。
3.急性肾衰竭
与有效血容量不足而致肾血流量下降、急性肾损伤有关。
4.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与肝脏合成增加,分解减少有关。
5.营养不良
与长期的大量丢失血浆蛋白有关。
听我讲到这,小伙伴喊:这么多,好可怕啊,是不是治不好了,好绝望啊!二小姐眼睛默默朝天看:由于导致肾病综合征的病因目前还不完全清楚,而且存在多种病理变化,因此,无法单纯的判断肾病综合征能否治愈。部分患者(病理改变为微小病变型)可以达到完全缓解,并且可以不再服用免疫抑制剂。但部分患者,长期的蛋白尿,多种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疗效不好,预后较差。因此肾病综合征的预后差别较大,在起病时是很难判断预后的。
所以啊,遵医嘱是互利双赢的事,别矫情的说着医生坏话,不相信医生,又要医生包治百病。
希望我的小伙伴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wmh.com/yfbf/11093.html